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978篇
  免费   33911篇
  国内免费   17150篇
耳鼻咽喉   3186篇
儿科学   4958篇
妇产科学   1739篇
基础医学   18671篇
口腔科学   6434篇
临床医学   36220篇
内科学   25025篇
皮肤病学   3483篇
神经病学   6444篇
特种医学   12675篇
外科学   25454篇
综合类   88057篇
现状与发展   71篇
预防医学   37112篇
眼科学   3351篇
药学   37824篇
  521篇
中国医学   34404篇
肿瘤学   13410篇
  2025年   54篇
  2024年   4644篇
  2023年   5265篇
  2022年   10895篇
  2021年   13052篇
  2020年   11427篇
  2019年   6455篇
  2018年   6575篇
  2017年   8839篇
  2016年   6830篇
  2015年   12212篇
  2014年   15463篇
  2013年   19963篇
  2012年   28357篇
  2011年   29968篇
  2010年   27045篇
  2009年   24352篇
  2008年   24887篇
  2007年   23684篇
  2006年   20786篇
  2005年   16165篇
  2004年   11257篇
  2003年   9077篇
  2002年   6856篇
  2001年   6413篇
  2000年   4603篇
  1999年   1667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282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TNFα的水平与关节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抽取51名TMD患者56侧关节的关节液,依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单纯关节囊炎/滑膜炎、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关节液归为轻症组,将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盘穿孔及骨关节炎的关节液归为重症组,15名正常志愿者15侧关节的关节液为对照组;采用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检测所得关节液标本中的TNFα水平。结果关节液中TNFα水平,重症组(543.97±421.77pg/mg pro.)及轻症组(466.17±471.15pg/mg pr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1±53.16pg/mg pro.),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存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的趋势。结论关节内过度分泌的TNFα可能参与了TMD的自身免疫反应及关节组织的破坏过程;轻症组患者虽X线表现无器质性破坏,但其关节盘、关节软骨可能已有了潜在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82.
MTAD根管冲洗液对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TAD根管冲洗液对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完整的前磨牙48个,截取牙冠并沿牙体长轴剖开,分别用30mL/L过氧化氢液、50g/L次氯酸钠液、MTAD液、13g/L次氯酸钠液处理牙本质、牙釉质5、15min,采用微硬度测定仪测定处理前、后两个时间点上牙本质、牙釉质的微硬度。结果:与30mL/L过氧化氢液和50g/L次氯酸钠液相比,使用MTAD液和13g/L次氯酸钠液处理后的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的降低幅度不明显。结论:通过与30mL/L过氧化氢液、50g/L次氯酸钠液的对比研究发现,MTAD冲洗液对牙本质、牙釉质微硬度的影响明显小于前两者, 13g/L次氯酸钠冲洗液的影响与MTAD的相似,MTAD液联合13g/L次氯酸钠液的根管冲洗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克隆小鼠Notch1胞外段高抗原区编码基因 ,并进行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为制备mNotch1的单克隆抗体做准备。方法 :计算机分析小鼠Notch1全长 ,PCR扩增其胞外段高抗原区编码基因 ,克隆入载体T -vector进行序列测定 ,然后将测定正确的片段连入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 - 4T - 1,得到pG -NEF ,转化宿主菌DH5α ,经IPTG诱导 ,SDS -PAGE分析 ,以及新生条带表达形式分析以后 ,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结果 :小鼠Notch1分子胞外段近膜处约 170个氨基酸区域抗原性较高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 5 0 0bp的特异性片段 ,序列测定结果与文献报导的完全一致 ;原核表达产物大小约Mr 43× 10 3 ,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约占总蛋白的2 5 % ,纯化后目的蛋白含量 >95 %。结论 :成功地进行了小鼠Notch1胞外段高抗原区编码基因的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相似文献   
84.
正畸钢丝冠内固定治疗磨牙纵折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进磨牙纵折保留治疗的固定方法.方法:对56颗磨牙纵折采用正畸钢丝冠内固定、牙体牙髓治疗加全冠修复的综合治疗,保留患牙.结果:56颗磨牙纵折成功49颗,失败7颗,有效率为87.5%.结论:在磨牙纵折的保留治疗中,正畸钢丝冠内固定是一种较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85.
