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33篇
  免费   9091篇
  国内免费   5926篇
耳鼻咽喉   969篇
儿科学   1729篇
妇产科学   978篇
基础医学   10872篇
口腔科学   1876篇
临床医学   13575篇
内科学   13955篇
皮肤病学   1624篇
神经病学   4630篇
特种医学   4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9368篇
综合类   21535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9698篇
眼科学   2359篇
药学   11628篇
  86篇
中国医学   6344篇
肿瘤学   6912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866篇
  2022年   2121篇
  2021年   3461篇
  2020年   2730篇
  2019年   2312篇
  2018年   2460篇
  2017年   2642篇
  2016年   2682篇
  2015年   4272篇
  2014年   5625篇
  2013年   6126篇
  2012年   8916篇
  2011年   9450篇
  2010年   7390篇
  2009年   6421篇
  2008年   7444篇
  2007年   7408篇
  2006年   6860篇
  2005年   6133篇
  2004年   4824篇
  2003年   4962篇
  2002年   3917篇
  2001年   3132篇
  2000年   2444篇
  1999年   1615篇
  1998年   890篇
  1997年   938篇
  1996年   639篇
  1995年   548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349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65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183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37篇
  1978年   34篇
  1976年   23篇
  1973年   27篇
  1970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经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分得并通过波波谱分析鉴定了12个化合物。结果:它们分别为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acid(Ⅰ);thymine-2-desoxyribofuranoside(Ⅱ);ethyl-α-D-lyxofuranoside(Ⅲ);kaempferol-3-O-rutinoside(Ⅳ);syringin(Ⅴ);quercetin-3-O-β-D-galactoside(Ⅵ);safflor yellow-A(Ⅶ);carthamin(Ⅷ)和阿魏酸,对羟基玻酸,胡萝卜苷,β-谷甾醇。结论: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92.
应用聚乙烯吡喀烷酮(PVP)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制备了丹参酮(Tanshinone TAN)的固体分散物。测定了TAN原料药、固体分散物以及机械混合物的体外溶出度,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观察、以及用红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对固体分散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N固体分散物的溶出度与TAN原料药和机械混合物相比有显著提高;TAN以超细态分散于载体中;TAN分子和载体分子之间未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93.
Occurrenceof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accountsfor 80 %ofalllungcan cer.About 2/3 patientswithadvancedNSCLCmisstheopportunityofbeingcuredbyoperation.Thesurvivalrateofthe patientswerelow,themediansurvivaltimewas 6monthsin general, 4.9monthsin patientswithad…  相似文献   
994.
《伤寒论》养阴存津治法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伤寒发病、传变过程中,不仅有寒盛阳虚证,亦有热盛津伤证。《伤寒论》中始终贯穿着“存阴液”的基本精神,在治疗上开养阴保津法运用于临床之先河,张仲景用养阴存津法治疗伤寒,既有补法滋阴生津,尚有将其地汗、吐、下、和、温、清等其它治法之中。既有用养阴药物滋阴生津,尚有不投养阴之品,亦获护阴存津之效,其创制的多首滋养阴液及祛邪存津的著名方剂,为养阴存津治法的理论建立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肾活检证实的20例狼疮性肾炎,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MMF治疗。MMF初始剂量1.0~1.5g/d,治疗时间321个月,平均(10.9±6.2)个月。结果MMF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从治疗前的平均5.55g下降至1.54g;d清白蛋白治疗前平均26.87g升至39g;6/8例肾功能不全患者3个月内Scr恢复正常;d清自身抗体产生明显减少,补体上升,其中ANA转阴率3个月达63%,6个月达81%;抗ds-DNA由治疗前23.77IU/ml下降至9.19IU/ml;2例重复活检,肾小球活动性病变明显减轻。MMF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偶有白细胞减少、感染、带状疱疹等。结论MMF对于各型狼疮性肾炎,尤其是Ⅳ型重症狼疮,经传统治疗无效者均有较好疗效,且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评价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与肾脏疾病关联及其诊断、随访价值,初步探讨不典型ANCA(A-ANCA)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IIF法、ELISA法联合检测ANCA及其靶抗原。结果 27例ANCA阳性:16例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4例C-ANCA∧ /PR3-ANCA∧ ,7例P-ANCA∧ /MPO-ANCA∧ ,4例P-ANCA∧ /抗原不明,1例C-ANCA∧ /抗原不明),2例紫癜肾(P-ANCA∧ /抗原不明),3例SLE(P-ANCA∧ /LF-ANCA∧ ),此外A-ANCA6例。结论 PR3-ANCA、MPO-ANCA为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重要诊断、分型和随访指标,LF-ANCA与SLE肾脏损害无关联,A-ANCA检出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较多肝、肾间质受累。  相似文献   
997.
