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926篇 |
免费 | 10103篇 |
国内免费 | 48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03篇 |
儿科学 | 1475篇 |
妇产科学 | 706篇 |
基础医学 | 4735篇 |
口腔科学 | 1862篇 |
临床医学 | 11361篇 |
内科学 | 8403篇 |
皮肤病学 | 1153篇 |
神经病学 | 2283篇 |
特种医学 | 3621篇 |
外科学 | 7432篇 |
综合类 | 21535篇 |
现状与发展 | 13篇 |
预防医学 | 11568篇 |
眼科学 | 994篇 |
药学 | 8933篇 |
119篇 | |
中国医学 | 8449篇 |
肿瘤学 | 43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7篇 |
2023年 | 1414篇 |
2022年 | 2752篇 |
2021年 | 3509篇 |
2020年 | 3234篇 |
2019年 | 1702篇 |
2018年 | 2159篇 |
2017年 | 2745篇 |
2016年 | 2237篇 |
2015年 | 3785篇 |
2014年 | 4675篇 |
2013年 | 6062篇 |
2012年 | 7440篇 |
2011年 | 7765篇 |
2010年 | 7263篇 |
2009年 | 6627篇 |
2008年 | 6262篇 |
2007年 | 5983篇 |
2006年 | 5284篇 |
2005年 | 4111篇 |
2004年 | 2869篇 |
2003年 | 2330篇 |
2002年 | 1869篇 |
2001年 | 1778篇 |
2000年 | 1193篇 |
1999年 | 589篇 |
1998年 | 402篇 |
1997年 | 415篇 |
1996年 | 405篇 |
1995年 | 329篇 |
1994年 | 261篇 |
1993年 | 249篇 |
1992年 | 157篇 |
1991年 | 127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143篇 |
1988年 | 125篇 |
1987年 | 106篇 |
1986年 | 109篇 |
1985年 | 98篇 |
1984年 | 77篇 |
1983年 | 81篇 |
1982年 | 64篇 |
1981年 | 67篇 |
1980年 | 45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25篇 |
1977年 | 36篇 |
1976年 | 32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采用da Vinci S机器人系统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RARC)加尿流改道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总结技术特点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07年12月至2012年3月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37~ 72岁,平均62岁.体质指数22.5 ~ 30.1 kg/m2,平均26.1 kg/m2.麻醉评分1~2分.术前肿瘤活检病理诊断为浸润性或高危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痛,术前检查均未发现有其他邻近脏器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低于T2N0M0.全麻下行RARC加尿流改道术,其中行体外尿流改道术15例(原位新膀胱2例,回肠膀胱术13例),行完全腹腔镜下尿流改道术7例(回肠膀胱术2例,原位新膀胱5例). 结果 本组2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0 ~ 667 min,平均480 min;出血量100 ~ 1200 ml,平均55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6~ 25枚,平均15枚.术后2~3d下地活动,3~4d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8~35 d,平均16d.行原位新膀胱的患者术后1个月行膀胱造影确定无吻合口漏后拔除尿管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术后随访4 ~ 49个月,平均32个月,复发2例,死亡1例,出现肾积水2例,其余病例肾功能均正常,尿控较满意. 结论 根据初期的手术操作过程和随访结果,RARC加尿流改道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更多的操作经验、长期和随机的对照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一技术进行评估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初步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对小鼠阴茎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ERβ基因敲除(ERβKO)雄性小鼠和相应野生型雄性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ERβKO组、野生型+TNFα处理组和ERβKO +TNFα处理组.ERβKO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野生型+TNFα处理组和ERβKO+TNFα处理组给予TNFα 6μg/(kg·d)腹腔注射,连续14 d.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自发勃起反应;制备阴茎组织切片,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vW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绵窦内皮细胞变化,TUNEL法检测海绵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RβKO组勃起潜伏期延长(P<0.05),但勃起次数无显著差异;ERβKO+ TNFα组与野生型+ TNFα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勃起次数显著减少(P<0.05),以ERβKO +TNFα组变化更显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CD34:3.00±0.00,vWF:2.75±0.50)比较,海绵体组织CD34、vWF蛋白表达在ERβKO组(CD34:2.25±0.50,vWF:2.00±0.00)、ERβKO +TNFα组(CD34:0.25±0.50,vWF:0.33±0.58)、野生型+TNFα组(CD34:1.50±0.58,vWF:1.25±0.50)均显著减少(P<0.05),且ERβKO +TNFα组比野生型+TNFα组减少更显著(P<0.05).仅在ERβKO +TNFα组海绵体发现凋亡细胞.结论:ERβ基因敲除后,尤其在内皮损伤因素TNFα作用下,小鼠阴茎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提示ERβ对阴茎海绵窦内皮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1,ERCC1)的表达对进展期胃癌辅助化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进展期胃癌患者共88例,分为新辅助组45例,手术组43例.新辅助组行2个疗程XELOX方案新辅助化疗,再行标准胃癌根治术,术后再行4个疗程的XELOX方案化疗;手术组行标准胃癌根治术,术后行6个疗程的XELOX方案化疗.对2组均随访3年,观察疗效及3年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新辅助组和手术组患者ERC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和44%.新辅助组45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49%,ERCC1阴性表达患者对化疗敏感(P<0.05).ERCC1阴性表达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4%,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的3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ERCC1阴性表达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9%,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的3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RCC1表达与3年无病生存率密切相关,P <0.05.结论 ERCC1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有关,可用于其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4.
