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573篇 |
免费 | 9673篇 |
国内免费 | 66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09篇 |
儿科学 | 1735篇 |
妇产科学 | 832篇 |
基础医学 | 10953篇 |
口腔科学 | 2084篇 |
临床医学 | 12245篇 |
内科学 | 17179篇 |
皮肤病学 | 1375篇 |
神经病学 | 5805篇 |
特种医学 | 481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5篇 |
外科学 | 13622篇 |
综合类 | 21079篇 |
现状与发展 | 27篇 |
一般理论 | 10篇 |
预防医学 | 9456篇 |
眼科学 | 2026篇 |
药学 | 11397篇 |
112篇 | |
中国医学 | 6269篇 |
肿瘤学 | 86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9篇 |
2023年 | 1168篇 |
2022年 | 3077篇 |
2021年 | 4455篇 |
2020年 | 3329篇 |
2019年 | 2776篇 |
2018年 | 2966篇 |
2017年 | 3146篇 |
2016年 | 3131篇 |
2015年 | 4794篇 |
2014年 | 6108篇 |
2013年 | 6433篇 |
2012年 | 9573篇 |
2011年 | 10264篇 |
2010年 | 8026篇 |
2009年 | 6841篇 |
2008年 | 7934篇 |
2007年 | 7950篇 |
2006年 | 7159篇 |
2005年 | 6455篇 |
2004年 | 4876篇 |
2003年 | 4583篇 |
2002年 | 3933篇 |
2001年 | 2452篇 |
2000年 | 1942篇 |
1999年 | 1304篇 |
1998年 | 788篇 |
1997年 | 787篇 |
1996年 | 546篇 |
1995年 | 500篇 |
1994年 | 425篇 |
1993年 | 277篇 |
1992年 | 358篇 |
1991年 | 322篇 |
1990年 | 234篇 |
1989年 | 232篇 |
1988年 | 195篇 |
1987年 | 175篇 |
1986年 | 179篇 |
1985年 | 144篇 |
1984年 | 103篇 |
1983年 | 83篇 |
1982年 | 58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41篇 |
1979年 | 53篇 |
1978年 | 37篇 |
1974年 | 33篇 |
1972年 | 43篇 |
1971年 | 4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bFGF辅助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治疗面部凹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bFGF辅助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面部凹陷的临床效果,寻找治疗面部凹陷的有效方法. 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41例面部凹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04年4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16~49岁.先天性额部凹陷2例,半侧面部萎缩症2例,面部创伤后瘢痕凹陷5例,面部良性肿瘤治愈后凹陷3例.病程2~19年.凹陷部位低于周围正常皮肤(0.52±0.13)cm.凹陷面积(16.0±5.3)cm2.B组2005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18~52岁.先天性额部凹陷3例,半侧面部萎缩症4例,面部创伤后瘢痕凹陷15例,面部良性肿瘤治愈后凹陷7例.病程2~20年.凹陷部位低于周围正常皮肤(0.58±0.15)cm,凹陷面积(18.0±6.2)cm2.A组采用单纯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同时应用bFGF(4 200 IU/10 mL)辅助治疗. 结果 注射后A组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2.5个月;B组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A组1次注射后6例效果满意,~次治疗满意率为50%;余6例于术后6~12个月再次注射,其中2次注射3例,3次注射3例.B组1次注射后24例效果满意,1次治疗满意率为82.8%;5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再次注射.两组患者的1次治疗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面部凹陷是创伤或整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采用bFGF辅助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治疗面部凹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在大鼠心肌梗死部位植入微囊化重组中华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观察其分泌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否可以促进心肌梗死部位的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方法通过质粒转染的方法构建可以分泌VEGF的重组CHO细胞系,用微囊包裹,观察微囊内细胞的生长及分泌情况。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将48只8周龄SD雄性大鼠分成微囊化细胞移植组(MC—CHO组)、单纯细胞移植组(CHO组)、空微囊移植组(MC组)和无血清培养基移植组(对照组),每组12只。移植3周后检测心功能改善情况,病理切片观察微囊结构及囊内细胞存活情况,注射部位微血管计数比较促血管新生效果。结果体外检测可见重组CHO细胞在微囊生长迅速,第8d时培养上清中VEGF达3852pg/ml;移植3周后MC—CHO组左心室大小和心功能明显好于其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微血管密度MC—CHO组较CHO组、MC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加(22.3±3.1vs.15.6±2.8,11.4±2.5和13.2±2.7个/每高倍视野,P〈0.05);组织学检查可见微囊结构完整,内有存活且具有分泌功能的CHO细胞。结论微囊化重组CHO细胞移植可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和评价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皮瓣设计成皮管,桥接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两小腿用外固定架平行可靠固定。断蒂后重新恢复健侧胫后血管的通畅性。[结果]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健侧小腿内侧仅有线形瘢痕,足部无畏寒表现。[结论]应用健侧小腿内侧皮瓣皮管桥接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病,本文报告了1例儿童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方法]本文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了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患儿的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肿物累及右侧跟骨,经肿物刮除术和植骨术后恢复良好。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右侧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少见病,对于单纯的动脉瘤样骨囊肿,肿物刮除术和植骨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内微淋巴管的特点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微淋巴管标记物podo—planin对102例乳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微淋巴管的特点,分析乳腺癌中微淋巴管密度(MLD)及淋巴管浸润(LVI)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与血管标记物CD34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的特异性。结果 podoplanin标记的微淋巴管与CD34标记的微血管没有交叉反应;乳腺癌组织中MLD和形态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肿瘤组织内MLD较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增高(P〈0.01),且形态不规则,管腔较大,存在淋巴管管壁的开放,并观察到癌栓从开放处进入淋巴管。乳腺癌组织中MLD与LVI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肿瘤的病理类型、ER和PR的表达无关。LVI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并且在ER阳性与阴性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的生成,乳腺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在介导LVI中起重要作用,LVI可能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更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6.