对10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年龄及不同年龄组视网膜脱离与屈光状态,不同年龄组裂孔的形态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岁以下网脱近视多见,40岁以后网脱近视逐渐减少。圆孔多见于40岁以下年龄组,马蹄形裂孔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扩张型心肌病 (DCM)室壁运动。方法 选择 DCM患者和正常对照各 30例 ,用组织多普勒技术于胸骨旁长轴检测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间段短轴方向心肌运动速度 (MV) ,并计算心肌运动速度阶差 (MVG) ;经心尖窗检测左室前、后、下、侧壁和前、后室间隔中间段长轴方向 MV。结果  DCM组患者有 4种 MV频谱异常表现 ,且 MV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并以长轴为甚 ;MVG明显减低 (P<0 .0 5 ) ;室壁各种速度差异消失。结论 组织多普勒技术可定量反映 DCM患者室壁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嘌呤能 P2 Z受体介导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 L )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方法 在二价阳离子—— 1.0 mm ol/L Mg2 + 、Zn2 + 、Ca2 + 、Sr2 + 、Co2 + 、Ba2 + ,不同浓度的 EDTA或 EGTA,不同温度及在含 15 0 mm ol/L胆碱的介质中 ,将表达 P2 Z受体 [P2 Z(+) ]的 CL L细胞分别同 1.0 mm ol/L三磷酸腺苷 (ATP)或 0 .1m mol/L苯甲酰苯甲酸 ATP(Bz ATP)体外培养 8小时 ,以 DNA凝胶电泳、Td 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 (FCA )检测上述条件下细胞凋亡的诱导或抑制效应。结果  Mg2 + 或 Ca2 + 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 ATP诱导 P2 Z(+)细胞凋亡 ,而 EDTA或 EGTA却以相反的方式抑制 P2 Z(+)细胞凋亡的发生 ;1.0 mm ol/L Zn2 + 可完全阻止 ATP诱导 P2 Z(+)细胞凋亡所产生的 DNA片段 ,但其它二价阳离子包括 1.0 mm ol/L Sr2 + 、Co2 + 、Ba2 + 却不影响 ATP的诱导 ;胆碱作为磷脂酶 D(PL D)的抑制剂 ,也可部分抑制 P2 Z(+)细胞凋亡产生的 DNA片段 ;当温度低于 10℃ ,可完全阻止 ATP诱导 P2 Z(+)细胞凋亡产生 DNA片段的发生。结论  P2 Z受体介导 CL L细胞凋亡可能与核酸内切酶 ,PL D的参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不同特异性抗原和不同输注途径诱导免疫耐受的强度及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采用供体特异性全血、供体特异性脾细胞和骨髓细胞 (DSBM) ,通过外周、门静脉和胸腺三种不同途径输注以诱导免疫耐受的产生和维持。结果 供体特异性抗原诱导免疫耐受以 DSBM及通过胸腺接种途径效果最佳。结论 供者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受体免疫耐受并促进移植物存活 ,可望成为较理想的临床免疫耐受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