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07篇 |
免费 | 673篇 |
国内免费 | 6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6篇 |
儿科学 | 150篇 |
妇产科学 | 17篇 |
基础医学 | 380篇 |
口腔科学 | 123篇 |
临床医学 | 833篇 |
内科学 | 579篇 |
皮肤病学 | 51篇 |
神经病学 | 191篇 |
特种医学 | 266篇 |
外科学 | 696篇 |
综合类 | 2022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预防医学 | 737篇 |
眼科学 | 77篇 |
药学 | 1113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763篇 |
肿瘤学 | 2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205篇 |
2021年 | 262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137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209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278篇 |
2014年 | 339篇 |
2013年 | 435篇 |
2012年 | 604篇 |
2011年 | 711篇 |
2010年 | 630篇 |
2009年 | 573篇 |
2008年 | 570篇 |
2007年 | 583篇 |
2006年 | 526篇 |
2005年 | 428篇 |
2004年 | 279篇 |
2003年 | 267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工业过程数据具有高斯和非高斯混合分布的特点。独立因子分析(IFA)采用一维高斯混合模型拟合任意的因子分布,因此可以处理高斯和非高斯混合的问题。虽然在给定因子数的前提下变分IFA算法可以有效地缩短建模时间,但是独立因子数的选择仍然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此外,若IFA的因子数选择不当,会造成部分因子的信息遗留在观察变量的残差中,导致GSPE监控指标的监控性能变差。为了解决IFA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了IFA和FA方法。首先使用FA辅助IFA选取独立因子数,以进一步减小IFA建模时间;其次使用FA对IFA的残差进行再处理,以解决由于独立因子数选择不当造成的问题。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田纳西-伊斯曼(TE)过程和乙烯裂解炉过程的监控中,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联合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468例术前接受FNAB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单发PTC患者,观察临床、超声及病理学特征对FNAB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FNAB诊断PTC的准确率为71.37%(334/468)。PTC结节最大径及其位置是影响FNAB诊断准确率的因素。结节最大径0.7 cm为FNAB诊断PTC的最佳截断值;FNAB对最大径<0.7 cm及 ≥ 0.7 cm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2.96%(119/189)和77.06%(215/279)。FNAB诊断穿刺困难区及容易区PTC的准确率分别为52.53%(52/99)和76.42%(282/369),诊断容易区最大径 ≥ 0.7 cm、困难区最大径 ≥ 0.7 cm、容易区最大径<0.7 cm及困难区最大径<0.7 cm PTC的准确率分别为80.43%(185/230)、61.22%(30/49)、69.78%(97/139)及44.00%(22/50)。结论 PTC最大径及其位置均为FNAB诊断准确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3.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大鼠系膜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吖啶橙荧光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免疫印迹法及细胞免疫结合图文分析观察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洛伐他汀对系膜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呈一定剂量依赖性;并能明显抑制Bcl-2基因表达,促进Bax基因表达,致使两者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洛伐他汀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大鼠系膜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对凋亡抑制或促进基因的调控,改变Bcl-2/Bax比值而诱导MC的凋亡。 相似文献
34.
目的:系统评价Ferguson手术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综合分析40例共50髋,采用Ferguson手术治疗先髋关节脱位,并与32例共42髋,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两者进行比较,按全国小儿髋关节学术会议上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结果:Ferguson手术级的优良率为92%,高于传统保守治疗线73%,(P<0.01)(Ferguson手术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率为8%,低于传统保守治疗组31%,(P<0.05)。结论:Ferguson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建议推广运用,特别是对婴幼儿保守治疗失败的病例应选用Ferguson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5.
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输尿管息肉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结果:1例行肾切除加输尿管大部分切除术,8例行病变输尿管节段性节段性切除术加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再植术,术后5例获随访2-74个月,未见息肉复发及恶变,结论:术前确诊依靠输尿管镜检查及活检,行病灶段输尿管局部切除术可以治愈,不必行肾输尿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36.
