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52篇
  免费   4546篇
  国内免费   3651篇
耳鼻咽喉   298篇
儿科学   457篇
妇产科学   492篇
基础医学   5700篇
口腔科学   754篇
临床医学   6947篇
内科学   7547篇
皮肤病学   601篇
神经病学   2607篇
特种医学   20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4419篇
综合类   7805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2941篇
眼科学   1468篇
药学   5073篇
  82篇
中国医学   2836篇
肿瘤学   4298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860篇
  2022年   2035篇
  2021年   2617篇
  2020年   1966篇
  2019年   1647篇
  2018年   1763篇
  2017年   1520篇
  2016年   1460篇
  2015年   2170篇
  2014年   2646篇
  2013年   2354篇
  2012年   3475篇
  2011年   3896篇
  2010年   2386篇
  2009年   1881篇
  2008年   2498篇
  2007年   2572篇
  2006年   2493篇
  2005年   2580篇
  2004年   1499篇
  2003年   1339篇
  2002年   1118篇
  2001年   1110篇
  2000年   1157篇
  1999年   1220篇
  1998年   827篇
  1997年   837篇
  1996年   656篇
  1995年   592篇
  1994年   535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387篇
  1991年   315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65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223篇
  1986年   175篇
  1985年   128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拓扑替康血液毒性反应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拓扑替康的血液毒性反应,评价拓扑替康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113例初次接受3个周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三组,TP组53例(拓扑替康0.75mg/m2,顺铂20mg/m2,第1~5天);NP组30例(去甲长春花碱25mg/m2,第1,8天,顺铂20mg/m2,第1~5天);HP组30例(羟基喜树碱6mg/m2,顺铂20mg/m2,第1~5天);21天为1个周期。第3周期末评价血液毒性。结果:化疗有效率TP组39.62%,NP组33.33%,HP组30.00%,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液毒性反应中,TP组白细胞Ⅲ级下降18例,Ⅳ级15例,Ⅲ~Ⅳ级下降占62.26%,白细胞Ⅲ~Ⅳ级下降与NP和HP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P组血小板Ⅲ级下降15例,Ⅳ级下降13例,Ⅲ~Ⅳ级下降占52.83%。血小板Ⅲ~Ⅳ级下降反应与NP组和HP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拓扑替康具有较重的血液毒性反应,尤其是Ⅲ~Ⅳ级反应,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主。临床应用期间应注意血象监测,适时采取措施,即使发生Ⅲ~Ⅳ级骨髓抑制反应,对患者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2.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焮  高春春  钦浩 《黑龙江医药》2005,18(6):403-405
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之一。中药指纹图谱不仅是一种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和技术,更是一种进行中药理论研完和新药开发的模式和方法。中药指纹图谱应具有特征性,重现性和可操作性。其发展应分为2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应解决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和相似度判定。高级阶段应实现指纹图谱特征和药效相关性研究,即指纹图谱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3.
高原  邹全明  张卫军 《中国药业》2006,15(18):11-13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DA—LTB融合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napA—LTB,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表达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柱Chelating Sepharose进行纯化,Tris—Tricin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GM1-EUSA检测rNAP-LTB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出了约760bp的napA—LTB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Tris—Tricin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9000,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 blot检测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GM1神经节苷脂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表明,分子内佐剂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和胃黏液、肠黏液的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显著高于无佐剂单一亚单位疫苗。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黏膜佐剂活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摘 要 目的: 考察替米沙坦对体外培养的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 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HUASMCs原代培养,传3代细胞实验。MTT比色法检测同一浓度替米沙坦(50 μg·ml-1)在不同作用时间(3~96 h)和不同浓度替米沙坦(0.5~500 μg·ml-1)在同一作用时间(48 h),对HUA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RT PCR和ELISA法检测低、中、高3种浓度的替米沙坦(1,10,100 μg·ml-1)对HUASMCs表达IL-6 mRNA和因子的影响。结果: 不同作用时间的替米沙坦(50 μg·ml-1)对HUASM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作用时间为48 h时,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29.12±2.89)%。其后的作用时间72 h和96 h的抑制作用与48 h比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浓度的替米沙坦对HUASMCs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当浓度为100 μg·ml-1时,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41.46±3.36)%。其后各浓度的抑制作用与100 μg·ml-1比无显著变化(P>0.05)。低、中、高3种浓度的替米沙坦对HUASMCs表达的IL-6 mRNA和IL-6 含量均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替米沙坦抑制体外培养的HUASMCs增殖,对HUASMCs表达的IL-6 mRNA和因子分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早期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预后的影响。方法1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第2天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比较治疗30d主要终点事件(顽固性缺血状态、新近心肌梗死和死亡),同时测定血脂水平。另设正常对照组。结果①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②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血清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4周后MMP-9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治疗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别(P〈0.01)。⑧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时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④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月时,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早期他汀强化治疗可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6.
