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528篇 |
免费 | 7462篇 |
国内免费 | 389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11篇 |
儿科学 | 1378篇 |
妇产科学 | 381篇 |
基础医学 | 4260篇 |
口腔科学 | 1337篇 |
临床医学 | 9347篇 |
内科学 | 5901篇 |
皮肤病学 | 808篇 |
神经病学 | 1163篇 |
特种医学 | 2820篇 |
外科学 | 6380篇 |
综合类 | 21271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预防医学 | 9622篇 |
眼科学 | 610篇 |
药学 | 9211篇 |
84篇 | |
中国医学 | 7636篇 |
肿瘤学 | 31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2篇 |
2023年 | 938篇 |
2022年 | 2415篇 |
2021年 | 3069篇 |
2020年 | 2511篇 |
2019年 | 1424篇 |
2018年 | 1535篇 |
2017年 | 2044篇 |
2016年 | 1557篇 |
2015年 | 3030篇 |
2014年 | 3872篇 |
2013年 | 4787篇 |
2012年 | 6957篇 |
2011年 | 7210篇 |
2010年 | 6804篇 |
2009年 | 5996篇 |
2008年 | 6181篇 |
2007年 | 5713篇 |
2006年 | 5051篇 |
2005年 | 4041篇 |
2004年 | 2822篇 |
2003年 | 2187篇 |
2002年 | 1661篇 |
2001年 | 1561篇 |
2000年 | 1144篇 |
1999年 | 363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呼吸道管理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32例ICU收治的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的患者,根据危象预测积分,分为普通组(积分<12分,n=21)和高危组 (积分>12分,n=11),对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拔管前后肌力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情况、动脉血气分析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术后体温、胸片和痰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危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时间(18 ~ 30 h,平均26 h)大于普通组患者(4 ~ 28 h,平均14 h),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术后发热、胸片渗出影以及阳性痰培养结果的发生率也高于普通组.结论 术后给予高危患者严密的监测和充分的呼吸支持,有助于降低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应充分重视气道护理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大鼠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评价PTA后血管重塑(VR)的动态变化规律,定量分析血管重塑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制作70只SD雄性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分原位灌注实验组、对照组,于术后1h、3、7、14、28和42天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标本血管狭窄情况。结果:①血管重塑指数(VRI)在PTA后即刻最大,3天组明显降低,7天组稍有增大,其后不断减小,剩余血管腔面积百分比同VRI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②FFA后,血管腔面积总体呈逐渐缩小趋势,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1h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天组较1h组明显缩小,14、28、42天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A)逐渐缩小。EELA、IELA的变化与血管腔面积变化呈正相关。③VRI与血管腔面积的变化呈正相关,新生内膜面积与剩余狭窄率、血管腔面积无直线相关。结论:再狭窄过程中存在扩张性重塑和收缩性重塑现象,管腔的狭窄与否取决于血管重塑指数的变化,而不是新生内膜的变化,新生内膜的形成是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一部分。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小儿维生素D中毒三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维生素D缺乏病的重视,临床已很难看到典型的维生素D缺乏的患儿,相反,因过量或错误使用维生素D而导致中毒的病例时有发生[1]。现将我院5年来误诊的3例维生素D中毒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2岁。因夜尿、遗尿1周就诊。无发热、尿急、尿痛等不适。查体: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外生殖器无异常。尿常规正常。疑诊为尿路感染,服诺氟沙星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再次追问病史,得知因急性结膜炎患儿奶奶给其服用鱼肝油治疗,至发病时已服1个月,总量约60万单位。考虑维生素D中毒,急查血钙3·2 mmol/L(正常参考值2·10~2·55 m… 相似文献
14.
人PD-L2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克隆人PD-L2基因并构建PD-L2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以RT-PCR方法从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克隆PD-L2基因的cDNA,构建PD-L2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ED3)中进行表达并鉴定。结果 克隆到PD-L2基因cDNA编码区全长序列,经DNA测序证明其与已报道的序列一致。进而构建了PD-L2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表达,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在IPTG诱导后表达PD-L2胞外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22000,与理论值大小相符。结论 成功克隆PD-L2基因,其胞外区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D-L2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UVB对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质形成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除介导炎症和免疫反应外,还参与组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UVB照射影响了角质形成细胞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并影响细胞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及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概述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62例临床资料,其中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便秘、前列腺肥大等238例,占90.8%.结果 全组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41分钟,无切口感染,术后4~7天出院,平均住院5天,随访3~64个月,疝复发1例,为0.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符合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特点,强调对高龄患者的术前准备,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强调充填物放置到位和充填后修补到位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已报道的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文献进行总结分析,讨探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翻修的主要原因、主要并发症及不同假体的术后疗效.方法 按照以下标准收集和分析有关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文献:①1990年至2002年间发表,②报告患者数大于10例,③采用通用的膝关节评分标准.一名骨科专科医生独立收集数据,一名医学统计学专家独立采用Meta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共有33 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被收集.患者共1356 例,其中男429例,女611例(部分文献性别分类数据缺失),平均年龄67岁(45~49岁),加权平均随访时间57个月( 6~108 个月),加权平均术前膝关节功能总评分为49 分(15~94分),术后为84分( 58~109分),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前后的总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等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评分t=12.507,P<0.01, 功能评分t=4.704,P<0.01,活动范围:t=5.346,P< 0.01).全膝关节置换翻修术的原因主要是假体松动(55%),其它包括聚乙烯磨损(11%)、假体不稳(10%)、感染(7%).翻修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仍然为假体松动(18%),其它包括假体不稳(16% )、感染(16% )、髌骨问题( 15% )及不明原因的膝关节疼痛(13%).髌骨问题包括髌骨脱位、半脱位、髌韧带撕裂、髌股关节疼痛等.结论 可以认为膝关节置换后翻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假体松动是膝关节置换翻新的主要原因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移瘤致股骨近端病理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手术治疗的 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 ,术后疼痛明显缓解 ,伤口除 1例浅层感染外 ,余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存活在 3个月以上 ,14例术后继续原发肿瘤治疗。结论 股骨近端转移瘤所致的病理骨折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内固定以带锁髓内钉加骨水泥为好。 相似文献
19.
20.
病例:男,73岁,因发现原膀胱造瘘口处可复性肿块3年而入院.7年前因前列腺癌于外院行双侧睾丸切除加膀胱造瘘术.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造瘘口外侧无痛性肿物,站立时出现,平卧后可自行回纳,肿块渐增大,无明显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半年前入院行前列腺电切术加造瘘口回纳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