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251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科学   199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11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2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3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4篇
  1968年   4篇
  1958年   5篇
  193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反复喘息患儿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2013年住院治疗的反复喘息患儿316例,按照是否进行家庭雾化规范治疗分为家庭雾化吸入组和非家庭雾化吸入组。观察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反复喘息患儿,能否降低再次住院率、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使用率。结果家庭雾化吸入组198例,随访1年当中其再次住院率为20.2%,门急诊就诊率为66.6%,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16.6%,应用抗生素65.6%,有症状天数14±5.2天,明显低于非家庭雾化吸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一年的医疗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可降低反复喘息患儿再次住院率、门急诊就诊率、有症状天数及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次数而一年的医疗费用无增加。  相似文献   
62.
63.
尚千涵  高其媛  杨婷  梁健  王乐  洒威  王玛丽  申智清  李忠虎 《中草药》2021,52(18):5782-5788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是子囊菌亚门的一种大型药食两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羊肚菌属物种的栖息地破碎和片段化,加上消费者对羊肚菌美食的喜爱,过渡采挖造成羊肚菌属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因此,急需对羊肚菌属物种资源进行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是保护生物学的重要内容,遗传多样性关系到一个物种或类群的进化潜力和未来命运。生物基因组和进化的研究能够辅助挖掘物种深层次的优异基因资源,有利于从本质上对物种进行科学保护。从羊肚菌属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家系关系以及基因组进化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羊肚菌属资源的科学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4.
癌性疼痛是肿瘤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癌性疼痛,改善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WHO调查认为:进展期癌症和终末期癌症病人约75%~90%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经过治疗90%的癌性疼痛可缓解。单纯运用西医的三阶梯镇痛疗法会导致病人药物成瘾性及较大的毒副作用;而单纯运用中医药疗法止痛效果不甚显著。因此,将中西医疗法结合运用到治疗癌性疼痛上,将成为今后癌症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尤其近年来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辨病辨证相结合,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方法,对癌性疼痛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满意的进展。  相似文献   
65.
丁香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丁香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反相硅胶柱色谱、反相制备薄层色谱、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丁香干燥花蕾的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2),槲皮素-3-O-葡萄糖苷(3),丁香酚-β-芸香糖苷(4),杨梅酮(5)。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6.
川芎嗪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撒亚莲  李海标 《解剖学报》2003,34(5):514-517
目的用川芎嗪(ligustrazin hydrochloride)在体外定向诱导SD青年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r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用低糖D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选用第5代后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诱导分化。用10μg/LbFcF预诱导24h,更换成含川芎嗪的无血清培养基DMEM诱导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定神经丝蛋白(NF—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微管联合蛋白-2(MAP-2)、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第5代间质干细胞形态达到均一,呈梭形。用川芎嗪诱导15min到3h,间质干细胞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突起形似神经元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F-M、NSE、nestin、MAP-2和GAP-43表达阳性,而GFAP阴性。对照组上述染色均为阴性。结论川芎嗪可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研究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规律。方法 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选取近15年有关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文献,以临床研究、疗效观察、现代对比实验研究为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探讨腹针的选穴规律。结果 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主要取任脉、肾经、胃经及脾经上的穴位及腹部新穴,使用频率依次为55.70%、15.44%、14.09%、2.68%、12.08%;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选用的标志性穴位组合规律:主要有引气归元、腹四关、天地针、调脾气,其使用频率依次为48.48%、27.27%、12.12%、12.12%。结论 合理运用腹针,遵循其选穴规律,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69.
Certain sounds, such as fingernails screeching down a chalkboard, have a strong association with somatosensory percept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nfluences of audition on somatosensory perception, three experiments measured how task-irrelevant auditory stimuli alter detection rates for near-threshold somatosensory stimuli. In Experiment 1, we showed that a simultaneous auditory stimulus increases sensitivity, but not response biases, to the detection of an electrical cutaneous stimulus delivered to the hand. Experiment 2 demonstrated that this enhancement of somatosensory perception is spatially specific—only monaural sounds on the same side increased detection. Experiment 3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s of audition on touch are also frequency dependent—only sounds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as the vibrotactile frequency enhanced tactile detec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uditory information influences touch perception in highly systematic ways and suggest that similar coding mechanisms may underlie 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from these different sensory modalities.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