黄奇  谢林  高峰  刘类高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886-2887,2889
目的 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7-2012年应用PFNA和DHS手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FNA组比DHS组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骨折愈合早,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PFNA与DHS相比更具有优越性,是较好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胆囊胆固醇沉积症患者血清瘦素(Leptin,Lep)、可溶性瘦素受体(soluble leptin receptor,sLR)及血脂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胆囊胆固醇沉积症患者49例,对照组91例,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分析胆囊胆固醇沉积症患者血清Lep、sLR水平与血脂的关系.结果 胆囊胆固醇沉积症组患者血清TC、LDL和Le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L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关分析显示Lep与TC、TG呈正相关.结论 胆囊胆固醇沉积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血脂异常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Carbon dioxide (CO2) is generally unavoidable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fuel gases such as hydrogen (H2) from steam reformation and syngas composed of carbon monoxide (CO) and hydrogen (H2). Efficient separation of CO2 from these gases is high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nergetic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prevent poisoning during specific applications.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 featuring ordered porous frameworks, high surface areas and tunable pore structures, are emerging porous materials utilized as solid adsorbents for efficient CO2 capture and separation. Furthermore, the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MOFs with micropores and mesopores c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dynamic separation processes, accelerating the diffusion of gas flow and exposing more adsorptive pore surface. Herein, we report a simple, efficient, one-pot template-mediated strategy to fabricate a hierarchically porous CuBTC (CuBTC-Water, BTC = 1,3,5-benzenetricarboxylate) for CO2 separation, which demonstrates abundant mesopores and the superb dynamic separation ability of CO2/N2. Therefore, CuBTC-Water demonstrated a CO2 uptake of 180.529 cm3 g−1 at 273 K and 1 bar, and 94.147 cm3 g−1 at 298 K and 1 bar, with selectivity for CO2/N2 mixtures as high as 56.547 at 273 K, much higher than microporous CuBTC. This work opens up a novel avenue to facilely fabricate hierarchically porous MOFs through one-pot synthesis for efficient dynamic CO2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舌系带延长术后构音障碍患者异常舌尖前音的语音特点和康复训练方法。方法选择107例(3~26岁,平均7.21±4.55岁)舌系带延长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舌尖前音的构音障碍特点,再从中选择32例(3~24岁,平均7.59±5.10岁)有舌尖前音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语音康复训练,分析康复效果。结果107例患者中/z/、/s/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是与/a/、/o/、/e/、/u/或以其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置换成舌尖中音/d/,分别为35例(32.71%)、28例(26.17%);/z/与/i/组合时置换成/j/有33例(30.84%)、/s/与/i/组合时置换成/x/有43例(40.19%);/c/的构音错误形式主要是与/a/、/o/、/e/、/u/或以其为介母的韵母组合时置换成/d/(6例,5.61%)和/t/(27例,25.23%),/c/与/i/组合时分别置换成/q/(45例,42.06%)、/j/(15例,14.02%);另/z/、/c/、/s/还分别置换成/zh/(15例,14.02%)、/ch/(17例,15.89%)、/sh/(14例,13.08%)及侧化(分别为11、10、12例)。32例患者经过语音康复训练后,舌尖前音构音错误的个数从训练前的34.53±6.08个减少到训练后的7.97±2.5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35,P<0.001)。结论本组患者舌尖前音构音障碍错误形式主要为置换及侧化;本研究针对舌尖前音异常患者的训练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醋酸铅对豚鼠内侧橄榄耳蜗传出神经的损害。方法 70只成年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只)豚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次。实验组又分为高铅组和低铅组(各30只),分别每天1次腹腔注射0.25%醋酸铅溶液40mg/kg和10mg/kg,连续一周,分别于停药后14、28天(各15只))进行血铅含量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检测完成后断头处死,行基底膜铺片染色。结果实验组醋酸铅染毒后,血清中铅含量迅速升高。对照组和低铅组耳蜗传出神经分布均匀,神经纤维连续,DPOAE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对侧声抑制效应,低铅组14天和28天抑制幅度分别为3.06±1.19dB和2.86±1.33dB;高铅组14天后耳蜗传出神经纤维连续性中断,乙酰胆碱酯酶终末反应物减少,DPOAE对侧声抑制幅度下降为0.74±0.61dB;高铅组28天后传出神经损害最为显著,DPOAE未引出。结论铅可对豚鼠内侧橄榄耳蜗传出神经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