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97篇
  免费   5491篇
  国内免费   3702篇
耳鼻咽喉   476篇
儿科学   1080篇
妇产科学   602篇
基础医学   5472篇
口腔科学   921篇
临床医学   7908篇
内科学   7312篇
皮肤病学   623篇
神经病学   2411篇
特种医学   18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4531篇
综合类   11751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5008篇
眼科学   1291篇
药学   7137篇
  63篇
中国医学   4304篇
肿瘤学   3959篇
  2024年   806篇
  2023年   1033篇
  2022年   2240篇
  2021年   2757篇
  2020年   2372篇
  2019年   1797篇
  2018年   1787篇
  2017年   1844篇
  2016年   1673篇
  2015年   2647篇
  2014年   3297篇
  2013年   3185篇
  2012年   4817篇
  2011年   5246篇
  2010年   3854篇
  2009年   3157篇
  2008年   3566篇
  2007年   3352篇
  2006年   3085篇
  2005年   2730篇
  2004年   1891篇
  2003年   1667篇
  2002年   1321篇
  2001年   1048篇
  2000年   926篇
  1999年   920篇
  1998年   524篇
  1997年   552篇
  1996年   382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50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5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2篇
  197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复方海藻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小鼠S180实体瘤及艾氏腹水瘤模型,研究了复方海藻制剂的抗癌及免疫活性,结果发现,复方海藻制剂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达37.98%~50.38%;并能延长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期,延长率达21%~51.33%;同时促进小鼠脾抗体生成细胞的生成,增加荷瘤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血灵是降血压中药制剂。本实验探讨血灵对心血管中枢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药物微量地注射入麻醉大鼠侧脑室,观察注药后60min内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1)侧脑室注射血灵(10mg/20ul)引起动脉血压明显升高,25min时达到峰值,增幅为26.59%;心率增加,增幅为15.76%,侧脑室注射相同窖的NS。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2)血压升高与侧脑室注射血灵的剂量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3.
IL 2的全身大剂量用药虽能产生有效的抗肿瘤作用但毒性反应严重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1,2 ] 。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 ,肿瘤的基因治疗尤其是免疫基因治疗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领域 ,被认为是肿瘤生物治疗较有潜力的策略之一。基因治疗的方法使肿瘤局部释放IL 2 [1~ 3] 可避免上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近年来 ,众多研究已用exvivo和 /或invivo法IL 2基因治疗消化道肿瘤如结肠癌[1,4 ] 、肝细胞癌[2 ] 和胰腺癌[3] 。要使肿瘤细胞局部分泌高浓度的IL 2 ,需构建高效表达IL 2基因的载体系统。为此 ,我们构建重组hIL 2基因…  相似文献   
994.
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性低氧诱导剂氯化钴(CoCl2)和物理性低氧培养箱两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W626细胞诱导低氧,用诱骗法(decoy)阻断HIF-1α功能,Westernblotting、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IF-1α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周期比率。结果:B1组(3.75±1.31)和C1组(3.48±1.01)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1组(0.97±0.31)(P0.05);A1组(0.65±0.32)和B1组(0.64±0.34)HIF-1α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1组(1.28±0.62)(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B1组(81.78±24.33)和C1组(77.62±22.76)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A1组(49.49±18.54)(P0.05)。结论:CoCl2或物理性低氧均能明显诱导卵巢癌细胞SW626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HIF-1α的表达,HIF-1α在低氧引起的卵巢癌细胞SW626的细胞周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复合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变化。方法:实验采用Wistar大鼠112只,随机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3周后各组动物复合背部2.04cm2全厚皮切除形成伤口。