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42篇
  免费   2089篇
  国内免费   1793篇
耳鼻咽喉   179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215篇
基础医学   2732篇
口腔科学   336篇
临床医学   3274篇
内科学   3452篇
皮肤病学   256篇
神经病学   1110篇
特种医学   8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333篇
综合类   427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375篇
眼科学   731篇
药学   2689篇
  28篇
中国医学   1291篇
肿瘤学   2118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1132篇
  2021年   1278篇
  2020年   972篇
  2019年   734篇
  2018年   787篇
  2017年   815篇
  2016年   728篇
  2015年   1157篇
  2014年   1445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813篇
  2011年   1889篇
  2010年   1177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1198篇
  2007年   1157篇
  2006年   1206篇
  2005年   1053篇
  2004年   760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44篇
  2001年   519篇
  2000年   594篇
  1999年   574篇
  1998年   381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44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同年龄人脑视皮质毛细血管密度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按立体学方法观测了不同年龄(14岁以下儿童4例,成年人2例,60岁以上老人2例)共8例人脑视皮质有纹区各层毛细血管的密度(各层均取40个数据).结果:成年组视皮质第三层血管网3c亚层(位于皮质第Ⅳc层)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1580.79±47.73mm/mm~3;儿童组为1087.19±44.90mm/mm~3;老年组为619.95±21.39mm/mm~3.经方差分析检验,P<0.01,说明在第三层血管网3c亚层三个年龄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讨论了各年龄组之间视皮质有纹区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与机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观察葡萄糖和胆固醇对人肝细胞株(L0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iopoietin-like pro-tein3,ANGPTL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方法 以L0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葡萄糖组(G)和胆固醇组(CH).分别在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G1)、7.0 mmol/L(G2)、11.1 mmol/L(G3)、28.0 mmol/L(G4)、33.0 mmol/L(G5)的培养液和含胆固醇1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ANGPTL3 mRNA表达量,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其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G3~G5组葡萄糖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ANGPTL3的mRNA表达(P<0.05);在蛋白质表达水平,G2~G5组与G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5组各组间两两比较,除G4组与G5组呈现表达量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胆固醇浓度均可促进L02细胞ANGPTL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P<0.05).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葡萄糖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ANGPTL3 mRNA和蛋白质表达;AN-GPTL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还受环境胆固醇浓度影响.ANGPTL3的表达可能与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3.
新疆南疆地区嗜人T淋巴细胞病毒I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HTLV-1)在新疆南部(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流行情况,自南疆喀什,和田,阿图什地区采集正常人群中不同年龄组,不同民族的血清标本2642份,其中维吾尔族(维族)1082份,汉族1089份,柯尔克孜族(柯族)471份。用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上述血清中HTLV-1IgG抗体,结果维族抗体阳性者为0.74%(8/1082)汉族为0(0/1089)柯族  相似文献   
124.
125.
从临床收集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共50株,进行头孢他啶和2-巯基乙醇的表型协同试验(CAZ ME),然后进行金属酶IMP-1基因的PCR检测。选取IMP-1阳性株测序,用PCR方法检测有无一类整合子基因(IntI1)。表型的检测发现有28株为协同阳性,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7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PCR和测序检测出其中一株铜绿假单胞菌含有IMP-1基因,同时也含有IntI1基因。首次在中国西部地区发现产IMP-1型金属酶、同时也含有一类整合子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临床上研究细菌的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检测肺鳞状细胞癌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DAP K)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 ,探讨DAP K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在肺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 6 0例肺鳞状细胞癌、9例癌旁肺组织DAP KmRNA表达 ;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相应组织中细胞凋亡 ,计算凋亡指数 (AI)。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的DAP KmRNA阳性表达率为 4 6 7% ,癌旁肺组织为 6 7 7% ,其阳性率高于肿瘤组织 (P <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DAP KmRNA阳性率为 70 % ,低分化癌为 2 3 3% ,高分化癌的DAP KmRNA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肺鳞状细胞癌的细胞AI为(0 6 72 8± 0 4 2 6 1 ) % ,癌旁肺组织中支气管肺泡上皮细胞AI为 (1 0 2 89± 0 2 4 33) % ,癌旁肺组织的AI高于肿瘤组织 (P<0 0 1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 ,高分化癌的AI为 (0 5 82 3± 0 1 92 2 ) % ,低分化癌为 (0 4 4 6 0± 0 1 92 5 ) % ,高分化癌的AI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1 )。DAP KmRNA呈阳性表达的肺癌 ,其AI为 (0 5 31 7± 0 2 0 97) % ;DAP KmRNA呈阴性者 ,其AI为 (0 4 872± 0 1 91 8)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连续切片上 ,DAP KmRNA阳性细胞的分布区域与凋亡阳性细胞的分布相似。DAP KmRNA呈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对出生时体重正常新生儿与宫内生长迟缓的低体重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宫内发育迟缓组新生儿脐血的IGF-Ⅰ及IGFBP-3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IGF-Ⅰ和IGFBP-3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对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血清睾酮(T)和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测定对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诊疗价值。方法:对102例疑似冠心病(CHD)的男性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病组和非(CHD)组,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血清T和LP(a)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CHD患者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P〈0.01),而血清LP(a)水平则显著高于非CHD组,两者之间呈负相关。结论:检测血清T和LP(a)对男性CHD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重点理工科学校大一新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为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广东某重点理工高校2007级的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项目调查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评。结果测查学生不论男女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19.29%的学生睡眠质量较差;高状态焦虑组和高特质焦虑组解决问题、求助应付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而自责、幻想、退避应付因子分则显著高于低状态焦虑组和低特质焦虑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说明,学生如常采用解决问题应付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焦虑的产生,而睡眠质量差、采用自责应对方式则可加重焦虑水平。结论采取有效的认知应对策略其意义是使学生改变应激源,以使其变得威胁较小或变成挑战,把情绪基调训练成兴奋、期待和征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