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2篇 |
免费 | 931篇 |
国内免费 | 4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篇 |
儿科学 | 91篇 |
妇产科学 | 105篇 |
基础医学 | 777篇 |
口腔科学 | 113篇 |
临床医学 | 987篇 |
内科学 | 1143篇 |
皮肤病学 | 66篇 |
神经病学 | 269篇 |
特种医学 | 38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44篇 |
综合类 | 1560篇 |
一般理论 | 4篇 |
预防医学 | 742篇 |
眼科学 | 176篇 |
药学 | 842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702篇 |
肿瘤学 | 5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73篇 |
2022年 | 467篇 |
2021年 | 543篇 |
2020年 | 414篇 |
2019年 | 299篇 |
2018年 | 338篇 |
2017年 | 313篇 |
2016年 | 266篇 |
2015年 | 388篇 |
2014年 | 463篇 |
2013年 | 461篇 |
2012年 | 648篇 |
2011年 | 626篇 |
2010年 | 403篇 |
2009年 | 349篇 |
2008年 | 411篇 |
2007年 | 428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298篇 |
2004年 | 205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166篇 |
2001年 | 134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7篇 |
1976年 | 9篇 |
1841年 | 7篇 |
1840年 | 13篇 |
1838年 | 8篇 |
1830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克氏针张力带、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及鹰嘴解剖钢板固定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3种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选择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个自愿捐献的新鲜成人尸体肘关节标本,均为男性;年龄26~43岁,平均34.8岁。于尺骨上段及尺骨鹰嘴分别截骨制作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模型。每个标本分别采用克氏针张力带(A组)、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B组)及鹰嘴解剖钢板(C组)3种方式对骨折端固定。采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采用骨折端压缩位移为2 mm时所加的载荷值进行评价。结果实验过程中未出现克氏针退出、钢板螺钉断裂、标本破坏,标本与夹具固定无松动。3组标本均表现为位移随载荷增加而逐渐增长,但B、C组的载荷-位移曲线斜率明显高于A组。当骨折端压缩位移为2 mm时,A、B、C组的所加载荷值分别为(218.6±66.9)、(560.3±116.1)、(577.2±137.6)N,B、C组所加载荷值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5,P=0.763)。结论尺骨上段合并鹰嘴骨折多为不稳定骨折,重建钢板联合张力带、鹰嘴解剖钢板固定均能满足要求,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不够牢固,临床上应避免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照分析由甲状腺中间人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新人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微创中心采用甲状腺中间人路完成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192例(腔镜组)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240例(开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12.5±42.7)min,明显长于开放组(52.6±3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腔镜组术后第1天的引流量为(192.5±45.2)ml,明显多于开放组(44.0±28.7)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甲状腺中间入路新手术径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相继报道了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因多脏器损害而救治无效死亡。早些年曾经认为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所致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后在一些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的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疾病现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我院近年来收治了6例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为提高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现将其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华南地区多发性硬化(MS)诊断和治疗现状,为我国MS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1年至2019年3月出院第一诊断MS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儿童组(<14岁)及成人组(≥14岁),从流行病学、症状学、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例患者入组;男女比1∶1.67,发病年龄中位数26岁,复发缓解型占65.9%。首发症状肢体无力130例(43.9%)、感觉障碍118例(39.9%)、视力障碍55例(18.6%),成人与儿童组感觉障碍(114vs.4,Z=-2.155,P=0.031)与发作性症状(4vs.3,Z=-3.610,P=0.000)有统计学差异;复发症状方面,总复发次数712次,其中肢体无力380次(53.4%),感觉障碍265次(37.2%),视力障碍134次(18.8%),成人组与儿童组在运动、感觉、视力、其它眼部症状及发作性症状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脑脊液寡克隆带(OCB)阳性率45.5%,MOG抗体阳性率16.7%。MRI显示脑室旁T2病灶≥9患者57.4%,皮质与近皮质病灶28.1%,幕下病灶0.3%,视神经病灶63.2%,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既往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使用率79.7%),β干扰素(15.9%),硫唑嘌呤(13.9%);目前正在使用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15.5%),利妥昔单抗(9.1%),硫唑嘌呤(8.1%),特立氟胺(8.1%)。【结论】MS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等信息与亚洲既往文献报道相似。治疗方面,新型疾病修饰治疗(DMT)药物使用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COVID-19疑似病房护理人员的压力状况,为缓解临床护理人员的压力提供参照。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于2020 年2月2日至2020 年3月2日,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8 名COVID-19疑似病房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疑似病房护理人员的压力可归纳出三个主题: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利用度减少,负性情绪难以排解。其中工作压力包含3 个次主题:负荷重、社会期待高、职业暴露。结论:COVID-19疑似病房护理人员存在多方面的工作压力,应加强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管理,做好COVID-19相关知识宣传,及时更新防护措施及知识,加强人文关怀,缓解护理人员压力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1、0.2、0.3、0.4、0.5、0.6、0.7、0.8和1.0 mmol·L-1)H2O2诱导HepG2细胞损伤。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损伤组、人参皂苷对照组和人参皂苷保护组。10、20和40μmol·L-1人参皂苷RH1、F1、RD、RO和RE分别孵育细胞3 h,H2O2损伤2 h,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CAA法检测细胞抗氧化活性,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WST-1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H2O2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 mmol·L-1。与损伤组比较,10、20和40μmol·L-1人参皂苷RH1、F1、RD、RO和RE预处理后,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人参皂苷F1保护组细胞存活率升高最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10、20和40μmol·L-1人参皂苷RH1、F1、RD、RO和RE保护组HepG2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F1的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15.82±0.82)μmol·L-1,CAA当量为(1 275.20±33.90)μmol TE/100 μmol·L-1人参皂苷F1。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损伤组比较,人参皂苷F1保护组细胞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皂苷F1通过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细胞中ROS水平,提高细胞SOD活性对H2O2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钼靶摄影(MG)中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含簇状钙化灶乳腺病变患者MRI及MG影像学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计算MRI动态增强与MG联合诊断乳腺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效能。结果MG诊断共有恶性病灶35个,良性病灶51个,MG联合MRI共诊断出恶性病灶38个,良性病灶48个,两种检测方法恶性病灶检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联合MRI对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诊断灵敏度94.59%,特异度93.88%,准确度94.19%,阳性预测值92.11%,阴性预测值95.83%高于单独MG检测灵敏度72.97%,特异度83.67%,准确度79.07%,阳性预测值77.14%,阴性预测值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钼靶摄影中含簇状钙化灶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的MG检测。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慈姑多糖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制造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联用小鼠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筛选慈姑多糖肝损伤体内保护最佳剂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小鼠肝细胞中Bax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NH/RFP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形态明显改变,小鼠肝细胞中Bax、Bcl-2的表达上升,Bcl-2/Bax减小(P<0.05);与模型组相比,慈姑多糖各剂量均能减轻INH/RFP所致小鼠肝组织病变,高剂量组改善最明显,作为最佳剂量进行后续实验;小鼠肝细胞中高剂量慈姑多糖组Bax表达下降,Bcl-2的表达上升,Bcl-2/Bax增大(P<0.05)。结论慈姑多糖可以对抗INH/RFP联用致肝损伤,可能与抑制Bax的表达并提高Bcl-2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