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78篇
  免费   10168篇
  国内免费   4825篇
耳鼻咽喉   910篇
儿科学   1489篇
妇产科学   757篇
基础医学   4868篇
口腔科学   1956篇
临床医学   11414篇
内科学   8614篇
皮肤病学   1154篇
神经病学   2329篇
特种医学   3695篇
外科学   7519篇
综合类   21514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预防医学   11576篇
眼科学   1012篇
药学   8970篇
  119篇
中国医学   8416篇
肿瘤学   4346篇
  2024年   487篇
  2023年   1420篇
  2022年   2753篇
  2021年   3523篇
  2020年   3233篇
  2019年   1688篇
  2018年   2182篇
  2017年   2750篇
  2016年   2246篇
  2015年   3803篇
  2014年   4691篇
  2013年   6075篇
  2012年   7477篇
  2011年   7802篇
  2010年   7272篇
  2009年   6656篇
  2008年   6295篇
  2007年   6024篇
  2006年   5318篇
  2005年   4163篇
  2004年   2910篇
  2003年   2380篇
  2002年   1929篇
  2001年   1821篇
  2000年   1237篇
  1999年   628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132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117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80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36篇
  1976年   33篇
  195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在肝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3年8月-200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为肝衰竭患儿11例,采用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包括应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血液透析等治疗方法.结果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少.11例患儿顺利进行了23次血浆置换治疗,7次血液灌流治疗,5次血液透析治疗,3次持续血液滤过治疗(2例治疗顺利,1例在治疗中出现病情恶化、心跳骤停而终止治疗).10例患儿血液净化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监测血生化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明显好转.11例获随访,其中2例毒蕈中毒肝衰竭患儿临床治愈出院,其中包括1例多脏器衰竭患儿,随访1 a,肝功能正常;3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病情进展恶化,放弃治疗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 应用以血浆置换治疗为主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急慢性肝衰竭患儿,可使患儿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测指标有不同程度好转,提高患儿存活率.人工肝治疗技术应用于肝衰竭患儿治疗中应注意充分考虑儿童病理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密切的病情监测,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本院普外科外伤患儿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岁5例,6~9岁4例,10~12岁3例.12例均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5例行腹部CT示脾破裂、腹腔内出血;6例行腹部超声检查证实有腹腔内积液、脾包膜下血肿、脾内挫伤、脾裂伤.10例均行剖腹探查术确诊,2例行腹腔镜探查确诊.4例行单纯大网膜包脾术,4例行脾缝合加大网膜包脾术,3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1例行脾脏部分切除术加脾动脉结扎术.结果 12例患儿均治愈,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7a,疗效满意无并发症.结论 脾修补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脾破裂是可行的,选择合适的保脾手术方法和掌握好适应证对保脾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侵犯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了解其免疫失败发生的机理.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67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和PBMC的HBV DNA.根据新生儿PBMC中HBV DNA分成阴性和阳性组,将新生儿的PBMC分别在植物血凝素(PHA)和纯化HBsAg刺激下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的分泌含量.结果 (1)35例母亲PBMC HBV DNA阳性者其新生儿15例为阳性,母亲与患儿PBMC HBV DNA阳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新生儿PBMC内HBV 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纯化HBsAg刺激时,阳性组IFN-γ的分泌量较阴性组低(P<0.01),IL-4含量显示PBMC HBV DN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PHA刺激时,两组IFN-γ、IL-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宫内新生儿PBMC感染HBV,IFN-γ特异性反应低下,而IL-4特异性反应增强,细胞调节失衡,可能是新生儿免疫失败和易于免疫耐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50例中、重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持续72h。观察治疗后二组头颅B超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和生后5—7d及28d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48%(12/25例)vs28%(7/25例),中度HIE有效率68.75%(11/16例)vs41.18%(7/17例),重度HIE有效率11.11%(1/9例)vs0。生后3—4d头颅B超大脑中动脉RI〈0.55的患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13.33%(2/15例)vs0,R10.55~0.80的总有效率100%(10/10例)vs58.33%(7/12例)。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做为一种脑保护治疗可被用来治疗新生儿HIE;亚低温对中度HIE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 总结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病程特点、临床特征及疾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上海长征医院眼科就诊的210例(380只眼)TA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功正常者多单眼发病(80.0%);眼睑征以上眼睑退缩为最常见共257只眼(67.6%);眼外肌受累共349只眼(91.8%),以下直肌增粗多见;行Ⅰ131治疗后发生了眼征或眼征加重为多(63.1%).