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1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300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761篇
预防医学   365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296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建立科学、快速的抗衰老药效预测模型。方法:根据中药复方的组方原则,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抗衰老药效与其性味归经之间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例对抗衰老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模型预测复方的抗衰老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准确率为93.33%。结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复方的抗衰老药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对3T3-L1脂肪细胞中脂联素表达和蛋白多聚化的作用。方法:用油红染色鉴定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状态。用Real-time PCR检测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用2%15%梯度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脂联素三种聚体。用siRNA技术进行基因沉默。结果:本研究发现传统中药丹参中的萘醌二萜类成分丹参酮IIA在脂肪细胞中激活AMPK通路,同时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联素的表达。而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或成熟脂肪细胞中加入丹参酮IIA进行处理,均明显促进脂联素的多聚化,增加高聚体的浓度。抑制AMPK通路能够解除丹参酮IIA对脂联素的作用。结论:丹参酮IIA通过激活AMPK在3T3-L1脂肪细胞中促进脂联素的组装。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乡居民低视力与盲的患病率及病因构成,为地区性防盲、治盲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祥原则,以世界卫生组织盲目分级为标准,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及库车县农村抽取8295例进行低视力和盲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双眼低视力与盲的患病率分别为5.26%(城市3.65%,农村6.82%)和2.51%(城市1.56%,农村3.44%);男性双眼低视力与盲的患病率分别为5.47%和2.75%;女性双眼低视力与盲的患病率分别为5.10%和2.33%; 60岁~组及70岁~组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增高明显.结论 城乡低视力与盲的患病率差异较大,致低视力和致肓眼病均以白内障为首位,其他致盲眼病依次为青光眼、眼底病、眼表疾病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治疗高度近视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以及波前像差的变化,评价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就诊,选取屈光度为-6.0≤球镜≤-10.0D,柱镜≤-2.0D的高度近视患者200例(380只眼)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治疗区直径均>6.0mm.检查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和波前像差.统计分析使用SPSS11.0软件包的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结果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矫正视力,部分患者比术前矫正视力提高2行;术后1周高阶像差增加,术后1月和3月逐渐降低,术后3月和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时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均有恢复,低频率段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中、高频率段恢复较慢.和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有效地提高高度近视患者的远视力,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超常视力,但是术后仍有高阶像差的增加和对比敏感度的下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changes of visual quality, contrast sensitivity (CS), glare contrast sensitivity (GCS) and wavefront aberration in high myopic patients who received wave-front 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 (WAGCA). Methods It was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High myopic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in Henan peoples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from October,2007 to October, 2008. A total of 380 eyes in 200 high myopic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spherical refraction of -6.0 D to -10.0 D and astigmatism <2 D received WAGCA. The ablation zone was >6.0mm.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CS, GCS and corneal wave-front aberrations were analyzed before surgery and at 1 week, 1 month and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After WAGCA,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in all of the patients recovered to or bett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best spectacled-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SCVA). High order aberrations (HOA) increased at 1 week and then decreased slowly at 1 month and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But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till significant at 3 months (P<0.05). The postoperative CS and GCS of every space frequency decreased after WAGCA.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and 1 week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 (P <0.05).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the low space frequency recovered nearly to preoperative level, b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medium and high space frequency was sti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WAGCA is effective on correcting high myopia and some patients can gain super visual acuity, but the HOA increases and the CS and GCS decrease after WAGCA. The wave-front aberration, CS and GCS measurements combined with usual examination can more effec tively evaluate the changes of visual function after WAGCA.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矫正麻痹性斜视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7例麻痹性斜视行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并观察在术前、术后麻痹肌的运动情况、双眼视功能、眼球运动情况、眼位及复视消失情况等结果.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眼球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好转,除2例外全部过中线,转动1~2mm者12例、3mm者10例、4~5mm者2例、7mm者1例.术后被转位的肌肉运动正常.术后21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了双眼视功能,其中具备Ⅰ度双眼单视功能13例,具备Ⅱ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2例有Ⅲ度双眼单视功能.6例同视机检测仍是单眼抑制.术后眼位正位22例,欠矫5~10度5例,23例复视消除,3例轻度改变注视方向也可消除复视.1例仍有复视不能耐受行二次手术.结论 直肌肌束部分转位移植可矫正麻痹性斜视眼位,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恢复部分双眼视功能,而且睫状肌血管分离保留可减少眼前段供血不足的危险,是目前安全、可行、有效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进展期低位直肠癌分A和B两组,A组23例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AC),1~2周后行手术切除.B组22例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PRAC能够明显改变直肠癌的病理组织形态,总有效率95.65%.A组与B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91.3%和72.27%;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5%和86.36%、86.96%和68.18%;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为8.69%和27.27%;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分别为78.26%和59.09%.结论 PRAC能提高进展期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及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复方鲜药外敷对肿瘤性溃疡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肿瘤性溃疡伤口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芦荟外敷,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复方鲜药外敷.观察2组肿瘤性溃疡伤口愈合面的大小、视觉模拟评分(VAS)、恶臭评分、生存期、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磁波刀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月经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医院收治的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在磁波刀治疗后再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月经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CA125、EM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A125、EMA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量、月经天数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少于对照组,月经天数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采用磁波刀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效果确切,利于降低CA125、EMAb水平,减少月经量,缩短经期时间,减轻经期疼痛,值得临床广泛应...  相似文献   
30.
2119例次儿童消化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消化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的情况.方法:抽查2007年1~12月的住院消化性疾病口服处方共2 119张,分析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情况,及与其它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涉及微生态制剂处方1 238张,占被调查处方总数的58.42%.以布拉氏酵母菌散使用频率最高,占微生态制剂处方总数的52.83%.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合用率0.24%.应用两种微生态制剂的处方13张,占微生态制剂处方总数的1.05%,无三种及以上微生态制剂合用处方.结论:我院儿童消化性疾病应用微生态制剂的处方基本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