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32篇 |
免费 | 740篇 |
国内免费 | 30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3篇 |
儿科学 | 167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380篇 |
口腔科学 | 122篇 |
临床医学 | 852篇 |
内科学 | 638篇 |
皮肤病学 | 93篇 |
神经病学 | 117篇 |
特种医学 | 161篇 |
外科学 | 601篇 |
综合类 | 2036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905篇 |
眼科学 | 96篇 |
药学 | 1100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795篇 |
肿瘤学 | 3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216篇 |
2021年 | 271篇 |
2020年 | 259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208篇 |
2016年 | 153篇 |
2015年 | 325篇 |
2014年 | 382篇 |
2013年 | 535篇 |
2012年 | 799篇 |
2011年 | 746篇 |
2010年 | 657篇 |
2009年 | 634篇 |
2008年 | 571篇 |
2007年 | 513篇 |
2006年 | 474篇 |
2005年 | 399篇 |
2004年 | 260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26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膳食营养服务是养老机构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目前,养老机构的膳食营养服务缺乏标准的引领,尚未形成有效的运作体系;机构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全面、不协调,加上缺乏必要的服务技术、人才和质量评估,膳食营养服务是被投诉的焦点和老年人最不满意的服务。因此,加快标准制定,引导养老机构膳食营养服务体系的建立,协调和系统化机构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技术和人才要素,推进膳食营养服务质量的评估,才能满足不同需求老年人的精准营养要求,从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提升养老机构膳食营养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使养老机构的膳食营养服务高质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观察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弥散变化,探讨纹状体梗死后黑质的继发性损害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首次发病、单侧纹状体梗死、非纹状体梗死、病程在3个月以上的患者各20例分别作试验组和临床对照组,募集健康志愿者20名作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均进行1次弥散张量成像(DTI),试验组与临床对照组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Barthol指数(BI)的评分,评估患者脑梗死的预后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对部分有类似帕金森病症状的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的第Ⅲ分量表评价其严重程度.结果 DTI的参数分析显示:分别与临床对照及健康对照比较,试验组梗死灶同侧黑质的平均弥散量(mean diffusion,MD)值分别升高30.86%(t=40.07,P=0.000)及31.42%(t=42.64,P=0.000),临床对照组梗死灶同侧黑质的MD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没有帕金森病样症状的患者比较,试验组患者中4例出现帕金森病样症状患者梗死灶同侧黑质的MD值升高22%(t=18.03,P=0.01),同时患侧黑质的MD值的上升与其帕金森病样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7,P=0.03).结论 纹状体梗死可以导致同侧黑质的继发性损害,而且这种继发性损害可能是部分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4.
人纤溶酶原kringle区缺失突变体的毕赤酵母表达、产物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纤溶酶原kringle区缺失突变体(PLGAK)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产物纯化及理化性质鉴定。方法采用7.5L发酵罐对工程菌PLG△K/GS115进行高密度培养、甲醇诱导表达,培液经离心、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凝胶滤过、透析后冷冻干燥。等电聚焦电泳、HPLC、质谱分别检测PLG△K等电点、纯度和分子量;纤维蛋白平板、肽底物S-2403分别测定PLG△K激活后的纤维蛋白和酰胺水解活性。结果7.5L高密度发酵可获得约为400mg/L培液的表达量,经三步纯化后制备的PLG△K纯度大于96%。理化分析显示PLG△K的等电点为7.5~7.8,分子量:27.787kD,比活性:23.6U/mg。结论初步建立了PLG△K的酵母高密度发酵及纯化工艺,所制备半成品活性与血浆提取的PLG相近,具备放大生产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腹腔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对巴马小型猪糖尿病胰腺病理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糖尿病相关研究提供安全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巴马小型猪1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6)和糖尿病模型组(n=6)。糖尿病模型组腹腔注射STZ,第一次腹腔注射STZ 75 mg/kg,1周后第二次腹腔注射STZ 150 mg/kg,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柠檬酸钠溶液,动态监测2组小型猪空腹血糖;实验结束后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胰岛β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模型组所有小型猪均造模成功,成模后均表现多尿、多饮、多食及体质量减轻“三多一少”的症状;②自链脲佐菌素给药后13 d开始,糖尿病模型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并稳定在(7.6~17.1)mmol/L水平;③造模成功1周后,糖尿病模型组OGTT各时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RT各时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④糖尿病模型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胰岛细胞团及胰岛β细胞数目明显减少;⑤胰岛β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糖尿病模型组胰岛中胰岛素染色阳性面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68±2.78)% vs (43.63±2.83)%, P<0.01]。结论 采用腹腔多次注射STZ可成功构建巴马小型猪1型糖尿病(T1DM)模型,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模率高、安全性强,是比较理想的制备小型猪T1DM模型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与双导管超声碎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136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碎石取石方式不同分为钬激光碎石组(A组66例)和双导管超声碎石组(B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Ⅰ期清石率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85.36±21.52)皂蚤灶,术中出血量为(154.18±33.25)皂蕴,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3.64豫,Ⅰ期清石率为90.91豫;月组手术时间为(76.15±20.36)皂蚤灶,术中出血量为(85.66±27.68)皂蕴,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86%,Ⅰ期清石率为92.86%。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0.05),Ⅰ期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0.05)。结论经皮肾镜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手术时间短,术后感染、出血并发症少,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 相似文献
28.
目的以胰岛细胞的变化和凋亡程度为判断标准,探讨家兔糖尿病模型胰岛素用药治疗的适宜方案。方法利用四氧嘧啶制作家兔糖尿病模型,设计了多次胰岛素治疗组(A组)、50R预混胰岛素治疗组(B组)、30R预混胰岛素治疗组(c组)3种治疗方案,共治疗30d,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及达标时Ins剂量,并与未治组、对照组比较血糖、胰岛素抗体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用苏木素-红染色(HE染色法)标记观察胰岛组织片及胰岛凋亡细胞。结果B组的达标胰岛素用量为(5.62±0.67)U/kg,较A、C少,C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最多为(8.83±1.17)U/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血糖达标时间最短为(7.00±1.31)d、C组血糖达标时间最长为(19.63±1.41)d,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岛素抗体结合率C组最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胰岛损害最轻,胰岛凋亡细胞最少。各治疗组胰岛受损和凋亡严重程度A〉B〉C。结论30R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最佳。提供一个较高的基础胰岛素浓度加少量餐时胰岛素峰值量治疗糖尿病,血糖平稳缓降,对糖尿病胰岛细胞有治疗和保护作用。多次胰岛素3短加1中的强化治疗及太短时间达标的方法不可首选。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