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采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创面Ⅰ、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比值。结果: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复合创伤后创面的愈合时间为(27.13±1.81)d,明显长于对照组(15.25±1.67)d,P<0.01;模型组在创伤第3、7和15d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在3、5、7和9d模型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和PCNA表达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两组创面在不同时点上Ⅰ型胶原分布均呈递增趋势,但对照组明显多于模型组,分别P<0.05;尽管对照组在创伤3、7dⅢ型胶原含量高于模型组,但在创伤3、7和11d模型组Ⅰ/Ⅲ胶原比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P<0.01。结论:STZ可能通过影响创面细胞增殖和创面胶原合成,从而导致创面愈合迟缓。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否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化学合成SmacN7细胞可穿透融合多肽,共沉淀实验观察SmacN7细胞穿透肽与胰腺癌Panc-1细胞内的XIAP的相互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macN7细胞穿透肽与顺铂、5-FU联用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MTT法检测SmacN7细胞穿透肽应用前后Panc-1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结果:SmacN7融合多肽能与内源性XIAP结合,明显下调Panc-1细胞XIAP表达水平,显著增强顺铂或5-FU诱导的Panc-1细胞凋亡,使其对顺铂、5-FU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降低1.98倍、2.62倍.结论:应用包含目的蛋白功能结构域的Smac合成肽能靶向下调胰腺癌Panc-1细胞XIAP表达,显著提高其化疗敏感性,为胰腺癌的生物治疗协同化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胆囊收缩素对孤束核中胃扩张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记录乌拉坦麻醉大鼠孤束核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胃扩张以及静脉注射CCK对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外周静脉注射CCK对孤束核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影响是多样的,既具有兴奋效应(9/14),也具有抑制效应(5/14)。但对于胃扩张诱发的孤束核神经元放电,不管是胃扩张兴奋性神经元还是胃扩张抑制性神经元,CCK均表现为抑制效应。结论:外周CCK可以影响孤束核内胃扩张相关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998.
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基因8个突变位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tRNALeu(UUR)基因及其相邻的ND1基因8个位点的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对1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7名健康对照的mtDNA的3243、3256、3290、3316、3394、3421、3426、3460和3593共9个已报道的突变位点同时进行筛选,并采用测序、反向斑点杂交和基因芯片进行方法学比较和确证,对检出的突变位点采用DNASTAR和Antherpro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检出3316(G→A)突变5例(2.9%),其中2例为多个位点突变:1例伴随3256(C→T)和3688(G→C),另1例伴随3606(A→G);3394(T→C)突变4例(2.3%),3593(T→C)、3290(T→C)和3618(T→C)突变各1例(0.6%);其中3606(A→G)、3618(T→C)和3688(G→C)为新突变位点,GenBank登录号为DQ092356;对照组只检出3316(G→A)突变1例(0.5%)。两组间仅3394(T→C)突变率差异显著(P<0.05)。以上8个突变位点的测序、反向斑点杂交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完全一致。3606(A→G)为Leu的无意义突变,3618(T→C)为Phe的无意义突变,3688(G→C)为有意义突变,Ala→Pro,导致ND1蛋白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结论:线粒体DNAND1基因3316(G→A)突变伴随3688(G→C)突变,3394(T→C)突变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患者女,12岁,因经期下腹胀痛,右侧为甚来我院检查。11岁月经初潮。超声检查:盆腔内可见两个子宫图像,呈蝶形,左、右侧子宫大小分别为3.7cm×2.8cm×3.6cm、4.4cm×2.0cm×3.2cm,子宫肌壁回声均质,于右侧宫颈处可见一7.5cm×4.7cm的囊性包块,内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光点,包块似与右侧子宫宫腔相延续(图1)。CDFI:囊性包块周边可见血流信号。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左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质,集合系统未见分离及局限性异常回声;右肾区未见肾脏图像,腹腔其他位置亦未见肾脏图像。超声提示:①双子宫;②盆腔囊性包块(右侧阴道闭锁可能);…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男,16岁,因右大腿疼痛1周入院.查体:体温正常 ,右大腿温度高、未见静脉怒张及肿块、肢体活动良好.实验检查:血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176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