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5215篇 |
免费 | 31889篇 |
国内免费 | 191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362篇 |
儿科学 | 5270篇 |
妇产科学 | 1894篇 |
基础医学 | 19947篇 |
口腔科学 | 6619篇 |
临床医学 | 38115篇 |
内科学 | 28082篇 |
皮肤病学 | 3793篇 |
神经病学 | 7717篇 |
特种医学 | 135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8422篇 |
综合类 | 89414篇 |
现状与发展 | 74篇 |
一般理论 | 3篇 |
预防医学 | 37862篇 |
眼科学 | 3763篇 |
药学 | 39489篇 |
542篇 | |
中国医学 | 33391篇 |
肿瘤学 | 148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08篇 |
2023年 | 4388篇 |
2022年 | 10932篇 |
2021年 | 13626篇 |
2020年 | 11813篇 |
2019年 | 6638篇 |
2018年 | 7125篇 |
2017年 | 9382篇 |
2016年 | 7409篇 |
2015年 | 13178篇 |
2014年 | 16578篇 |
2013年 | 21207篇 |
2012年 | 30233篇 |
2011年 | 31778篇 |
2010年 | 28353篇 |
2009年 | 25448篇 |
2008年 | 26144篇 |
2007年 | 24895篇 |
2006年 | 21981篇 |
2005年 | 17160篇 |
2004年 | 12059篇 |
2003年 | 9859篇 |
2002年 | 7482篇 |
2001年 | 6820篇 |
2000年 | 4877篇 |
1999年 | 1856篇 |
1998年 | 454篇 |
1997年 | 401篇 |
1996年 | 377篇 |
1995年 | 288篇 |
1994年 | 312篇 |
1993年 | 163篇 |
1992年 | 164篇 |
1991年 | 146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91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91篇 |
1986年 | 84篇 |
1985年 | 83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56篇 |
1982年 | 47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21篇 |
1959年 | 26篇 |
1958年 | 29篇 |
1957年 | 34篇 |
1956年 | 18篇 |
1955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探索运用计算机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诊断模型来判断附件包块良恶性的可行性.方法 180例附件包块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训练组结合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出的参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测试组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与恶性风险指数模型诊断性能的高低.结果 18项指标中单因素分析有14项指标对判断附件包块的性质有意义(P<0.05).由统计学多因素分析选出的参数(年龄、血清CA125、包块内壁突起、腹水及血流平均速度)共5项作为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层参数,建立模型.ROC曲线证实神经网络模型较恶性风险指数模型的诊断性能高(P<0.05).结论 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附件包块良恶性判断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抑制素A在预测孕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孕6~13周稽留流产孕妇18例及B超检查示活胎的先兆流产孕妇27例(妊娠继续组17例和难免流产组10例),同孕龄正常孕妇4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水平。结果正常孕妇血清抑制素A在孕早期随孕龄增加而增加,孕10~11周达高峰,孕12~13周逐渐降低。难免流产组血清抑制素A水平明显低于妊娠继续组(P〈0.01);当抑制素A〈0.3 MoM时可筛查出90%的难免流产,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4.1%。结论孕早期血清抑制素A的检测有助于预测先兆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当血清抑制素A〈0.3 MoM时对预测难免流产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93.
994.
病程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以利于今后有针对性地指导糖尿病患者从初诊阶段就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方法调查2005年8月-2006年11月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并选择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根据有无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选取糖尿病足患者50例作为糖尿病足组,非糖尿病足患者50例作为非糖尿病足组,共1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其一般状况和患病期间日常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足组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0.005);糖尿病足组年龄、病程均略高于非糖尿病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均低于非糖尿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两组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能力都不够完善,但相比而言,非糖尿病足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强于糖尿病足组(P〈0.01或P〈0.05)。结论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糖尿病病程长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经济收入低和文化程度低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糖尿病足;血糖控制不良是发生糖尿病足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也是影响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相关知识对预防糖尿病足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目的 分析猪心血拌丹参及其他丹参炮制品中11个小分子活性成分及1个蛋白成分与抗脑缺血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明确猪心血拌丹参抗脑缺血氧化损伤的关键成分标志物。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丹参、猪心血拌丹参、猪血拌丹参、酒拌丹参、猪血清转铁蛋白(Tf)拌丹参5种饮片中11种活性成分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丹参不同炮制品中Tf的含量。构建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考察丹参不同炮制品对脑缺血斑马鱼行为轨迹、转基因斑马鱼Tg(elavl3:eGFP)脑神经元损伤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构建糖氧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模型,以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MDA和SOD为评价指标,考察丹参不同炮制品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判别分析(PLS-DA)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11个小分子活性成分及1个蛋白成分与药效指标进行分析,筛选猪心血拌丹参抗脑缺血氧化损伤的关键成分标志物。结果 与丹参比较,丹参各炮制品中水溶性、脂溶性成分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丹酚酸A成分含量降低;与酒拌丹参比较,猪心血拌丹参、猪血拌丹参及Tf拌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等成分含量均升高,而丹酚酸A含量降低。ELISA结果显示,猪心血拌丹参、猪血拌丹参及Tf拌丹参中均含有Tf蛋白,且三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效结果显示,丹参不同炮制品均能改善斑马鱼缺血性脑卒中后出现的行为缺陷、脑神经元损伤及氧化应激,且猪心血拌丹参组作用最明显。PCA结果显示,丹酚酸B、丹酚酸A、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素、咖啡酸、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为丹参及其炮制品中的主要贡献成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隐丹参酮、迷迭香酸、咖啡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与斑马鱼脑组织中MDA水平呈负相关,紫草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Tf与SOD水平呈正相关,迷迭香酸、咖啡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丹参素、Tf与斑马鱼脑神经元荧光强度呈正相关;紫草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二氢丹参酮Ⅰ、丹酚酸B、丹参素、Tf与HT22细胞中LDH、ROS、MDA水平呈负相关,与SOD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丹参及其不同炮制品抗脑缺血氧化损伤作用存在差异,其中以猪心血拌丹参改善氧化损伤作用最强,这可能与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等成分的含量变化有关,可为明确该孟河医派特色炮制品抗脑缺血质量标志物及阐明其炮制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999.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表里双解治疗协热下利的代表方剂,全方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配伍而成,四药合用可外疏内清,共达清热止利,表里同解之效。现临床上基于异病同治的原则将葛根芩连汤用于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T2DM是一种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主要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及饮食等因素相关。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显示,葛根芩连汤及其药效成分可有效防治T2DM。临床上常将葛根芩连汤加减应用或联合西药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临床实践证实葛根芩连汤可以有效缓解T2DM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实验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可通过调控胰岛传导通路及炎症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等方式来增强患者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治疗T2DM。但目前关于葛根芩连汤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T2DM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故该文就葛根芩连汤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及实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作用机制的后续深入研究及其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从三焦气化论治小儿鼾症,认为肺脾肾三脏亏虚、三焦气化失常、痰瘀内生是小儿鼾症的基本病
机。治疗时应明确病因病位,表证尚在者,病位在上焦,宜散邪、通窍、宣肺;脾胃不和、痰瘀内生者,病位
在中焦,宜健脾、化痰、散瘀;肾虚兼有肝郁者,病位在下焦,宜疏肝、益肾、温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