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040篇 |
免费 | 13651篇 |
国内免费 | 81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12篇 |
儿科学 | 2054篇 |
妇产科学 | 1088篇 |
基础医学 | 10051篇 |
口腔科学 | 2367篇 |
临床医学 | 17103篇 |
内科学 | 13660篇 |
皮肤病学 | 1439篇 |
神经病学 | 3797篇 |
特种医学 | 442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6篇 |
外科学 | 9110篇 |
综合类 | 30531篇 |
现状与发展 | 38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13381篇 |
眼科学 | 3010篇 |
药学 | 15734篇 |
217篇 | |
中国医学 | 11549篇 |
肿瘤学 | 72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31篇 |
2023年 | 2068篇 |
2022年 | 5144篇 |
2021年 | 6372篇 |
2020年 | 5515篇 |
2019年 | 3716篇 |
2018年 | 3756篇 |
2017年 | 4484篇 |
2016年 | 3554篇 |
2015年 | 5962篇 |
2014年 | 7511篇 |
2013年 | 8386篇 |
2012年 | 11617篇 |
2011年 | 12430篇 |
2010年 | 9820篇 |
2009年 | 8159篇 |
2008年 | 8697篇 |
2007年 | 8182篇 |
2006年 | 7463篇 |
2005年 | 5763篇 |
2004年 | 4066篇 |
2003年 | 3743篇 |
2002年 | 2854篇 |
2001年 | 2452篇 |
2000年 | 1735篇 |
1999年 | 1012篇 |
1998年 | 483篇 |
1997年 | 460篇 |
1996年 | 333篇 |
1995年 | 335篇 |
1994年 | 251篇 |
1993年 | 117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50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9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6篇 |
1970年 | 7篇 |
1964年 | 10篇 |
1957年 | 9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超高场强MR用于胆管炎诊断的MRI特征.方法 对8例胆管炎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感染性胆管炎2例,复发性化脓性胆管炎(recurrent pyogenic cholangitis,RPC)4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并发胆管炎2例.主要MRI所见:胆管形态的改变表现为狭窄与扩张;胆管壁的改变表现为增厚及强化;与胆管炎伴随的其它异常包括肝门血管鞘及邻近结构、胆管炎邻近的肝实质早期强化,肝实质小脓肿,胰腺形态及信号异常.结论 3.0T MR在胆管炎诊断中可获取更多的病理信息,其中,所反映出的病变区动脉过度灌注具有高敏感性,在胆管炎诊断中是有价值的MRI表现.肝胆胰的多序列高质量成像在相关疾病的鉴别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海水诱导的细胞死亡特点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海水与生理盐水按照不同比例稀释以及处理不同时间条件下,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株(endothelial cell of vessels,ECV)304细胞形态和生存改变,采用膜联蛋白Ⅴ-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碘化丙啶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观察ECV304细胞凋亡比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陈列芯片杂交分析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海水刺激早期,ECV304细胞脱水皱缩,随时间延长,细胞凋亡与坏死逐渐增多。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海水∶生理盐水=1∶1稀释不仅导致细胞坏死,还能够诱导细胞凋亡,两者比例相当。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陈列芯片杂交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凋亡相关基因[半胱天冬酶-6、脂肪酸合成酶配体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样蛋白1(BCL-2 like 1,BCL-2L1)]RNA水平发生明显改变。结论海水可以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诱导的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为降低辐射剂量,探讨淋巴瘤化疗后采用受侵区域PET-CT扫描评价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化疗前、后均行全身PET-CT扫描的淋巴瘤初诊患者。将化疗前PET-CT所示的淋巴瘤侵犯范围定义为受侵区域,化疗后假设采用受侵区域PET-CT扫描,比较其与全身PET-CT扫描在疗效评价方面的差异。对全身和受侵区域PET-CT扫描疗效评价结果一致者,比较其有效剂量和扫描时间的差异。结果 在评价淋巴瘤化疗后疗效方面,全身PET-CT扫描示37例达到完全缓解(CR)、13例部分缓解(PR)、3例进展(PD),受侵区域PET-CT示37例达到CR、14例PR、2例PD。37例CR者全身和受侵区域PET-CT扫描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5.0±1.7)和(12.0±2.5)mSv(Z=-5.307,P<0.05)、扫描时间分别为(19.5±2.6)与(11.3±4.4)s(Z=-5.324,P<0.05)。结论 化疗后达到CR者行受侵区域PET-CT扫描,其疗效与全身PET-CT扫描相同,减少了PET-CT扫描的有效剂量和时间。化疗后PR或PD者受侵区域PET-CT扫描的疗效评价结果与全身扫描不同,应行全身PET-CT扫描评价化疗后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评价改良国产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后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3月接受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196 例患者,前94例为A组(对照组),采用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后102例为B组(观察组),采用改良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观察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止血成功率.