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2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323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446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901篇
内科学   606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77篇
特种医学   247篇
外科学   607篇
综合类   1982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864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903篇
  10篇
中国医学   805篇
肿瘤学   25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669篇
  2010年   619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胶质瘤细胞分化与恶性进展相关分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分化与恶性进展的分子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胶质瘤发生的分子病因创造条件.方法 在自建的人脑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和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性转化相关基因表达谱中,采用生物信息学聚类方法筛选胶质瘤细胞分化与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的新基因,进而分别用反向多点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分化程度不同的临床胶质瘤标本中加以验证.又将最感兴趣的基因用脂质体法转染胶质瘤细胞,观察其调控分化效应.结果 随胶质瘤细胞诱导分化而表达量增高的基因有ADP核糖转移酶样蛋白3(ADP-ribosyltransfrase like protein3, Adprt3)、NESH蛋白(new molecule containing SH3 domain)、维甲酸和干扰素诱导的细胞凋亡调控蛋白(genes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FN induced mortality-19, GRIM-19)、半胱胺天冬酶-1(Caspase-1)和erbB-2转导蛋白-1(transducer-1 of erbB-2, TOB1)共5条;表达量下降的有p8蛋白(p8 protein)、Src样结合蛋白(Src-like adoptor protein, SLA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结合蛋白(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 PPARBP)、尤文肉瘤断列点区-1(Ewing sarcoma breakpoint region-1, EWSR-1)、细胞呼吸因子-1(nuclear repiratory factor-1, NRF-1)、单核细胞超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共6条.随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恶化表达量增高的有锌指蛋白157(Zinc finger protein 157)、胆碱转运因子-2(CTL2)、T54蛋白(T54 protein)、血清素(albumin)、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polypeptide)、血清蛋白P(serum amy loid P component)、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调节因子-1(TNF receptor shedding regulator, ARTS-1)、嗜酸细胞源性神经毒素(eosinophil-derived neurotoxin, EDN)和剪切刺激因子(cleavage stimulation factor, CstF)共9条基因,下降的有胆碱激酶样蛋白(choline kinase-like protein)和DNA多聚酶p12亚基(DNA polymerase epsilon p12 subnit)共2条.结论 我们筛选到的与胶质瘤细胞分化或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的新基因共22条,尤其是ARTS-1、TOB1等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基因转染、RNA干扰和基因敲除等作为调控胶质瘤细胞分化的关键基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壳核出血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 CT定位,按“锁孔”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清除全部血肿,对出血动脉予电凝止血。结果 13例壳核出血经4-12月随访恢复良好7例。轻残4例。死亡2例。结论 “锁孔”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壳核出血的较好方法,可提高患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α 半乳糖苷酶对猕猴类人B抗原的酶解效果 ,探讨α 半乳糖苷酶酶解对猕猴红细胞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热吸收放散试验从 30只华南猕猴中选取类人ABO血型抗原较强的 2只A型、3只B型猕猴做为实验对象 ,以基因重组的α 半乳糖苷酶体外酶解猕猴类人B型血抗原 ,并回输到A型猕猴体内 ,测定红细胞脆性、自身溶血率、胆固醇、高铁血红蛋白、乙酰胆碱脂酶、ATP等红细胞的结构功能指标。结果 经α 半乳糖苷酶酶解后 ,猕猴红细胞胞膜完整、携氧能力正常 ,酶解后的“通用”型血回输给受体猕猴无任何输血反应发生。结论 α 半乳糖苷酶酶解对于猕猴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无不良影响 ,且在实验动物体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大剂量纳洛酮应用时机、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80例按手术次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例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纳洛酮。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血B—EP、ET均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速度较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h监护指标(GCS、RR、SaO2、PaCO2、p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及第7天脑水肿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血压、血小板、凝血功能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β-EP、ET的值,从而减轻了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及ET异常升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纳洛酮加快患者术后复苏,具有麻醉催醒、解除呼吸抑制的作用;纳洛酮能明显改善和减轻颅脑肿瘤术后的脑水肿;纳洛酮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儿科学理论性、实用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以症状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具有生动形象、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的优势,有利于教学互动、教学相长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种优化教学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96.
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最佳移植时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体外培养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最佳移植时机,为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扩增E11胎鼠腹侧中脑神经前体细胞7 d后,分别在诱导分化期开始0、1、2、3、4、5、6、7 d时收获细胞,重新接种后再培养7 d。根据多巴胺能神经元生存率高低,初步决定出最佳移植时机。结果 在诱导分化期开始0 d和1 d传代细胞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结论 E11胎鼠腹侧中脑神经前体细胞体外扩增后诱导分化0 d和1 d时,可能是最佳移植时机。  相似文献   
997.
肝移植患者留置漂浮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报道了肝移植患者留置漂浮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通过临床观察,并发症有:心律失常,气囊破裂,气栓,血栓形成和栓塞,导管脱出、打结、折断,感染等。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电监测、病情观察、保护隔离、严格无菌操作等,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假性肌腱在牵伸应力作用下组织学结构的变化,以及用于治疗肌腱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建立肌腱牵伸延长的动物模型,设立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第7d开始延长,速度为1mm/d,分早晚两次进行,3w后停止延长,此时开始被动活动踝关节,每日两次,以增加局部的应力刺激,术后分别于3、6、9、12w取材,大体观察形成的假性肌腱的长度及光镜观察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假性肌腱在大体标本上明显长于对照组,假性肌腱内胶原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胶原纤维多数沿应力方向排列,组织内部的纤维细胞较对照组趋向成熟。结论:假性肌腱在牵伸应力下能够逐渐延长,实验组形成的假性肌腱在组织学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对照组,应力作用能促进胶原纤维的台成并能使胶原纤维沿其纵轴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构建基因工程菌株 ,以获得重组人II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2 )蛋白。方法 逆转录PCR法从人肌肉组织总RNA中扩增ALT2基因片段 ,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 2 8a ,构建成融合表达质粒pET2 8 ALT2 ,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IPTG诱导表达。SDS PAGE、活力测定、活性染色及western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重组质粒pET2 8 ALT2测序和酶切结果与预期完全符合。IPTG诱导后 ,阳性菌体裂解物上清ALT2活性很高 ,PAGE出现一分子量 5 80 0 0蛋白条带 ,可被抗ALT1抗血清识别 ,酶活性染色显示有ALT活性。结论 已成功将ALT2基因克隆到pET 2 8a载体 ,ALT2蛋白得到可溶性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1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术(A组)、膀胱液电碎石术(B组)、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术(C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158例。结果3组病例术后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较术前下降,Qmax(最大尿流率)均较术前提高(P<0.05)。A组和B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6.6±4.9)h、(5.0±1.6)d、(6.2±1.4)d和(25.9±5.7)h、(4.9±1.7)d、(6.1±1.6)d,明显少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处理膀胱结石大小分别为(3.3±2.1)cm、(3.7±2.6)cm,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结合膀胱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