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75篇
  免费   8881篇
  国内免费   6034篇
耳鼻咽喉   968篇
儿科学   1756篇
妇产科学   975篇
基础医学   10894篇
口腔科学   1899篇
临床医学   13685篇
内科学   14206篇
皮肤病学   1642篇
神经病学   4634篇
特种医学   43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9363篇
综合类   21399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9968篇
眼科学   2369篇
药学   11582篇
  83篇
中国医学   6230篇
肿瘤学   6934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953篇
  2022年   2496篇
  2021年   3461篇
  2020年   2714篇
  2019年   2298篇
  2018年   2447篇
  2017年   2623篇
  2016年   2695篇
  2015年   4262篇
  2014年   5565篇
  2013年   6092篇
  2012年   8849篇
  2011年   9376篇
  2010年   7383篇
  2009年   6436篇
  2008年   7425篇
  2007年   7422篇
  2006年   6849篇
  2005年   6104篇
  2004年   4812篇
  2003年   4945篇
  2002年   3902篇
  2001年   3113篇
  2000年   2423篇
  1999年   1616篇
  1998年   937篇
  1997年   1003篇
  1996年   693篇
  1995年   599篇
  1994年   499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53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196篇
  1987年   194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143篇
  1984年   84篇
  1983年   75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39篇
  1976年   27篇
  1975年   21篇
  1973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陈红 《现代医院》2007,7(8):68-69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20例住院各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分析其特点及与脑出血的关系。结果脑出血后继发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和(或)心律失常。结论脑出血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电图的异常可随脑血管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并对脑血管病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对高龄、高血压病等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152.
精神病混合家系GRIK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在中国汉族人群混合家系中探讨GRIK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是否 关联。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对GRIK2基因多态性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 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 (1)rs692275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3.13,P>0.05)或心境障碍 (χ2=3.20,P>0.05)无关联,但在发病年龄≤25岁的患者中与两组疾病均相关联(P<0.05);(2) rs222728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χ2=9.85,P<0.01)、心境障碍(χ2=13.50,P<0.01)呈显著关联;(3) 双位点TDT提示单体型TG、CA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相关联(P<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 中GRIK2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共同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153.
胡宏  张国元  魏锦  曹红 《四川医学》2004,25(3):272-273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匹配的正常人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进行测定。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含量21.92 7.5μg/L均明显高于白血病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可作为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病情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建立一种可靠、简便的非同位素PCR方法检测脆性X综合征的突变基因。方法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GG寡核苷酸探针,检测通过PCR扩增的FMR-1基因中CG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数目。从而判断所检样品中FMR—1基因是否正常。结果 该法可检测出正常人及携带者的CGG重复拷贝数。结论 该方法可以简便、安全、可靠地检测FMR—1基因中(CGG)n重复拷贝数,从而确定为正常人或携带者,可作为临床上筛查脆性X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5.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999-2000)年本科收治的34例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病人行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其中肝功能Child A组10级,B级18例,C级6例.治疗前钡餐或胃镜检查确诊.结果有14例行非手术外科治疗,2例经药物治疗止血;4例行胃镜下食道静脉套扎(EVL)止血,效果较好;6例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脉硬化剂注射,2例行三腔二囊管止血,疗效不确切,再出血率62.5%(5/8).20便行手术治疗,9例行肠腔分流,2例(2/9)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术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缝扎1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2例,术后均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贲门血管再次离断2例,改良食管下段横断术3例,术后近远期疗效均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肠腔分流水2例,术后有1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结论胃镜下食道静脉套扎术在非手术止血中效果较好,适合于不不宜手术的病人.手术治疗常选肠腔分流.对前次断流不彻底需再次断流,再次断流门静脉压仍高,则考虑行断流加分流.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探讨caspase非依赖途径在卒中后高温的神经元损伤环节中是否发挥重要作用。方法应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别设立缺血后高温、缺血后正常温度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观察动物行为学评分、梗死体积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在海马的表达。利用PC12细胞培养缺氧及高温处理后,观察荧光双染AIF在细胞内的表达变化,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缺血后高温组的行为学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增加,AIF表达增高。PC12缺氧及高温培养后AIF从30min开始在胞核内表达,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增高而增加,且不被caspase广谱抑制剂所抑制。结论AIF在卒中后高温的过程中发生由胞浆到胞核的转移,caspase非依赖途径由此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7.
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构建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主要免疫原区单链抗体A 7基因 .[方法 ]应用PCR技术及基因克隆技术分两步完成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 ,再对构建的单链抗体A 7基因进行序列测定检测其核苷酸序列 .[结果 ]构建的重组质粒经序列分析 ,重链可变区基因长度为 36 9bp ,轻链可变区基因长度为 32 1bp ,单链抗体基因长度为 735bp ;单链抗体A 7基因正确地插入在载体质粒pHEN 2开放读码框架内 .[结论 ]成功地构建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主要免疫原区单链抗体A 7基因 ,为进一步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58.
低温冷冻对皮肤α-tubulin、β-tubulin和cytoskera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温冷冻对皮肤骨架蛋白中α-微管蛋白(α-tubu lin)、β-微管蛋白(β-tubu lin)和高分子量角蛋白(cytoskeratin)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皮肤低温损伤的机制。方法:用-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抗体对5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采用透射电镜观察-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在4℃组、-20℃组、-80℃组均表达显著下降,且超微形态结构及分布改变明显。在-196℃组储存时三种成分含量下降较少,形态改变亦不显著。结论:皮肤的低温损伤与骨架蛋白-αtubu lin、β-tubu lin、cytoskeratin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59.
重叠细胞的判别在细胞计数和参数测量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重叠细胞的形态特征,提出根据形状因子来判断细胞是否重叠.首先研究了形状因子的计算方法,对重叠细胞形状因子的阈值P0进行了探讨和实验,得出P0=0.5:当PE≤P0,认为目标存在细胞重叠;PE>P0,认为目标不存在细胞重叠.实验结果证明本技术能检测出不同形状的重叠细胞,准确率为95%.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比较3种术式输精管绝育术(直视钳穿输精管结扎术、输精管注射粘堵、可复性输精管注射栓堵)复通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情况的变化和差异,评价复孕与血清抗精子抗体及精液质量的关系。方法:对88例采用3种不同术式进行输精管绝育术术后2年复通的受试对象,分别在复通后3、6、12、24个月对精子出现、血清抗精子抗体和女方妊娠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3种术式绝育术间复通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复通术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在接受复通手术的对象中,精子出现组和精子未出现组血清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血清抗精子抗体的阳性率、强度(活动精子挂珠率)和种类对妊娠无直接影响(P>0.05)。⑤复通对象中,已孕组和未孕组血清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⑥精子密度≥20×106/m l组妊娠率明显高于精子密度<20×106/m l组(P<0.01)。结论:输精管绝育术术式对抗精子抗体无影响;复通术没有消除血清抗精子抗体或降低其阳性率;血清抗精子抗体对妊娠无直接影响;复通后的精液质量与复通后的复孕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