刘立民|马瑞卿|闫文貌|程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3):267-271
目的:观察氯化钆(GdCl3)预处理对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s)肿瘤抑制因子CYLD及NF-κB的影响,探讨CYLD在ANP肺损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NP组,GdCl3预处理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性胰胆管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GdCl3预处理组在造模前30 min经尾静脉注射GdCl3(10 mg/kg)。术后6 h处死各组动物,经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肺泡AMs,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和IL-1β含量,Western blot检测AMs中NF-κB及CYLD活性水平。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变化,并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假手术组肺组织未见病理改变,ANP组和GdCl3预处理组肺组织均出现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等病理改变,但GdCl3预处理组病变程度轻与ANP组;ANP组肺组织的MPO活性,以及BALF的TNF-α,IL-1β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正常对照组,ANP组,GdCl3预处理组AMs核蛋白NF-κB的表达量分别为0.08±0.03,0.18±0.06及0.11±0.04,3组AMs的CYLD的表达量分别为0.32±0.09,0.15±0.05和0.27±0.07。ANP组,GdCl3预处理组AMs中NF-κB与CYLD的表达活性均呈负相关(r=-0.708,r=-0.571,均P<0.05)。结论:ANP肺损伤中存在CYLD低表达和NF-κB活化,GdCl3预处理能通过增加CYLD表达,减少NF-κB活化,进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临床资料,除外未行MRI/DWI检查、前列腺手术史、已行内分泌治疗等患者9例,符合条件患者10例,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收集患者的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资料,术后将前列腺标本制成前列腺大切片。应用"六分区法"对前列腺进行分区,DRE检查记录前列腺结节所在区域,前列腺穿刺活检12针依位置编号将阳性者归入相应区域,与术后整体组织病理进行比对。两位阅片者"盲法"进行阅MRI和MRI/DWI片,每个分区分为5档进行评价:1.正常;2.可能正常;3.不确定;4.可能是癌;5.肯定是癌,当两位阅片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4时,认定该区域是MRI或MRI+DWI评估为前列腺癌的区域。结果:在10例前列腺癌患者共60个分区中前列腺大切片证实的前列腺癌区域为27个(45%),基底部、中部、尖部的前列腺癌区域分别为8个(40%)、11个(55%)和8个(40%),前列腺癌呈明显的多灶性分布。DRE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9.6%、72.7%,低于其他检查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6%、81.8%,与MRI的诊断价值类似(51.9%和84.9%),引入DWI参与前列腺癌的定位诊断,可维持特异性不变的情况下,提高MRI的敏感性至77.8%。对于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较差(37.5%和45.5%),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100%和100%),引入DWI可将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75%和81.8%。结论:MRI在前列腺癌定位中的价值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相似,但明显优于DRE;引入DWI可以明显提高MRI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前列腺尖部和中部的肿瘤。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63例(68眼)青光眼手术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虹膜嵌顿术、小梁切除+虹膜周边切除术等不同的术式治疗,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结果 63例(68眼)病人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5(3~10)d;术后并发症有浅前房4例(4眼)、占5.9%,前房积血3例(3眼)、占4.4%,滤过泡形成不良6例(7眼)、占10.3%,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前房恢复、积血吸收、滤过泡的形态与功能好转,均康复出院。结论做好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人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3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D1组和D2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 0.6 μg/kg(泵注时间为10 min),D2组术中以0.4 μg·kg-1·h-1持续泵注;C组以同样的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均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mg/kg.记录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舒适评分(BCS评分),并记录术后首次给予氟比洛芬酯的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定向力恢复后10 min~2 h,D1、D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且D2组明显低于D1组(P<0.05);术后4h,D2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定向力恢复后10 min~4 h,D1、D2组BCS评分明显高于C组,且定向力恢复后10 min~2 h D2组明显高于D1组(P<0.05).术后首次给予氟比洛芬酯时间,D1、D2组均明显晚于C组,且D2组明显晚于D1组(P<0.05).结论 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全麻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优于单独应用氟比洛芬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扶正泄浊保肾汤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肾组织病理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的方法制造CRF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及扶正泄浊保肾汤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一定比例予大、中、小剂量组大鼠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同时间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所得数据均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间比较,血浆ET-1及Scr、BUN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脏病理改变较轻;大、中剂量组与小剂量、尿毒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尿毒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泄浊保肾汤具有降低大鼠血清ET-1、Scr、BUN水平,减轻肾脏病理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应用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各种瘢痕的疗效,并对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点阵铒激光对132例面部瘢痕患者皮损进行磨削、大范围平扫,分析对比依据不同影响因素分组后各组显效率差异,探索对治疗效果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有效率97.8%,显效率85.7%,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病史长短、皮损的临床分型、病损程度各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等其他因素对疗效无影响。结论: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皮损稳定后及早治疗预后较好,皮损程度轻者预后较好,不同临床分型治疗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旁路术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硬化闭塞症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单侧长段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66 ~ 90岁,平均(73±6)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经CT动脉造影证实,单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总动脉和股浅动脉硬化闭塞.均采用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术前、后检测血管流速,踝/肱指数.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5、7、10年累积通畅率和5、7、10年保肢率.结果 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无死亡和截肢.35例(87.5%)随访1 ~13年,平均(5.7±2.8)年.ABI由术前平均0.23±0.10升至术后0.5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1,P=0.000).术前彩超检测腘动脉及胫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14±6)cm/s和(10±4) cm/s,术后分别升至(34±10)cm/s和(22±7)cm/s.术后5、7、10年一二期累计通畅率分别为:60.1%,44.3%,25.3%和93.5%,86.8%,57.9%.术后5,7,10年保肢率分别为:97.5%,95%和90%.结论 治疗单侧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症,股-股深人工血管旁路术安全有效,本术式可用于不适合腔内治疗和开腹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