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88篇
  免费   3285篇
  国内免费   1946篇
耳鼻咽喉   220篇
儿科学   659篇
妇产科学   163篇
基础医学   2148篇
口腔科学   543篇
临床医学   3874篇
内科学   2485篇
皮肤病学   407篇
神经病学   592篇
特种医学   1281篇
外科学   3094篇
综合类   9387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预防医学   3998篇
眼科学   308篇
药学   3867篇
  44篇
中国医学   3369篇
肿瘤学   1569篇
  2024年   162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1067篇
  2021年   1273篇
  2020年   1086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875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1231篇
  2014年   1648篇
  2013年   2054篇
  2012年   2949篇
  2011年   3229篇
  2010年   2884篇
  2009年   2629篇
  2008年   2759篇
  2007年   2615篇
  2006年   2318篇
  2005年   1863篇
  2004年   1297篇
  2003年   1084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812篇
  2000年   571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992.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紫癜性肾炎(diffuse endocapillary proliferative 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DEP-HSP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2006年1月—2021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44例DEP-HSPN和765例非DEP-HSPN患儿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809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中DEP-HSPN 44例(5.4%),平均年龄(8±3)岁,男29例(65.9%),女15例(34.1%)。与非DEP-HSPN组相比,DEP-HSPN组起病至肾活检时间短、呼吸道感染及肉眼血尿多见,多为肾病综合征型,24 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分级、镜下血尿分级、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水平高,而血浆白蛋白及补体C3水平低,病理分级重,IgA以系膜区+毛细血管襻沉积为主,改良后半定量评分系统活动性积分高(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患儿肾脏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P-HSPN患儿起病急,临床表现和病理分级重...  相似文献   
993.
背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 拮抗剂地佐辛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研究报道甚少,且没有公认的儿童用药参考剂量。 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儿童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用于儿童术后镇痛提供合适的参考剂量。 设计单中心RCT。 方法:纳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后直接转入PICU的患儿,手术时年龄>28 d,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Ⅳ级。按随机数字表法生成随机分组方案,装入密闭信封保存;由当班的PICU医生负责入组,由管床护士执行干预。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患儿在术后持续静脉泵入低剂量(D1组)、中剂量(D2组)或高剂量(D3组)地佐辛,对照组泵入舒芬太尼(SF组)或吗啡(M组),观察术后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未对结局指标观察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施盲。共同干预措施:入PICU后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予对症处理和咪达唑仑镇静。D1、D2、D3组分别予地佐辛20、30、40 μg·kg-1·h-1,SF组予舒芬太尼0.08 μg·kg-1·h-1,M组予吗啡20 μg·kg-1·h-1,均为静脉泵注。疼痛评分包括脸谱疼痛评分法(FPS)和CRIES评分法,镇静评分包括Ramsay评分法和舒适行为量表(Comfort B评分),均由PICU专科护士完成。 主要结局指标:术后1 h、4 h、8 h、12 h和24 h的镇痛/镇静满意度百分比。 结果:共152例CHD患儿入组,D1、D2、D3、SF和M组分别为30、30、31、31和30例,均完成设计的干预和观察。5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体外循环时间、危重症评分(PCIS)和术前ASA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FPS评分:D2组术后2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CRIES评分:D1、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4 h、24 h镇痛满意度高于M组;Ramsay评分: D2、D3组术后1 h、4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Comfort B评分: D1组术后4 h、12 h,D2组术后1 h、4 h,D3组术后1 h、4 h、12 h镇静满意度高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D组和SF组的镇痛/镇静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5组术后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1、D2组追加镇静/镇痛药物的比例低于M组和S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组观察到2例低血压及1例呼吸抑制。 结论:地佐辛应用于儿童CHD术后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与舒芬太尼效果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改良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肾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108例PCNL 患者分为俯卧位组52例和改良侧卧位组56例。检测两组患者在截石位、改变体位、改变体位30 min以及术毕4个时段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改变体位30 min及术毕时,两组患者的血压较截石位均下降(P<0.05),俯卧位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5);且俯卧位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改变体位30 min及术毕时段 较截石位下降且低于改良侧卧位组(P<0.05)。改良侧卧位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俯卧位组(P<0.05);改良侧卧位组结石清除率高于俯卧位组(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PCNL对肾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出血少及手术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应用CAR-T细胞治疗的27例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资料,随访日期截至2022年2月1日。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并统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2(1,56)个月,CAR-T细胞治疗总反应率为85.2%(23/27),完全缓解率为63.0%(17/27),部分缓解率为22.2%(6/27)。患者3年总存活率为(50.0±10.1)%,无进展存活率为(44.4±9.6)%。CAR-T细胞治疗后获完全缓解患者的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均优于未获完全缓解患者[总存活率分别为(66.9±12.7)%和(20.0±12.6)%,P=0.01;无进展存活率分别为(64.7±11.6)%和(10.0±9.5)%,P<0.01]。CD19单靶点和CD19/CD22双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患者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2.6%(25/27)的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88.9%(24/27)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Ⅲ~Ⅳ级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激活以及肺部或胃肠道感染等。未观察到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结论:CAR-T细胞治疗是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控。