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871篇 |
免费 | 9285篇 |
国内免费 | 72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39篇 |
儿科学 | 1041篇 |
妇产科学 | 844篇 |
基础医学 | 9666篇 |
口腔科学 | 1727篇 |
临床医学 | 11825篇 |
内科学 | 12401篇 |
皮肤病学 | 779篇 |
神经病学 | 4459篇 |
特种医学 | 36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7篇 |
外科学 | 10122篇 |
综合类 | 19640篇 |
现状与发展 | 16篇 |
一般理论 | 17篇 |
预防医学 | 7625篇 |
眼科学 | 2143篇 |
药学 | 10664篇 |
110篇 | |
中国医学 | 6497篇 |
肿瘤学 | 73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0篇 |
2023年 | 1416篇 |
2022年 | 3631篇 |
2021年 | 4464篇 |
2020年 | 3677篇 |
2019年 | 2890篇 |
2018年 | 3088篇 |
2017年 | 2971篇 |
2016年 | 2693篇 |
2015年 | 4419篇 |
2014年 | 5404篇 |
2013年 | 5416篇 |
2012年 | 7915篇 |
2011年 | 8703篇 |
2010年 | 6146篇 |
2009年 | 5201篇 |
2008年 | 5852篇 |
2007年 | 5689篇 |
2006年 | 5409篇 |
2005年 | 4960篇 |
2004年 | 3536篇 |
2003年 | 3268篇 |
2002年 | 2820篇 |
2001年 | 2164篇 |
2000年 | 1877篇 |
1999年 | 1486篇 |
1998年 | 985篇 |
1997年 | 926篇 |
1996年 | 729篇 |
1995年 | 633篇 |
1994年 | 506篇 |
1993年 | 352篇 |
1992年 | 314篇 |
1991年 | 258篇 |
1990年 | 239篇 |
1989年 | 205篇 |
1988年 | 171篇 |
1987年 | 163篇 |
1986年 | 119篇 |
1985年 | 116篇 |
1984年 | 51篇 |
1983年 | 38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18篇 |
1978年 | 7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6篇 |
197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骨基质明胶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疗效。方法:76例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损患者,彻底刮除病灶或作肿瘤骨段切除,并对瘤壁作灭活处理,以同种异体骨作支架,周围填充骨基质明胶和自体红骨髓复合物,术后观察机体反应及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术后机体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感染,所有病例随访时间为5~16个月,X线显示新骨形成时间为术后1.5~4月,完全骨化的时间为术后5~9月,骨缺损骨性愈合74例,并获得较好的关节功能,肿瘤复发2例。结论:骨基质明胶、自体红骨髓、同种异体骨复合物能有效修复骨缺损,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随访结果。方法:对37例(52髋)强直性脊柱炎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了24~172个月,平均69个月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Gruen等和DeLee and Charnley分区法分别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分析,根据Brooker等0~4级分级法进行异位骨化分级。结果: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27°提高到术后平均152°。术后无脱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32(8~64)分,术后平均为82(64~96)分,其中优38髋,良8髋,可6髋,优良率88.5%。X线片分析未见假体松动,11髋(21.2%)发生异位骨化。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中期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3.
99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α1-adrenergic receptor and the pathological behavior of cholangiocarcinoma, and the effects of norepinephrine (N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line QBC939. Methods Thirty-six samples of cholangiocarcinoma were resected in Southwest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2 to March 2008. The expression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in the 36 samples of cholangiocarcinoma tissue and 4 samples of normal bile duct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SABC technique. The prolifera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line QBC939 was detected after processing the cells with NE, phentolamine and prazosin.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Results The high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was 68% (17/25) in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 (1/11) in patients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χ2=10.604, P<0.05). The high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was 85% (11/13)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low positioned cholangiocarcinoma,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0% (7/23) in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χ2=9.753, P<0.05). NE promo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line QBC939 by stim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and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The proliferative effect was weakened as time passed by, and it was eliminated by phentolamine and prazosin.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is diverse due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tumor, α1-adrenergic receptor with high express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cholangiocarcinoma. 相似文献
995.
