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10篇
  免费   6511篇
  国内免费   4980篇
耳鼻咽喉   664篇
儿科学   767篇
妇产科学   656篇
基础医学   8054篇
口腔科学   1172篇
临床医学   9344篇
内科学   9789篇
皮肤病学   641篇
神经病学   3670篇
特种医学   26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7067篇
综合类   12045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665篇
眼科学   1915篇
药学   7325篇
  66篇
中国医学   3718篇
肿瘤学   6014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1031篇
  2022年   2186篇
  2021年   3710篇
  2020年   2745篇
  2019年   2321篇
  2018年   2471篇
  2017年   2232篇
  2016年   2087篇
  2015年   3364篇
  2014年   4033篇
  2013年   3435篇
  2012年   5276篇
  2011年   5813篇
  2010年   3748篇
  2009年   2779篇
  2008年   3521篇
  2007年   3691篇
  2006年   3556篇
  2005年   3602篇
  2004年   2320篇
  2003年   2197篇
  2002年   1848篇
  2001年   1465篇
  2000年   1655篇
  1999年   1695篇
  1998年   1119篇
  1997年   1038篇
  1996年   784篇
  1995年   726篇
  1994年   686篇
  1993年   400篇
  1992年   482篇
  1991年   428篇
  1990年   366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232篇
  1987年   220篇
  1986年   169篇
  1985年   116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包皮过长和包茎组织中触觉小体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包茎和包皮过长组织中触觉小体差异情况。方法收集21~25岁年龄组包皮标本44例,按包皮解剖形态分为:①包茎组21例;②包皮过长组23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两组包皮标本中的触觉小体进行染色,在放大100倍的视野下观察和统计两组包皮标本中触觉小体总数以及视野的总数,并用卡方检验对两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标本中,分别有8个(8/21包茎组)和10个(10/23包皮过长组)标本中未发现触觉小体,其差异无显著性(P=0.717)。包茎组和包皮过长组中触觉小体的密度分别为33.1%和21.1%,差异具显著性(P=0.022)。结论包茎中触觉小体密度较包皮过长明显升高可能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而两种包皮组织中触觉小体的消失可能遵循同一规律。  相似文献   
102.
尹忠诚  刘娅  蒋红侠 《江苏医药》2005,31(5):346-3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肾病综合征大鼠蛋白尿形成中的作用及霉酚酸酯(MMF)对其的影响。方法 应用阿霉素肾病模型,用MMF对肾病形成过程进行干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肾组织IL-8含量。结果MMF可减轻肾病蛋白尿,降低肾组织IL-8含量。结论 MMF降低肾组织IL-8含量,可能是其对肾病综合征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健康行为咨询点现况,以进一步规范咨询点工作,为居民提供一流健康服务。方法采用资料法、现场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方法,对全区所有咨询点的硬件、软件配备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规范程度以及咨询点服务对象对咨询点知晓情况、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60.5%的咨询点工作完全达标;99.2%的居民知晓服务信息;97.8%的居民接受过咨询服务,居民对咨询点服务满意率达97.2%;分别有25.7%的咨询员、50.4%的居委干部、23.2%的居民提出增加服务时间、内容,改善服务条件等建议。结论调查对象对健康行为咨询点服务满意度逐年上升,但咨询点的整体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在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条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4.
105.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腺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2年9月~2004年6月,1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胸腺全切7例,11例MG行胸腺扩大切除. 结果 1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 1例中转小切口(7 cm)开胸手术.3例MG术后须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 h),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47~115 min,平均95 min;胸腔引流时间1.2~2.6 d,平均2 d;术后住院时间4~9 d,平均5.5 d.9例良性胸腺瘤或胸腺囊肿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无复发.11例MG随访3~19个月,平均10个月,4例症状完全缓解,7例都分缓解. 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四肢外周神经损伤38例41条,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瘢痕松解、神经直接缝合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33个月,优良率为81.6%。结论 对失去一期修复手术治疗机会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尽早行延迟一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和研究治疗晚期面瘫的手术治疗,总结应用以足底内侧动静脉为蒂的(足母)展肌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晚期面瘫40例效果和经验.方法:选取(足母)展肌为供肌,以足底内侧动静脉及其延续的胫后动静脉为血管蒂,以支配(足母)展肌神经及其延续的足底内侧神经和胫神经为神经蒂.(足母)展肌移植于患侧面部皮下,肌近断固定于口角,远端固定于耳前颧弓,血管神经蒂通过上唇皮下隧道与健侧面动静脉和面神经颊支吻合.结果:经随访一年以上,23例恢复了面部静态对称和理想的下面部随意和不随意运动;8例恢复了面部静态对称和部分下面部随意和不随意运动;9例仅恢复了面部静态对称.结论:(足母)展肌游离移植一期修复晚期面瘫具有疗效好、手术操作简便、肌肉大小适中、血管神经蒂走行位置恒定紧密伴行、血管神经蒂可切取较长、变跨面神经移植和肌肉移植的两期移植为一期移植等优点;而且,神经是血管化移植.  相似文献   
108.
内镜腔内手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腔内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 6只家猪经皮建立胃内通道,腹腔镜引导下胃内模拟缝合止血操作实验. 结果 6只家猪均很好地耐受了手术.术后开腹检查所有胃壁缝合处无渗漏及其它脏器损伤.建立胃内通道时间、胃内缝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分别为(60.5±12.2)min、(26.5±5.78)min和(92.1±15.0)min. 结论内镜腔内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9.
A patient with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was treated in 2 phases during the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In phase 1, maxillary protraction was combined with rapid palatal expansion; in phase 2, fixed appliances were placed. The results were good posttreatment, and, 1 year later, a favorable growth tendency could be observed. This report shows that treatment for a patient with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can be started in the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with very good fin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10.
PURPOSE: Perineural invasion is a frequent occurrence in 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 and may prevent complete surgical resection.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and its high-affinity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A (TrkA) may play a role in perineural invasion in several malignancies in which perineural invasion is observed.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NGF and TrkA in salivary ACC an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NGF on adhes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capacities of a salivary ACC cell line (SACC-83) in vitro. PATIENTS AND METHODS: Expression of NGF and TrkA was explor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of 32 cases of salivary ACC. The effects of NGF on in vitro adhes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capacities of the SACC-83 cell line were examined using an MTT assay and a modified Boyden chamber assay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ACC specimens, 31 (96.9%) and 32 (100%) tumors showed immunoreactivity for NGF and TrkA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NGF/TrkA expression levels and perineural invasion (P < .05). In cell adhesion assay, the percent adherences of SACC-83 cells co-cultured with 25 ng/ml NGF at 1.5 hours and 5, 25 ng/ml NGF at 6 hou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co-cultured with 0 ng/ml NGF (P < .05). However, high concentration of NGF (500 ng/ml)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invasion (P < .05). CONCLUSION: Overexpression of NGF and TrkA in human salivary ACC tissues may constitute a reason for perineural invasion in salivary A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