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2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517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631篇
内科学   618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88篇
综合类   70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144篇
药学   421篇
  7篇
中国医学   324篇
肿瘤学   3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61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骨宝口服液联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密盖息注射液)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骨宝口服液和密盖息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密盖息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0%(57/60)]高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值均有所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宝口服液联合密盖息注射液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较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92.
苑彩云  苏峰  刘加宁  唐春丽 《安徽医药》2021,25(10):2105-2109
目的 探讨枳术颗粒联合叶酸对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10毫克/次,3次/天,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枳术颗粒治疗,6克/次,3次/天,治疗2周.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胃泌素与胃蛋白酶原(PG)含量、Hp清除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6.96%)高于对照组(67.39%)(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胃痛、胃中嘈杂、胃脘胀满、嗳气反酸、乏力)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炎症、病变活动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含量均降低(P<0.05),血清胃泌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含量均升高(P<0.05).观察组的Hp清除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枳术颗粒和叶酸联合治疗,可以增强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变程度,降低炎症水平,调节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表达,提高Hp清除率,具有较好的药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房定亚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医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业医近50年,擅治心、肾和风湿性疾病。房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经验以分期、定位为原则,以活血化瘀、补气血、益肝肾为主要治法,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推崇专病专方、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论治的思维方法。文章以早、中、晚三期为纲,分别阐述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方剂加减、典型病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94.
中药配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激光治疗脾虚气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90例(161只眼)脾虚气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107只眼)和对照组30例(54只眼)。治疗组用激光光凝治疗并加服中药,对照组仅用激光光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全身症状及眼底出血、渗出、水肿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比单纯激光光凝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检测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微孔板TTC法,以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无水乙醇、75%乙醇、水)提取物为实验药物,选用临床分离鉴定的,耐药现象较普遍的11种常见致病菌株为供试菌,检测实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实验所用6种药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等11种供试菌种,表现出了较为普遍的抑菌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结论: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药物表现出了较高的抗菌效能,连翘-4味汤散做为传统方剂,具有一定的药剂学和药理学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S Rb1)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长及干预长春新碱(VCR)抑制小鼠BMSCs增殖的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GS Rb1(1.0、5.0、10.0、15.0μg/ml)诱导BMSCs增殖组,VCR(2.5、5.0、10.0、15.0μg/ml)抑制BM-SCs增殖组,GS Rb1干预VCR抑制BMSCs增殖组,应用MTT法测定BMSCs增殖。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S Rb1 1.0~10.0μg/ml随浓度升高其促进BMSCs增殖也增加,GS Rb1为10.0μg/ml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CR 2.5~15.0μg/ml随浓度的升高抑制BMSCs增殖也增强,VCR 5.0~15.0μg/ml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GS Rb1 1.0~15μg/ml各组与VCR 5.0~15.0μg/ml各组比较,以及GS Rb1 10.0μg/ml组与VCR 2.5μg/ml组比较其BMSCs增殖显著增加(P均<0.05)。②GS Rb1 5.0μg/ml、10.0μg/ml1、5.0μg/ml分别与VCR 5.0μg/ml培养,其能显著干预VCR对BMSCs增殖的抑制(P均<0.05)。结论:长春新碱明显抑制骨髓基质细胞生长;人参皂苷Rb1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生长且具有干预长春新碱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桂皮醛对发热大鼠下丘脑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其时下丘脑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对蛋白质进行分离,以模型组作为参考胶进行匹配。结果:口服给予桂皮醛后时发热大鼠有解热作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显示桂皮醛组与模型组匹配率为86%,多个蛋白质点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桂皮醛时酵母致热大鼠有解热作用,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可能参与了解热过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Vβ基因谱系变化及克隆性增殖情况。方法 1例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cGVHD的患者接受MSC治疗,分别于第1次输注MSC后第1、5天及第2次输注MSC后第1、10、20天采集外周血,同时将输注的MSC作为对照,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单个核细胞中24个TCR Vβ基因的互补决定区3(CDR3),PCR 产物经荧光标记和基因扫描分析CDR3长度,从而确定T细胞的克隆性。结果 患者输注的MSC不表达全部TCR Vβ亚家族,第1次输注MSC后第1天也未发现TCR Vβ亚家族的表达,随后的时间点分别出现了3、10、14、10个Vβ亚家族的克隆增殖T细胞,增殖形式以寡克隆、多克隆为主;临床判断cGVHD表现减轻。结论 MSC对allo-HSCT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并能减轻cGVHD效应;TCR Vβ亚家族谱系分析提示有部分优势表达。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SEER数据库中被确诊为ATC的405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对年龄、种族、性别、原发灶最大径、原发灶数量、甲状腺外组织侵犯、食管侵犯、气管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A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405例ATC患者中,发生肺转移107例,未发生肺转移29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4 cm、甲状腺外组织侵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是预测发生肺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4 cm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是A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灶最大径>4 cm、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ATC患者极易发生肺转移,因此,一定要认真参考病理结果,若发现存在以上肺转移危险因素,则积极采取多模式治疗方案,并缩短随访时间,行相关检查(如胸部CT扫描、PET-CT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