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35篇 |
免费 | 3420篇 |
国内免费 | 212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4篇 |
儿科学 | 577篇 |
妇产科学 | 179篇 |
基础医学 | 1898篇 |
口腔科学 | 795篇 |
临床医学 | 3979篇 |
内科学 | 2515篇 |
皮肤病学 | 245篇 |
神经病学 | 714篇 |
特种医学 | 1290篇 |
外科学 | 3113篇 |
综合类 | 8790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3817篇 |
眼科学 | 313篇 |
药学 | 4058篇 |
54篇 | |
中国医学 | 3391篇 |
肿瘤学 | 12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513篇 |
2023年 | 582篇 |
2022年 | 1149篇 |
2021年 | 1320篇 |
2020年 | 1202篇 |
2019年 | 608篇 |
2018年 | 641篇 |
2017年 | 917篇 |
2016年 | 770篇 |
2015年 | 1266篇 |
2014年 | 1594篇 |
2013年 | 2074篇 |
2012年 | 2962篇 |
2011年 | 3081篇 |
2010年 | 2750篇 |
2009年 | 2505篇 |
2008年 | 2536篇 |
2007年 | 2400篇 |
2006年 | 2220篇 |
2005年 | 1587篇 |
2004年 | 1199篇 |
2003年 | 997篇 |
2002年 | 742篇 |
2001年 | 739篇 |
2000年 | 527篇 |
1999年 | 152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医-护-患一体化护理管理。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睡眠质量、运动耐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值(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的最大行走距离(6MWT)、运动耐力值(VO2max)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LI)评分、卡氏评分(KP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医-护-患一体化服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睡眠质量、运动耐力,促进患者院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野艾叶中桉油精的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野艾叶中桉油精的含量。色谱柱为安捷伦DB-5毛细管柱(30.00 m×0.32 mm,0.25μm),载气为99.99%高纯氮气,流速0.6 m L/min;氢气流量30 m L/min,空气流量350 m L/min,分流进样,分流比5∶1,进样量1μL;进样口温度23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以每分钟5℃升至210℃,保持5 min。结果桉油精回归方程为Y=3471.49X+13 424.5(r=0.9998),线性范围为33.02~412.70μg/m 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7%; 10份样品中,桉油精含量最高0.060%、最低0.020%。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经方法学验证,本法可用于野艾叶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建议修订野艾叶质量标准时,将桉油精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腹募穴对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观察其对患儿肺功能、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12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所有患儿治疗前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每次1/3袋,每天3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背俞穴、腹募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血清免疫指标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6.79%,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T淋巴细胞亚群和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表明两种疗法均能提高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4~+、CD_4~+/CD_8~+升高,CD_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能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提高患儿肺功能;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说明针刺俞募穴+玉屏风颗粒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优于单独玉屏风颗粒治疗。结论:针刺俞募穴辅助治疗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绝经前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与瘦素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与瘦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从绝经前后、绝经后有无接受激素替代治疗 ( HRT)及绝经前有无应用避孕药 3个方面进行横断面研究。共收集 92例绝经前、后妇女的临床资料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激素及瘦素水平 ,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绝经前、后 ,绝经后有无接受 HRT,绝经前有无避孕药应用史组间瘦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绝经前后血清瘦素水平同雌激素无直接关联 ,绝经后妇女接受短期 HRT对瘦素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7.
中隔软骨移植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综合矫治的理想方法。方法 对移位的组织进行完全游离后复位,然后切除偏斜的中隔软骨,矫正中隔及鼻小柱基底偏斜畸形,同时利用切取的中隔软骨移植行鼻唇畸形的综合矫治。结果 1994-1999年共矫治32例,随诊1-3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鼻中隔的切除和移植,有效地矫正了中隔偏斜畸形和鼻部下段畸形。移位解剖结构的完全游离及复位是单侧唇裂继发畸形修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8.
109.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与突出类型及纤维环完整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病例选择条件:均为下腰椎单节段突出,侧突型(单侧坐骨神经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随访6~14年,平均8.5年。根据术中所见椎间盘突出的髓核形态及纤维环破损大小,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术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椎间盘髓核突出较大、纤维环破损较小者,术后疗效佳,复发率低;反之,髓核突出较小或纤维环破损大者,术后疗效差,复发率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与椎间盘突出类型及纤维环的完整性有密切的联系。对临床症状较轻、间盘突出较小且突出物基底较宽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开放式手术。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除应注意保持脊柱骨性结构的稳定性,还应尽量避免过多地破坏椎间盘纤维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0.
自杀基因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结肠癌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联合化疗药物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重组腺病毒AdCMVCD为载体转移CD基因,在体外研究病毒感染对顺铂(CDDP)、丝裂霉素(MMC)敏感性的影响,化疗药物对AdCMVCD/5-FC直接杀伤作用及“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结果 病毒感染并不影响Lovo细胞对CDDP、MMC的敏感性;低剂量CDDP、MMC即可明显增强AdDMVCD/5-FC系统的直接杀瘤作用,5-FC的IC50明显降低(P<0.05),并且增强AdCMVCD/5-FC系统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化疗药物可以增强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自杀基因和化疗药物有望联合应用于结肠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