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3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572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480篇
预防医学   20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44篇
  2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评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鉴别急性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VKH)和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R)的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急性VKH和急性CSCR病例,所有病例均接受详细的病史采集以及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散瞳眼底检查、频域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运用频域OCT(SD-OCT)的5线光栅扫描和黄斑三维扫描进行SD-OCT黄斑区扫描,计算各种OCT形态特征对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 入选急性VKH患者40例(40眼),急性CSCR患者32例(32眼);急性VKH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急性CSCR组差(P<0.001);急性VKH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771.6±419.2) μm,而急性CSCR组为(451.7±157.9)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所有患者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而膜样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皱褶和内界膜波浪样改变仅见于急性VKH组,它们对鉴别急性CSCR的敏感性分别是85.0%、62.5%和55.0%,膜样结构对鉴别两种疾病的敏感性最高,且其特异性为100.0%,假阳性率(误诊率)为0,假阴性率(漏诊率)为15.0%.结论 SD-OCT可以有效区分急性VKH和急性CSCR,膜样结构是鉴别两者敏感性最高的OCT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脾脏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大患者16例设为A组;脾脏结节或肿块患者19例为B组,其中脾脏淋巴瘤6例为B1组,白血病脾浸润患者5例为B2组,脾脏转移瘤8例为B3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正常脾脏组织和脾脏疾病的血流灌注特点,分析CT灌注成像的检出率,并比较各组脾脏肿块患者的血流灌注参数。结果 A组门脉和脾脏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脾脏肿块患者TIP、MTT明显高于对照组,BF、PEI、BV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脾脏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恶性肿瘤患者感染的诊断和预后指导的价值,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在肿瘤科接受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根据患者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56例(细菌感染46例、非细菌感染10例)和未感染组2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RP和PCT水平;将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通过检测PCT和CRP变化制定优化抗菌药物方案,比较两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费用及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T和CRP水平感染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细菌感染患者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费用及二重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2.5)d、(1.6±0.1)万元及4.3%、8.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5.5)d、(0.9±0.1)万元及21.7%、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对肿瘤患者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鉴别是否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价值,且可以作为抗菌药物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饮用水有机提取物对大鼠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s)活性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基因m 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肝脏损伤中作用。[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水样中有机污染物,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低、中、高3个染毒组(剂量分别为每天5、20、80 L/kg·bw),进行经口灌胃染毒12周。分光光度法检测GSTs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GSTA1基因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各指标。[结果](1)大鼠肝脏GSTs酶活性:与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及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50.66±5.62)U/mg蛋白]和高剂量组[(39.80±12.95)U/mg蛋白]的GSTs酶活性升高(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GSTs的酶活性则明显降低(P<0.05)。(2)GSTA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中、高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及低剂量组(P<0.05);而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GSTA1的m 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GSTA1蛋白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空白对照、溶剂对照及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GSTA1的蛋白表达则下降(P<0.05)。(3)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胆碱酯酶(CHE)在中、高剂量染毒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则仅在高剂量组升高(P<0.05)。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在高剂量组下降(P<0.05)。GSTA1蛋白表达、GSTs活性与染毒大鼠肝脏CHE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490 5,r=0.685 2;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饮用水有机提取物较高剂量染毒可上调大鼠肝脏GSTA1的m 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调控GSTs活性改变,从而导致大鼠肝细胞对毒物的易感性增强,肝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35.