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及随访至1年时处于存活状态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为了探究埃及伊蚊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 DDC)基因在蚊卵发育过程中所发挥的功能。 方法 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DDC基因在埃及伊蚊中的时空表达谱,然后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埃及伊蚊成蚊DDC基因的表达,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卵抗干燥能力。结果 DDC基因在卵时期表达量高于其他发育时期幼虫,在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中,DDC基因在卵巢中转录本表达量水平约为胸部的5.35倍,是表皮和中肠的6.63倍和38.9倍。两个对照组间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无显著性差异(DEPC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为122个/只蚊和95.1%;dsGUS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分别为120个/只蚊和92.9%)。但实验组(dsDDC注射组)的产卵量(39个/只蚊)和孵化率(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9.68,P<0.01)。在低湿度条件下(室温26 ℃,0~5%湿度),0~10 min之内,对照组蚊卵壳结构和饱和度基本无变化,而dsDDC组蚊卵壳结构出现坍塌,卵饱和度明显下降;30 min之后,dsDDC组蚊卵已脱水干瘪,而对照组蚊卵仍保持较高的饱和度。结论 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初步推断DDC基因从埃及伊蚊卵的形成到发育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穿心莲内酯0,5,10,20,40和80 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伤口愈合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UCP2和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蛋白表达水平;乳酸试剂盒检测乳酸含量;JC-1染色后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穿心莲内酯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与0 μmol/L组相比,10,20,40 μmol/L组MDA-MB-23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5或P<0.01);UC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DH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内乳酸含量下降(P<0.05或P<0.01)。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的糖酵解和改变能量代谢的方式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其机制可能与UCP2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mibefradil对肥胖小鼠骨骼肌质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15只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on组,n=5)、高脂饮食组(HFD组,n=5)和高脂饮食+mibefradil干预组(HFD+Mibe组,n=5)。电子抓力仪测量小鼠前肢抓力,DXA分析小鼠后肢肌肉含量,GPO-PAP法测定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HE染色观察小鼠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噬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 与Con组相比,HFD组体质量增加,相对抓力、后肢肌肉比率降低(P<0.05),给予mibefradil干预后体质量减轻,相对抓力升高、后肢肌肉比率升高(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FD组平均肌纤维横截面积降低,给予mibefradil干预后平均肌纤维横截面积得到改善(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FD组和HFD+Mibe组的LC3多均匀分布于细胞浆,呈浅淡红色荧光;而在HFD组检测到不同程度的明亮斑点状红色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FD组LC3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AKT和mTOR的磷酸化表达降低,给予mibefradil干预后LC3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AKT和mTOR的磷酸化表达升高(P<0.05)。结论 给予mibefradil干预可以抵抗高脂诱导的体质量增加,改善肥胖小鼠的肌肉质量和功能,这可能与其改善脂代谢和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来抑制肥胖诱导的过度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MicroRNA-132(miR-13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在本医院行外周血管造瘘手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样本及周围正常血管样本各30例,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利用RT-qPCR验证miR-132在30例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miR-132的表达,继而通过流式细胞及激光共聚焦技术分析过表达miR-132的HUVEC内活性氧(ROS)、ROS与线粒体的定位关系、线粒体活性氧超氧化物(mtROS)、线粒体膜电位状态(MMP)以及线粒体膜转换孔通透性(mPTP)的功能变化;通过ELISA检测HUVEC内线粒体氧化还原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Ⅴ型)活性的状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血管样本(对照组)相比,miR-13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相比于正常HUVEC,脂质体转染的HUVEC内miR-132表达量显著上升(P<0.001),细胞内ROS明显增加(P<0.001),且大部分ROS与线粒体存在共定位关系;同时于正常HUVEC,miR-132过表达的HUVEC细胞内MMP下降(P<0.001)、mtROS升高(P<0.001)、线粒体活性氧mPTP更多开放(P< 0.001),继而引起线粒体氧化还原呼吸链应激障碍,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显著下调(P<0.001)、氧化蛋白NOX4显著增多(P< 0.001)。结论 MiR-132可通过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障碍-铁死亡进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有望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 19 个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KDMs)在膀胱癌多组学中的表达模式与潜在作用。方法 本研究使用UALCAN和GSCALite分析来自TCGA的膀胱癌样本的KDMs的转录表达和甲基化水平、体细胞变异多组学高通量测序数据。使用Kaplan Meier-Plotter和Assistant for clinical bioinformatics探讨KDMs的表达对BLCA样本的预后影响。利用Timer和GSCALite分析KDMs在膀胱癌中的免疫浸润和药物敏感性。结果 分析结果首先揭示了KDMs在膀胱癌多组学中的表达特征,并不是所有KDMs都具有一致的表达模式。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KDM1A/1B/2B/4A/4B/5B/5C的表达上调(P<0.05),而KDM3B/6B/7C的表达下调。甲基化水平差异分析显示KDM1A/3B/4A/4B/4C/5A/5B/5C/7B的甲基化水平下调,而KDM7C甲基化水平上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14个KDMs家族成员的转录水平与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其中KDM1A最显著。突变分析显示,KDM6A非同义突变频率最高,突变种类最多,且与其它KDMs 的非同义突变具有互补性。生存分析显示,KDM3A/4C/5D/6A/7B对BLCA患者总生存率具有保护性作用,而KDM3B/5B/5C对BLCA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具有危险性影响。综合预后模型证实KDM4C/6A/7B具有膀胱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其表达与BLCA患者免疫浸润呈正相关。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KDM2B/3B/4B/4C/5A与大多数抗癌药物呈负相关,而KDM2B/4B与6种抗癌药物呈正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KDMs基因家族在膀胱癌中的高突变互补性、过表达与低甲基化负相关性的特征,并与膀胱癌预后、免疫浸润和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