Nam Gyun Kim Kyung Suk Lee Tae Hyun Choi Jun Sik Kim Jae Hoon Choi Pal Young Jang Ki Hwan Han Dae Gu Son Jun Hyung Kim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2008,61(8):934-938
Our objective in this study was to report on the successful clinical use of a new perforator flap obtained from the proximal quarter of the anterolateral lower leg. Eight patients had the procedure either as a result of trauma (seven patients) or to treat Marjolin's ulcer (one patient). During the procedure, a line was drawn from the anterior fibular head to the anterior lateral malleolus. Then, using Doppler, a 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 from the fibular head to the proximal quarter point of the line was identified. The subfascial dissection was continued to the detected perforator. Along the perforator in the anterior intermuscular (peroneal) septum, a deep dissection was performed. The perforator was then separated and the flap harvested. The septocutaneous perforator was the perforator of the 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accessory artery in three cases, the perforator of the superior lateral peroneal artery in one case, and the perforator originating directly from the anterior tibial artery in four cases. Seven of eight cases were treated successfully.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satisfactory, both aesthetically and functionally. This flap is a valuable alternative to the various perforator flaps from the lower leg. This flap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very thin, which makes it suitable for reconstruction of defects in the foot, ankle, pretibial area, and knee. However, one limitation of this procedure is that the diameter of the perforator was approximately 0.6-1.2 mm.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累及额叶的鼻腔鼻窦癌的显微手术切除途径及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经颅面联合进路行显微外科整块切除累及额叶的鼻腔鼻窦癌13例的临床资料。硬脑膜缺损应用大腿阔筋膜修补。结果 11例经综合治疗后局部复发病例接受此手术,其中3例局部再次复发,2例为首次治疗病例。2年无瘤生存率为72.73%。结论 经颅面联合进路行显微外科整块切除累及额叶的鼻腔鼻窦癌具有临床实用性,具有暴露清楚、能在直视下整块切除肿瘤和受累的脑组织,并妥善修复硬脑膜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腭板植骨术的临床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腭板骨缺损修复对腭咽闭合的影响。方法 将腭板骨缺损的先天性Ⅱ度腭裂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骨组,植骨组腭板骨缺损利用HA-Bone cement复合人工骨修复,术后3个月复诊,植骨组行腭部CT扫描及鼻咽纤维镜腭咽闭合功能定量对比检查。结果 植入的复合人工骨未见排异反应;腭部CT扫描显示植入人工骨未见移位、塌陷、断裂;植骨组软腭活动度和腭咽闭合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腭板骨缺损修复近期效果显示能够改进腭咽闭合。 相似文献
999.
精浆抗弓形虫抗体对精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精浆弓形虫抗体 (ATAb)与精液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 :184例男性不育病人根据精浆ATAb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 ( 4 8例 )和阴性组 ( 13 6例 ) ,分别进行精液常规、精浆酸性磷酸酶 (ACP)、精浆α 葡萄糖苷酶 (α Glu)、精浆果糖 (Fru)、精浆免疫抑制物 (SPIM )和抗精子抗体 (AsAb)检测。 结果 :ATAb阳性组的精浆ACP、SPIM和AsAb与阴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他指标差异均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精浆弓形虫感染致男性不育机制可能是引起精浆ACP、精浆SPIM显著性降低和AsAb的产生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00.
生长激素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大鼠内毒素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并发的内毒素血症及肠粘膜屏障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分为黄疸组(20只),生长激素治疗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做为对照.治疗组每日皮下注射生长激素0.75?IU/kg,持续两周.第五周测定各组大鼠血内毒素值;电镜观察肠粘膜形态.结果生长激素治疗组内毒素值为(0.40±0.02)?EU/ml显著低于黄疸组的(0.77±0.03)?EU/ml,(t=6.237、P<0.01).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电镜检查示黄疸组小肠上皮微绒毛破坏、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内质网扩张、细胞核变性坏死.治疗组病变不明显,与假手术组相似.结论生长激素可保护梗阻性黄疸时肠粘膜屏障、降低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