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甲状腺动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栓塞犬甲状腺动脉的效果。结果提示PLE栓塞甲状腺效果良好,反应较轻,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甲亢栓塞剂。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抗-CD47单克隆抗体对输血前检测试验的干扰及处理措施。方法收集1名接受抗-CD47单克隆抗体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受试者标本,进行ABO和Rh血型抗原鉴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试验,交叉配血试验;收集多人份O型献血者血小板制备成压积血小板,与受试者血浆进行吸收试验;收集Rh抗原分型分别为CCDee、ccDEE和ccdee的O型红细胞各1人份,分别与受试者血浆进行吸收试验;使用缺乏IgG4的抗球蛋白试剂Gamma-clone进行抗体筛选与交叉配血试验,使用Immucor Capture-R固相凝集试剂盒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结果受试者直接抗球蛋白为阳性,游离抗体筛选和鉴定试验在所有介质中均为阳性(3+~4+);血浆与红细胞多次吸收后,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为阴性;与多次血小板吸收后,抗体筛选和抗体鉴定仍为阳性;使用Gamma-clone抗球试剂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配血试验,结果均为阴性;Immucor Capture-R固相凝集试剂盒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抗-CD47单克隆抗体可干扰输血前检测及交叉配血,使用缺乏检测IgG4的抗球蛋白试剂Gamma-clone和Immucor capture-R固相凝集法可较好去除抗-CD47干扰。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在TNF-α刺激下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对CD3+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获取20-30岁患者的健康离体牙8例,分离培养获得PDLSCs;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获取20-30岁健康患者的CD3+T细胞;PDLSCs与CD3+T细胞共培养,PDLSCs加炎症因子(TNFα 10ng/mL)与CD3+T细胞共培养,PDLSCs与CD3+T细胞比例分别为1∶10、1∶20、1∶50、1∶100,共培养时间为48h;共培养48h后分别提取不同组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检测凋亡、炎症及增殖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两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随共培养组PDLSCs比例的降低,正常共培养组CD3+T细胞caspase3/8、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在1∶50时趋于稳定;随共培养组PDLSCs比例的降低,炎症因子共培养组CD3+T细胞caspase3/8、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在1∶20时趋于稳定.当PDLSCs与CD3+T细胞比例分别为1∶20时H-PDLSCs(Healthy-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I-PDLSCs(Inflammatory-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对CD3+T细胞CCND-1基因有显著抑制作用,H-PDLSCs对CD3+T细胞CCND-1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结论:在恰当的比例时,正常及炎症PDLSCs对CD3+T细胞的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均有抑制作用,在PDLSCs与CD3+T细胞比例1∶20时,可能是由于炎症因子的存在增强了其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肾上腺不典型嗜铬细胞瘤与皮质癌的MSCT表现,寻找两者在MSCT方面有意义的鉴别点,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后病理证实,具有完整MSCT检查及术后病理资料的不典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9例,肾上腺皮质癌13例,探讨两者鉴别点。结果不典型PHEO表面多呈浅分叶状,ACC则呈不规则深分叶为主。不典型PHEO边缘多清楚,ACC病灶长径5cm时边缘多清楚,长径5cm时边缘模糊。ACC出现出血、钙化、囊变坏死的可能性高于不典型PHEO。ACC以中央钙化及中央星形坏死囊变为主,不典型PHEO以边缘钙化及病灶边缘不规则坏死囊变为主。动态增强扫描不典型PHEO呈动脉期明显强化,ACC则呈轻-中度强化。ACC有实性部分丝络样强化、坏死区壁结节强化等特征形态。不典型PHEO可呈环状强化与ACC鉴别,但不具特征。结论 MSCT对肾上腺不典型嗜铬细胞瘤与皮质癌鉴别诊断有一定程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微创固定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固定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且随访达2年以上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5~64岁,平均36岁;交通事故伤23例,重物压伤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髋臼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6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8例,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1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拔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术中共植入空心螺钉89枚,其中髋臼8枚,股骨颈18枚,骶髂关节33枚,耻骨联合及耻骨支30枚。每枚螺钉植入时间11~38 min,平均20 min;术中出血10~50 m L,平均20 m L。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示骨折均获良好复位,螺钉无错误植入。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33个月,平均29.6个月。患者于术后6~12周,平均8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地步行、单足站立、下蹲等功能恢复良好,均回归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固定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输血、无需使用抗生素、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作为特殊类型的极外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临床表现独特性及其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及致病机理,进一步总结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10年PLLDH病例资料58例,通过归纳分析该病的症状特点及原因,评价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手术效果,总结致病相关因素及防治策略。结果 FLLDH主要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具有根性症状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低、病史短等特点,多数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结论 FLLDH做为一种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早期预防,MRI技术有助提高确诊率,经侧后路植骨融合患者手术后腰椎失稳、腰部疼痛的情况明显少于单纯髓核摘除减压,2种手术均是快速缓解下肢根性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