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32篇 |
免费 | 1200篇 |
国内免费 | 7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9篇 |
儿科学 | 151篇 |
妇产科学 | 120篇 |
基础医学 | 834篇 |
口腔科学 | 147篇 |
临床医学 | 1380篇 |
内科学 | 857篇 |
皮肤病学 | 105篇 |
神经病学 | 186篇 |
特种医学 | 515篇 |
外科学 | 1095篇 |
综合类 | 3494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1345篇 |
眼科学 | 136篇 |
药学 | 1338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1237篇 |
肿瘤学 | 6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52篇 |
2022年 | 410篇 |
2021年 | 483篇 |
2020年 | 432篇 |
2019年 | 215篇 |
2018年 | 244篇 |
2017年 | 319篇 |
2016年 | 246篇 |
2015年 | 455篇 |
2014年 | 574篇 |
2013年 | 774篇 |
2012年 | 1129篇 |
2011年 | 1269篇 |
2010年 | 1017篇 |
2009年 | 895篇 |
2008年 | 993篇 |
2007年 | 956篇 |
2006年 | 817篇 |
2005年 | 643篇 |
2004年 | 436篇 |
2003年 | 372篇 |
2002年 | 272篇 |
2001年 | 304篇 |
2000年 | 241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2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均在C臂X光机透视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平均8(3~15)个月,骨折均愈合。克氏针松动9例,脱出3例,针孔感染4例。无神经损伤、骨髓炎、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疗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1.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空心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环损伤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骨盆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对48例不稳定骨盆环损伤患者,分别行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按Tile分型:B1型4例,B2.1型8例,B2.2型10例,B3型4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4例。39例前后环损伤均固定,4例仅固定前环损伤,5例仅固定后环损伤。以术前骨盆的三位x线片(前后位、入口位及出口位)及CT片判断骨盆的稳定性及移位情况,术后以x线片及CT片评估复位情况及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手术时间15~95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15~150ml,平均60ml,术中及术后无输血。48例患者共植入空心钉157枚,每人2~8枚,平均3.3枚。术后行骨盆CT检查42例(共植入135枚空心钉),发现123枚空心钉位置准确,占91.11%;7枚空心钉因偏向或超长而侵入盆腔或髋臼(但均〈0.5em);5枚位置偏差干扰骶管或骶孔,但均未引起任何症状。随访8~49个月,平均13个月,45例患者骨盆环移位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均Ⅰ期愈合。40例恢复原工作,4例末次随访时尚处康复期,其余4例因坐骨神经损伤或下肢截肢而不再工作。参照Lindahl改良的骨盆损伤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10例,可3例,平均得分78.7分。结论:在对骨盆环及其毗邻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透视引导,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3.
鼻唇沟随意皮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鼻唇沟随意皮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在鼻翼缺损一侧的鼻唇沟区设计一个蒂在上方的随意皮瓣,手术分三期完成.自2000年起,采用该方法修复单侧鼻翼缺损5例,缺损的面积最小1.0cm×0.6cm,最大1.2cm×1.0cm.结果:移植的皮瓣均成活,其色泽与邻近部位的皮肤近似,外形满意,供区无遗留明显畸形.结论:鼻唇沟随意皮瓣修复鼻翼部分缺损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107.
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及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槲皮素抑制乳腺癌发生及增殖的作用。方法 建立三甲基苯丙蒽(DMBA)诱导的乳腺癌动物模型。79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DMBA)、B组[DMBA 三苯氰胺(TAMC)],C组(DMBA+槲皮素)及D组(空白对照)。持续喂养28周,经光镜、电镜观察,抗PCNA及H-ras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A组大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76.2%,明显高于B组(40.9%)、C组(45.5%)及D组(0%),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A组大鼠乳腺癌平均直径2.37cm,明显大于B组(1.82cm)及C组(1.71cm),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PCNA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和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H-ras免疫化染色显示;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槲皮素有降低DMBA诱导的SD大鼠乳腺癌发生率及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ras基因活性、阻抑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08.
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回顾我院1987-1999年间使用力臂式外固定器治疗的357例患者,平均年龄75岁,并进行平均12个月的随访。结果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表现评估疗效:优285例,良51例,可7例,差3例,近端固定针并发症:针道感染40例,拔出10例,切割股骨头9例,穿透股骨头5例,骨髓炎3例,结论 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固定针的并发症与术者对手术适应症及外固定器穿针技术的掌握有关。 相似文献
109.
膀胱小细胞癌(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治疗效。方法 对5例膀胱小细胞癌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67岁。分期T2N0M01例,T3N0M02例,T4N0M01例,T4N3M0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1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放疖例,动脉导管化疗1例,动脉导管化疗、术前疗加姑息膀胱切除1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平均生存时间17个月,2例存活7年。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预后差,手术加联合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8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男56例,女29例,年龄1470岁,平均39岁,均经手术或关节镜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患者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显示侧副韧带损伤77条、交叉韧带损伤81条。侧副韧带损伤分为轻、中、重度;交叉韧带损伤表现为不完全撕裂、完全撕裂及撕脱骨折。MRI可显示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局灶或弥漫性肿胀、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移位及韧带信号改变,可显示韧带撕脱骨折及移位,经与手术或关节镜对照分析,磁共振诊断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及后交叉韧带准确性分别为92·3%、97%、81·3%、100%。结论: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韧带损伤的程度、类型的诊断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