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193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32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9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针刺肾俞、会阳、肾俞加会阳对不稳定膀胱(USB)主要症状的影响,探索针刺不同穴位治疗USB的穴位特异性。方法:将89例USB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以I—PSS积分为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3次、治疗6次后进行疗效评定和组间比较。结果: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均能明显改善USB患者I—PSS总积分(P〈0.05),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疗效优于肾俞组(P〈0.05);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0%、82.8%和90.0%,但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要明显高于肾俞组(P〈0.05)。结论:会阳穴、肾俞穴、肾俞加会阳穴均能调节USB患者排尿紊乱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且以肾俞加会阳穴治疗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992.
荜茇不皂化物对家兔胆汁成分及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荜茇不皂化物对家兔胆汁成分及谷丙转氨酶水平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研制治疗高脂血症的蒙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用药前后家兔胆汁中胆酸、胆固醇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变化。结果:①静注荜茇不皂化物乳剂,给药前后胆固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前后胆汁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正常组和不同剂量不皂化物组兔谷丙转氨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荜茇不皂化物能抑制家兔肝脏合成胆固醇,促进胆汁酸的生成,对谷丙转氨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PML-RARα-hIL-2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胸腺初始(naive)T细胞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胸腺组织DNA中T细胞受体删除DNA环(TRECs)的水平,从而评价小鼠胸腺中naiveT细胞含量。结果利用PML-RARα-hIL-2DNA疫苗免疫小鼠后胸腺中所含的TRECs拷贝数明显高于单个基因疫苗PML-RARα或hIL-2组及对照组。结论所构建的PML-RARα-hIL-2双表达质粒可诱导小鼠胸腺产生naive T细胞数量增加,可能与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现代信息技术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已延伸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也将影响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工作,改变传统的疾病控制模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的一大特色。借助于现代信息化手段,形成完善的卫生信息网络和高效的卫生体系运转能力,努力以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与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已经成为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普及、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开发利用健康教育信息,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拓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推进我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地开展,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正交法优选陈皮挥发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优选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水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8倍、浸泡时间1h、蒸馏时间5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T1)衍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白血病CD34+细胞的体外清除效应.方法 合成一段针对HLA-A*0201锚位的WT19聚肽,体外负载来源于HLA-A*0201*健康人的DC后,诱导产生WT1肽特异性CTL(A组),以噻唑盐(MTT)比色法观察其对WT1表达阳性白血病患者(HLA-A* 0201+者3例,HLA-A*0201-者3例)骨髓CD34+细胞、健康人(HLA-A*0201+者2例,HLA-A*0201-者1例)外周血CD34+细胞和白血病NB4、K562及U937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试验观察其对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和健康人外周血CD34+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形成的影响.设立单独DC诱导CTL(B组)和IL-2诱导T细胞(C组)作为对照.结果 在效靶比为20:1时,A组CTL对3例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和NB4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55.3%±2.8%,67.1%±3.2%、49.4%±3.8%和55.0%±3.7%)明显高于对3例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健康人外周血CD34+细胞及K562、U937细胞的杀伤活性(均<20%),并明显高于B组和C组CTL(均P<0.01).2例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经A组CTL处理后CFU-GM集落相对形成率分别为17.8%±4.0%和20.8%±3.4%,明显低于经B组CTL处理后(分别为88.9%±3.4%和91.8%±5.7%,均P<0.01);HLA-A*0201-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健康人外周血CD34+细胞经A组和B组CTL处理后CFU-GM集落相对形成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结论 WT1肽特异性CTL能够以HLA-1类抗原限制方式杀伤高表达WT1基因的白血病CD34+细胞,且能特异性抑制其CFU-GM集落形成,WT1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作为清除白血病CD34+细胞靶点.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妇女子宫颈鳞癌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与型别分布,为蒙古族妇女子宫颈癌的预防提供相关信息。方法运用线形探针反向杂交技术检测标本中的HPV基因型别。结果63例蒙古族子宫颈癌患者的子宫颈鳞癌蜡块组织标本中HPV总感染率为93·7%,HPV阳性率在不同临床分期与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子宫颈鳞癌组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PV16亚型在不同年龄分组中的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率居前5位的是:HPV16(69·8%)、HPV18(4·8%)、HPV31(4·8%)、HPV39(4·8%)和HPV52(3·2%)。结论HPV感染与蒙古族妇女患子宫颈鳞癌密切相关,HPV16型是蒙古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的主要感染型别,HPV18、31、39型位居其后。HPV感染对蒙古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的进展以及组织分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中P16基因表达异常态势,为寻找MDS患者分子诊断标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44例初诊和18例治疗后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与15例非MDS贫血患者相比较.磁珠分选8例初诊MDS患者CD34+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检测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CD34+细胞中P16表达水平.结果 在单个核细胞中,初诊MDS组与治疗后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纯度为96.7%,在CD34+细胞中,初诊MDS组P16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MDS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患者P16表达异常可发生在CD34+细胞,也可发生在分化后较成熟的单个核细胞.P16基因可作为MDS鉴别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其在MDS患者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促成肌细胞增殖作用明显,低浓度水平就有活性,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应用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PI法)检测成肌细胞生长周期,拟探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对原代及传代人胚骨骼肌成肌细胞体外增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6/1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室以及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流式细胞室完成.在产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孕8~12周水囊引产胎儿,性别不限,切取部分小腿腓肠肌与股四头肌组织后,采用文献的方法进行成肌细胞分离、纯化与传代培养,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原代、第2、4、6代成肌细胞以1×105 /孔密度接种于24孔板,每3孔为1组计7组.1~7组细胞以无血清F12培养基同步化后分别予以含0,1,2,4,8,16,32 μg/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的培养基,运用核素掺入法确定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促增殖的适宜浓度用于实验.同步化后其中一板的生长培养基不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作为对照组;另一个加入适宜浓度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作为实验组.每组每天取3孔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推算成肌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作为细胞增殖周期TC.运用流式细胞技术PI法分别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和各亚周期时相时间.结果:4~8 μg/L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具有良好促进成肌细胞增殖的能力.各代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肌细胞在2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各实验组细胞生长曲线明显左移.6代以内成肌细胞的增殖周期、各亚周期细胞百分比、各亚周期所占时相以及各代细胞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的反应一致,生长模式与能力一致,细胞倍增时间平均从4.8 d缩短到3.3 d.结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能促进成肌细胞体外增殖,成肌细胞的增殖指数明显提高.其促增殖作用是通过缩短DNA合成前期和合成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