7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 41例 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月间 4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例 ,分为非体外循环下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两组 ,前组 17例 ,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 ;后组2 4例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在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结果 两组间性别、年龄、陈旧性心肌梗塞病史、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平均每例冠状动脉病变等无统计学差异 ,但平均每例旁路移植分别为 2 .1支与 3 .2支 ,差异显著 (P <0 .0 5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随访 1~ 11个月 ,前组 2例 (11.8% ) ,后组 3例 (12 .5 % )复发心绞痛 ,两组病例随访期间均无死亡。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 ,近期疗效确切 ,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不能完全取代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37.
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瓣膜手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提高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与心瓣膜手术的疗效 ,降低死亡率 ,总结手术及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方法 2 4例患者中 ,二尖瓣病变 11例 ,主动脉瓣病变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病变 10例。 1支冠状动脉病变 1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另 6例为心瓣膜手术中发现左冠状动脉开口有阻塞 ,急症行 CABG。全组行二尖瓣成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9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3例 ,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 10例 ;移植 1支血管 7例 ,2支 11例 ,3支 6例。 结果 术后早期 (30天内 )死亡 2例 ,分别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随访 2 2例 ,随访时间 8个月~ 7年 ,晚期死亡 1例 ,其余 2 1例心功能明显改善 ,心功能 (NYHA分级 ) 级 15例 , 级 5例 , 级 1例 ,心绞痛消失 7例。 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并存时 ,应同期施行CABG和心瓣膜手术 ,彻底纠正心脏病变。术中加强心肌保护 ,尽量缩短心肌缺血时间 ;术后妥善处理心、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是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AMAM-mediated 5-fluorouracil combined with miR-21 inhibitor gene therapy to suppress MCF-7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growth in vitro. Methods 5-Fu/PAMAM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dialysis method and then incubated with miR-21 inhibitor at room temperature.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TEM)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y of the nanoparticles. The drug loading efficiency and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was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UV). The transfection of PAMAM dendrimer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MTT assa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MCF-7 cell growth survival rate. Cell apoptosis was analyzed by flow-cytometry. Transwell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invasion ability after MCF-7 cells treated with 5-Fu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miR-21 inhibitor gene therapy. Results The morphology of the complex was sphere observed under TEM.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loading efficiency of drug were (66. 21±4. 11)% and (31.77±0. 73)% , respectively. Flow cytometry revealed that 5-Fu/PAMAM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as (60.54 ±6. 97)%. 5-Fu combined with miR-21 inhibitor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cell growth, and the survival rate was only (55. 85±3. 71)% on the 6th day of the observation period. The apoptosis rate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18. 32±2.42)% , dramatically high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F=58. 326,P<0. 01). In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he number of invasion cells was only 18. 96 ±3. 14, suggesting the greatly decreased invasion ability of MCF-7 cells (F=16. 409,P < 0. 01). Conclusion PAMAM could effectively deliver miR-21 inhibitor and 5-Fu simultaneously, and combined therapy can suppress growth of MCF-7 cells effectively in vitro. 相似文献
39.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近期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146例确诊为BPH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3例,分别采用PKRP和TURP,2组病例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前术后临床的各项指标及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程度、术前术后血钠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3、6个月随访,2组IPSS、QOL、RUV均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并发症发生率27.3%,PKR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2%,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KRP与TURP比较,治疗BPH近期疗效相似,但PKRP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0.
胆囊管扩张术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管扩张术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中的应用.方法 7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同时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术中39例采用球囊扩张器和专用胆囊管扩张器行胆囊管扩张术.对照组为31例胆囊管已经有明显扩张未行胆囊管扩张术的患者.结果 胆囊管扩张组39例中,术后1例胆漏,1例胆囊管撕裂,经保守处理痊愈.非胆囊管扩张组1例术后动脉夹脱落出血行腹腔镜探查治愈,未出现胆漏.扩张组术后3 d平均腹腔引流为(60±11)mL,非扩张组为(55±8)mL,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随访病例3个月复查B超未发现胆道残余结石.结论 胆囊管扩张术是建立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道镜通道的简单安全的方法,为部分胆总管继发结石治疗提供良好的通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