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关注患者眼部病变特征、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助于尽早确诊甲状腺相关眼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对眼调节功能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TAO患者25例,男性8例,女性17例,年龄18~40岁,平均(31.0±6.2)岁。选取相同年龄段和屈光度范围的正常人20例为对照组。方法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行显然验光、主观调节幅度检查,使用Ni dek AA-1人眼调节分析仪客观检测眼调节功能。主要指标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结果 TAO患者调节幅度(+5.42±1.97 D)比对照组(+6.54±1.66 D)低(t=-2.88,P=0.005)。调节功能客观检查显示17例(68%)患者存在调节功能异常,其中11例(44%)调节不足,4例(16%)调节不足伴调节紧张,2例(8%)调节紧张。结论 TAO可引起眼调节功能的异常,其异常类型以调节不足为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选取16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后应用同视机检测Ⅰ级视功能和Ⅱ级视功能,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观察Ⅲ级视功能,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8例患儿中,术前Ⅰ级视功能82例,术后增加到130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Ⅱ级视功能54例,术后增加至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发现,术前远立体视19例,术后增加至71例,82例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近立体视,术后增加至13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999.
合并高度近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琴  马嘉  袁援生 《眼科》2007,16(1):24-28
目的探讨合并高度近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野改变特点及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缺损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合并高度近视的POAG组17例(21眼)、非高度近视的POAG组16例(17眼)、单纯高度近视非POAG组20例(25眼)以及正常组17例(19眼)。方法用Humphrey50型视野计进行静态中心阈值视野检查,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术(OCT)进行视盘周围RNFL厚度检查。主要指标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象限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MD值、PSD值;各象限RNFL厚度。结果合并高度近视的早期POAG患者总偏差概率图多表现为普遍敏感性降低,而模式偏差概率图则更多表现出POAG早期视野缺损;其平均缺损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合并高度近视的POAG患者平均光敏感度、MD、PSD值均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单纯高度近视组与非高度近视POAG组的PSD值及上、下象限平均光敏感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颞象限平均光敏感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度近视的POAG组较非高度近视POAG组以及单纯高度近视组RNFL厚度明显变薄;此三组较正常组RNFL厚度变薄;单纯高度近视组与非高度近视的POAG组的平均RNFL厚度及上、下象限RNFL厚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鼻、颞象限RNFL厚度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四个象限RNFL厚度与视野对应部位的缺损相关。结论在进行合并高度近视的POAG视野结果判定时要依靠模式偏差概率图。OCT显示的RNFL厚度与视野对应部位的缺损相关。(眼科,2007,16:24.28)  相似文献   
1000.
Community midwives in the Netherlands have a greater degree of autonomy in relation to the medical profession than do midwives in most countries. They are independent practitioners having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providing continuous care for healthy women who are pregnant, and for conducting ante-natal assessments to ensure that those women with pathology are referred to hospital specialists. The midwives attend over 40% of all deliveries, more than half of which take place in the mother's home (the remainder being short-stay hospital births). General Practitioners (GPs) are precluded by health-insurance regulations from receiving payment for maternity care, except in rural areas where no community midwife is available. Midwives are assisted in home deliveries by maternity home helps, who also take on household tasks for mothers during the first few days. This service is used by more than two-thirds of all mothers, since it is also available after a hospital birth. Its availability helps to explain the continuing high percentage of home confinements in the Netherlands (36%). The Dutch system, giving midwives a high degree of responsibility and of financial independence, can give rise to tensions between midwives and obstetricians, but limits unnecessary medicalisation of childbir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