结果 A组出现穿刺部位并发症26例,B组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7%(26/94)、3.9%(4/102),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止血成功率A、B两组分别为(2.36 ± 1.7)min、(8.3 ± 1.9)h、96.8%和(2.21 ± 1.8)min、(8.1 ± 1.7)h、9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改良国产YM-GU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可明显降低穿刺部位并发症,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止血成功率两者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重氮化反应法测定血浆标本亚硝酸盐含量表示NO浓度。结果:①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②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O浓度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病程及分期无关;③Ca^2+拮抗剂佩尔地平有效降血压治疗后,高血压病患者血浆NO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血浆NO浓度降低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降低程度与血压增高程度直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单纯颅脑损伤病人AIS-90评定与GCS分值的关系,对其中不符合的原因予以探讨,并提出改进设想。方法选择单纯颅脑损伤病人168例(其中施行开颅血肿清除术49例),入院时均行CT检查,伤情分别采用AIS和CCS评定比较。结果AIS5与颅脑损伤GC5>8分不符合的12例主要是单纯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且中线移位均< 5mm。若将 AIS 5血肿> 50mm、中线结构移位≤ 5mm列入 AIS 4,而>5mm仍列入AIS5,本组颅脑损伤符合率将由69.2%上升到90%。GCS 13~15分的AIS 3~4有83例,两者评定的符合率仅为21.7%。结论AIS以解剖为基础;GCS依临床作判断,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仍为探索课题。随AIS进一步合理调配各部位所占的评分数值,增加临床内容,可使评分的准确性更高,并随计算机的推广而简化。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分离和鉴定我国流行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毒株,研究我国HIV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周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共培养的方法分离HIV,用观察细胞病变、检测P24抗原和前病毒DNA的方法监测病毒生长的情况。结果:在建立共培养的第12天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主要表面为大泡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接种第9天细胞培养上清液的P24抗原由阴性转为阳性,并且浓度迅速增加,接种第12天浓度即达到1780pg/ml,第14天达到峰值,为2320pg/ml。但该株病毒的PBMC培养上清液转种于MT4细胞后,培养上清液P24抗原和前病毒DNA始终为阴性且不出现细胞病变。结论:用PBMC共培养的方 相似文献
999.
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95- 07~1999- 02,经EB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7 例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EBCT、超声心动图结果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7个病例,男性4例(57.1% ),女性3例(42.9% ),年龄从5个月至42岁,平均21.6岁。所有病例同时行单层增强和电影序列。结果:7例心脏非粘液性良性肿瘤,包括2例浸润性脂肪瘤,2 例纤维瘤,1例横纹肌瘤,1例淋巴管瘤,1 例间皮瘤,EBCT不但能够明确肿瘤的位置、附着、大小、范围、运动,而且以优良的密度分辨率,在6个病例显示肿瘤病理学特征,提示正确的病理学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7% ;2 个病例术后提示肺不张与胸腔积液。同组病例中,超声心动图无1例做出正确组织病理学定性。结论:EBCT具有优良的时间、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在对超声心动图难以准确定性的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诊断中具一定优势,同时可展示邻近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螺旋CT泌尿系统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螺旋 CT泌尿系统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6 5 %安其格纳芬 80~ 10 0 ml静脉缓慢注射 ,延迟 8~ 10 min后行螺旋 CT容积扫描 ,将轴位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进行编辑及重建 ,可以显示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整个泌尿系立体影像。结果 :检查 35例 ,发现肾癌 1例 ,肾盂癌 1例 ,肾转移瘤 1例 ,输尿管良性狭窄 4例 ,输尿管结石 2例 ,膀胱癌 4例 ,正常 2 2例。提供了良好的肾脏形态和尿路解剖结构 ,诊断敏感性达 10 0 %。与轴位图像结合 ,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之处。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和程度 ,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结论 :螺旋 CT泌尿系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技术 ,可提供高分辨尿路图像。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伤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