洞形与抗剪切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盒型洞两侧的余留牙体组织与底面不同移行方式时抗剪切能力的关系。方法:将新鲜离体牙的一部分制备成符合要求的两组试件。第一组试件的两侧壁轴向加载,第二组试件两侧壁侧向加载,分别记录两侧不同形状侧壁的抗剪切力值。结果:轴向加载,不同形状的侧壁抗剪切力无显著性差异(P〉0.5);侧向加载,不同形状的侧壁抗剪切力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01)。结论:两侧壁受到轴向负载时,其抗剪切能力与洞形无关,受侧向负载时,其抗剪切能力与洞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恒牙初期和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对12例恒牙初期和14例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儿,均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恒牙初期组治疗完成后的SNB、Y-axis、SN-MP和FH-MP等测量值,分别减小了2.88°、1.74°、1.48°和2.23°,而S-Go增加了3.21 mm,与恒牙晚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恒牙晚期患儿治疗后上切牙倾斜度明显减小,其变化大于恒牙初期组患者(P<0.05)。结论恒牙初期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垂直向的控制。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PerioGlas(bioaetive glass,BG)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e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在下颌骨侧嵴扩增的可行性。方法在免磨牙区唇侧骨皮质表面,球钻预备4~6个5mm的骨缺损,一侧骨皮质表面和骨缺损内放置BG/rhGBMP-2,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术后正常饮食,2、4、8周后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结果观测时间内所有植入体固住良好,没有炎性反应。下颌骨表面明显加厚。材料表面骨组织覆盖;组织学观察皮质骨表面和骨缺损内新骨形成,2周纤维组织分割BG颗粒,4周大量新生骨呈编织骨样结构,新骨与BG颗粒直接结合。8周部分BG颗粒已降解被新骨取代,并与植骨床骨皮质表面直接结合,极少量残留颗粒被新骨包围。rhBMP-2/BG的表面成骨作用比单一BG、rhBMP-2好,具有明显的骨诱导性和骨引导性。新骨形成百分比明显高于BG(P〈0.05)。临床操作性能佳,易于放置,有止血作用。结论rhBMP-2/13G可以用于下颌骨侧嵴扩增。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小钛板用于犬下颌骨线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于犬左侧下颌骨中段造成线性骨折,实验组应用钛接骨板(MNS104),长4孔钛板和ψ2.0mm×7mm钛钉加以固定;对照组不用任何材料固定。2组均分别于实验的第20天和第40天各取半数动物处死,应用四环素荧光标记方法及组织学观察,评价骨折愈合情况。测算四环素荧光染色切片上荧光带的宽窄,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比较骨折愈合的速度。结果:小钛板的固定效果显著优于空白对照,四环素荧光染色可见,实验组的成骨速度显著优于空白组,其荧光宽度均值(0.1967mm)显著大于空白组均值(0.0891mm),P<0.05。结论:小钛板可以保证下颌骨骨折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下颌后退手术对舌骨位置和后气道间隙 (PAS)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下颌前突畸形患者 18例 ,均接受经口内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术 ,术前和术后 1个月拍摄标准颅颌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 ,测量项目 6项 ,测量数值配对t检验 ,并将下颌骨后退距离与各测量项目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下颌骨后退的平均值是 (10 .2 0± 1.31)mm。各测量项目显著差异的有 :舌骨垂直方向变化 ,舌根后缘至咽后壁的距离 ,后气道间隙面积。下颌骨后退距离与PAS面积的减小值和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密切相关 ,与PAS宽度减小值和舌骨水平方向变化没有密切相关。结论 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后退术后近期 ,舌骨向下移位 ,舌根后移 ,咽腔气道缩小 ,如果患者同时具有超重、短颈、舌体大等其他危险因素 ,下颌骨后退手术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下颌骨后退距离与后气道间隙面积的减小值和舌骨垂直方向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
31例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CGCG)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病变生物学行为问的关系,探讨颌骨CGCG的性质及诊断。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结合临床随访对比分析31例颌骨CGCG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31例颌骨CGCG以30岁以下的女性多见,病变多见于下颌,X线表现无特异性。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MGC)分布较不均匀,核数较少,以10~19个核多见,病变出血明显,纤维成分丰富,常有含铁血黄素沉积,骨及类骨质多见。比较病变复发组与非复发组问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和X线特点病变分为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侵袭组与复发关系密切。结论 颌骨CGCG是一种非瘤性病变,在病变性质上有别于骨巨细胞瘤,其病理学特点在两者的鉴别上缺乏客观标准并且与其生物学行为无关,结合临床分析对治疗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