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2篇 |
免费 | 106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16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口腔科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101篇 |
内科学 | 89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60篇 |
综合类 | 227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127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81篇 |
中国医学 | 135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59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3篇 |
1971年 | 2篇 |
196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应用陀螺仪股骨髓外定位截骨行全膝关节置换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1月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53例患者(61膝)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使用陀螺仪髓外定位股骨侧截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髓外组),34例行传统髓内导向杆定位股骨侧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术(髓内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究胆道闭锁中circUTRN24与自噬途径的关联,以及是否通过自噬参与胆道闭锁的肝纤维化过程。方法 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A组和对照组的肝组织中circUTRN24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在细胞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使人肝星状细胞系LX-2过表达circUTRN24,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以及HSC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的表达水平。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circUTRN24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呈正相关关系。过表达circUTRN24的LX-2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及HSC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均明显升高。结论circUTRN24可能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自噬过程促进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临床开展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提供影像解剖学指导。方法对390侧肾动脉CT成像(CTA)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肾动脉一级和二级分支处与肾门上下缘连线(A线)的关系,观察副肾动脉及支配情况。结果390侧肾动脉CTA资料研究结果显示:肾动脉第一级分支处在A线之内者为122例,占31.28%(122/390),在A线外侧者268例,占68.72%(268/390)。二级分支处在A线之外者187例,占47.95%(187/390)。副肾动脉共出现120侧128支,占30.77%(120/390),其中支配肾上极的副肾动脉共95支,占74.22%(95/128),支配肾下极者33支,占25.78%(33/128)。结论①肾动脉是呈节段性分布的,肾段动脉与肾门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为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除术提供了安全保障;②副肾动脉出现机率较高,大部分支配肾上极,术中需注意保护副肾动脉,避免不必要的肾单位损伤;③CTA能够提供肾段动脉和副肾动脉的分布特点和个体变异情况,是选择性肾段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前手术评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氮质血症期肾癌(RCC)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后的肾功能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影响其术后透析事件的可能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6例氮质血症期RCC患者的所有临床病理资料及肾功能随诊资料,观察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总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透析的临床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的年龄范围在54~76岁之间,中位年龄64岁。术后1年内,全组患者中共5例患者(19.2%)的肾功能进入了衰竭期,3例患者(11.5%)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术后1年时,BUN和Scr分别增长了54.5%和58.5%,而总GFR则减少了32.5%。单因素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的病因、肿瘤原位分期以及术中失血量可能是影响术后是否需要透析治疗的有意义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才是术后透析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是否存在术前肾血管狭窄性病变可能是氮质血症期RCC患者术后透析事件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构建hTERT启动子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表达载体,探讨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和肝细胞HL7702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shuttle-TRAIL和pshuttle-hTERT-TRAIL,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通过脂质体转染SMMC7721和HL7702细胞,同时转染pcDNA3.1+-GFP并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重组质粒对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shuttle-TRAIL和pshuttle-hTERT-TRAIL,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质粒与脂质体的比例为1∶3时细胞转染效率最高。pshuttle-hTERT-TRAIL组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从16 h开始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从24 h开始与pshuttle-TRAIL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但重组质粒对HL7702细胞增殖抑制率无影响。结论: hTERT启动子调控的TRAIL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而对人肝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其作用效果明显优于TRAIL单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46.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微小动脉肌病,由位于19号染色体的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病理改变特点是微小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变性以及由此导致的脑缺血陛改变。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发现颗粒性嗜锇物质以及基因检查发现Notch3基因突变是诊断CADASIL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价在流动人口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龙岗Ⅸ某工厂450名流动人几作为干预组,另一工厂的490名流动人口作为对照组.并对十预组实施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检验(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同伴教育半年后,干预组艾滋病问题基本认识与交流得分、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得分、艾滋病相关问题态度、行为与生活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P<0.05):UNGASS各指标的正确应答率和避孕套的使用率也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婚外性行为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同伴教育在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近期效果显著,适宜在流动人口中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为了解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宠物源大肠杆菌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测定宠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性及其分子传播机制,以期对其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从广州市4个动物医院采集92份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共分离56株大肠杆菌。通过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测定ESBLs的流行性及种族系统进化关系;通过接合转移试验获得CTX-M接合子,并对接合子进行复制子分型。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除黏菌素(7.1%)、头孢西丁(16.1%)和头孢他啶(10.7%)稍敏感外,有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动物专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耐药率分别为55.4%和57.1%。ESBLs检测结果表明,13株携带有CTX-M,检出率为23.2% (13/56),其中主要流行的亚型依次为CTX-M-14、CTX-M-65和CTX-M-55;7株CTX-M基因阳性菌成功接合转移,主要为FIB型复制子。未检测到TEM、OXA和SHV型。种族系统进化关系显示,分离株主要分布在A组和B1组。结论 患病犬猫的肛门拭子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其中以共生型为主。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耐药的机制以产CTX-M-14,CTX-M-65和 CTX-M-55酶为主。提示宠物与人之间耐头孢菌素药物的大肠杆菌的互相传递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50.
958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变异检测及其意义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的变异特点并分析变异的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PCR方法 扩增399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211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和34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前C/BCP区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10个热点变异位点及其插入/缺失变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这些变异对病情进展的影响.结果 随着病情的加重,T1753、A1762、G1764、C1766、T1768、G1862、G1896、G1899等8个位点变异频率显著增加(P<0.01),其中5个位点的变异发生率呈现出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阶梯式上升特点.3组患者未检出突变的比率分别为27.82%、7.58%和2.01%,呈现阶梯式下降特点.此外,前C/BCP区多联变异和插入/缺失突变的发生率在病情加重时也明显增加(P<0.01),其中三联变异率依次为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35.34%、重度慢性乙型肝炎53.56%、慢性重型乙型肝炎67.82%.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区多个位点变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症化进程相关,对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其临床预警分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