胆囊癌患者凝血及纤溶分子标志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胆囊癌患者凝血及纤溶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以探索其发生、发展与止凝血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 30例正常对照组、34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和 31例胆囊癌患者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 PAR)、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EPI)和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的血浆含量。结果 胆囊癌患者手术前 u- PA(0 .6 4± 0 .2 7)、u- PAR(0 .4 5± 0 .2 3)、PAP(0 .5 8± 0 .16 )、TF(4 9±13)、TAT(4 .7± 1.8)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胆石症和胆囊炎组 (P均 <0 .0 5 ) ;术后 TF(35± 8)、TAT(3.8± 2 .3)、PAP(0 .38± 0 .18)已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胆石症和胆囊炎组 (P均 <0 .0 5 ) ,手术前后 TEPI变化与正常对照组、胆石症和胆囊炎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凡有局部浸润、肿瘤周淋巴结转移、其它脏器转移的胆囊患者 ,其 u- PA、u- PAR较无这些改变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均 <0 .0 1)。结论 胆囊癌患者存在着明显的止凝血功能紊乱 ,u- PA、u- PAR可以作为胆囊癌患者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研究一种简单有效治疗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胆道内引流方法。方法 5 8例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分为 2组 :( 1)带药泵旁路置管内引流组 (旁路内引流组 ) ,2 5例。置硅胶管于胆道梗阻上端及空肠内 ,行胆道旁路搭桥 ,并附加化疗药泵于硅胶管中 ,行定期冲洗胆道。 ( 2 )对照组 ,3 3例。仅行胆肠内引流。结果 两组有效退黄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随访期间旁路内引流组黄疸再出现率 ( 9.5 2 % )及胆道感染率 ( 2 0 .83 %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 2 .14 %和 5 1.61% ,均P <0 .0 5 )。结论 带药泵的硅胶管胆道旁路搭桥内引流术方法简单 ,疗效满意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阻塞性黄疸大鼠肾脏自分泌内皮素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肾脏自分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结扎胆总管(BDL)制备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 ,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鼠仅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 5、1 0及 1 5d ,两组各取 1 0只大鼠检测其肾脏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CPAH)、菊粉清除率 (CIN)和钠排泄分数 (FENa+) ,并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 (EX)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肾动、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 5d仅FENa+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术后 1 0d起 ,CPAH、CIN及FENa+呈进行性下降 ,术后 1 5dFENa+已较对照组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②实验组术后血浆EX水平呈进行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③实验组术后肾动脉血浆ET 1水平呈持续性降低 ,而肾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呈持续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④血浆EX水平与肾组织ET 1含量呈正相关 (r =0 .762 4 ,P<0 .0 1 ) ,肾组织ET 1含量与CPAH和CIN呈负相关 (r=- 0 .883 2 ,P<0 .0 1 ;r =- 0 .945 2 ,P<0 .0 1 )、与FENa+呈正相关 (r=0 .873 4 ,P<0 .0 1 )。结论 内毒素血症及其诱导的肾内ET分泌增加在阻塞性黄疸所致大鼠肾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以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开窗取胚 +介入治疗 35例为腹腔镜组 ,以同期行剖腹手术于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开窗取胚 +介入治疗 2 9例为剖腹手术组。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 ,住院费用腹腔镜组多于剖腹手术组。术后 1月腹腔镜组输卵管复通及半年、1年妊娠率均高于剖腹手术组。结论 :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对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阳明腑实证时内毒素与炎症介质的变化及复方大承气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阳明腑实证时内毒素 (ET)、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一氧化氮 (NO)的变化情况 ,并观察复方大承气汤的治疗作用。 方法 :2 0例阳明腑实证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给予常规治疗 ,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检测入院时及治疗 5d后血浆ET ,血清TNFα、NO含量的变化 ,并以 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TNFα、NO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 (P值均 <0 0 1) ,经治疗后 ,上述指标均降低 (P值均 <0 0 1) ,尤以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组降低更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可明显降低阳明腑实证患者血中内毒素及各炎症介质的水平 ,临床上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