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344篇 |
免费 | 5993篇 |
国内免费 | 24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0篇 |
儿科学 | 888篇 |
妇产科学 | 324篇 |
基础医学 | 3889篇 |
口腔科学 | 758篇 |
临床医学 | 7243篇 |
内科学 | 4443篇 |
皮肤病学 | 701篇 |
神经病学 | 1191篇 |
特种医学 | 19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628篇 |
综合类 | 16303篇 |
现状与发展 | 10篇 |
预防医学 | 6774篇 |
眼科学 | 595篇 |
药学 | 6747篇 |
70篇 | |
中国医学 | 5399篇 |
肿瘤学 | 23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918篇 |
2023年 | 889篇 |
2022年 | 1933篇 |
2021年 | 2316篇 |
2020年 | 2095篇 |
2019年 | 1189篇 |
2018年 | 1199篇 |
2017年 | 1684篇 |
2016年 | 1178篇 |
2015年 | 2256篇 |
2014年 | 2890篇 |
2013年 | 3675篇 |
2012年 | 5204篇 |
2011年 | 5166篇 |
2010年 | 4652篇 |
2009年 | 4444篇 |
2008年 | 4312篇 |
2007年 | 4145篇 |
2006年 | 3763篇 |
2005年 | 3043篇 |
2004年 | 2075篇 |
2003年 | 1538篇 |
2002年 | 1324篇 |
2001年 | 1122篇 |
2000年 | 837篇 |
1999年 | 368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检测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扩增抗拒突变系统 (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systemARMS)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 ,同时应用基因测序法评价其可行性 ,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与患者临床病情及血清中HBeAg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ARMS对 13 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前C区nt1896位点进行检测 ,并对其中 62例标本采用巢式PCR扩增HBVDNA前C区基因片段后直接测序。 结果 62例标本中 ,ARMS检测出A83突变3 5例 ,基因测序法检测出A83突变 41例 ,A83突变例数差异无显著性 ( χ2 =1.2 3 ,P >0 .0 5 ) ;在ARMS检测的 13 9例标本中 ,HBeAg阳性标本 5 7例 ,有 5例A83突变 ,占 8.8% ,HBeAg阴性的 82例标本中有 5 6例A83突变 ,占 68.3 % ( χ2 =48.4,P <0 .0 1) ;2 2例急性肝炎 (AH )患者未检测到A83位点突变 ,79例慢性肝炎患者 (CH )有 3 1例A83位点突变( 3 9.2 % ) ,2 9例肝硬化患者 (HLC)中有 2 1例A83位点突变 ( 72 .4% ) ,9例肝癌患者 (HCC)均有A83位点突变 ( 10 0 % )。 结论 HBeAg阴性患者病毒前C区A83突变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 ;前C区A83突变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慢性化有关 ;ARMS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 ,可以满足临床对乙肝病毒前C区A83突变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3.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总结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体会。方法 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对84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行筛窦、蝶窦开放,额窦、上颌窦窦口扩大等修正性手术治疗。结果 治愈51例,好转17例,无效16例。治愈率为60.7%,有效率为80.9%,无效率为19.1%。结论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选择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解剖参照点是手术安全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术式、实施精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构变异、出血、鼻息肉病等因素是手术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 3种不同病因的不孕症患者黄体血肿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行排卵监测的不孕妇女2 4 0例 ,根据其不孕病因分为 3组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 77例 ,慢性盆腔炎组 (盆腔粘连、结核 ) 4 8例 ,对照组 (女方无明显异常的不孕妇女 ) 115例。比较此 3组患者的黄体血肿发生情况。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慢性盆腔炎组、对照组黄体血肿发病率分别为 2 7.2 %、16 .7%、0 .87% ,前两组高于第 3组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子宫内膜异位症组黄体血肿发生率高于慢性盆腔炎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慢性盆腔炎组黄体血肿的直径、黄体血肿形成前卵泡的直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炎患者黄体血肿的发生率较高 ,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慢性盆腔炎 (盆腔粘连或结核 )的不孕患者 ,如排卵监测时出现黄体血肿 ,可作为选择腹腔镜检查与手术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5.
重度妊高征并发腹水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并发腹水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 :将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 2 0 4例重度妊高征分为并发腹水组 (A组 ,4 8例 )和未并发腹水组 (B组 ,15 6例 ) ,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 :A、B两组间比较 ,终止妊娠的时间、肝功能检查总蛋白、白蛋白、白 /球比值、乳酸脱氢酶、血肌酐、2 4小时尿蛋白定量、宫内死胎发生率、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腹水病情极为严重 ,应及时终止妊娠 ,分娩后腹水可消退 ;早期、系统、定期的产前检查可及时发现、预防重度妊高征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同源盒gax基因在破裂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破裂腹主动脉瘤体14个,破口位于前壁者4个,后壁者10个,正常腹主动脉组织(自愿捐肾者3人)3块.即刻切取破缘或正常血管组织冻存,分别将其设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检测二组组织中gax的表达.结果gax基因的mRNA与蛋白表达态:在A组分别是(144.9±38.7)与(75.8±12.3);在B组中分别是(99.4±30.7)与(46.8±18.7),组间比较P<0.05.结论同源盒gax基因可能是参与腹主动脉瘤病理演变后期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对7例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患儿,行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Ⅰ期旋转至所需位置。结果7例患儿随访2个月~3年,平均1年,7例中1例1侧术后发生缺血性肌挛缩,1例1侧发生钢板断裂,其余病例均于3个月内截骨处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满意。结论此术式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卵巢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蛋白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方法 取本院妇产病理研究室1996年1月~ 2003年8月的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存档蜡块,共81例.用鼠抗人BRCA1蛋白C端单克隆抗体检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BRCA1蛋白的表达,以同侧或对侧卵巢的正常生发上皮、同期12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的BRCA1蛋白的表达作为对照.结果 81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仅44例(54.3%)BRCA1蛋白在细胞核中正常表达,34例(42.0%)在细胞浆中错位表达,3例(3.7%)表达完全缺失.13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找到正常卵巢生发上皮,有2例BRCA1蛋白表达异常,异常表达率为15.4%.BRCA1蛋白在12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上皮细胞中未见异常表达.结论 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BRCA1蛋白异常表达率高,表达异常包括细胞核中表达下降甚至缺失,以及细胞浆中错位表达,这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