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0篇
  免费   1277篇
  国内免费   688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134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1710篇
口腔科学   214篇
临床医学   1719篇
内科学   1949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793篇
特种医学   6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748篇
综合类   178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867篇
眼科学   254篇
药学   1274篇
  6篇
中国医学   734篇
肿瘤学   968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468篇
  2019年   468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795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1011篇
  2011年   1068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669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477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目的:由于呼吸道纤毛取材困难,并且生长在较厚的黏膜上,透光性较差而难以进行直接观察,因此人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获取纤毛细胞。实验拟将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应用于豚鼠鼻黏膜纤毛细胞的分离,为进一步实验提供纯净的目的细胞。  方法:实验于2007-03/11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完成。白色健康豚鼠20只,在显微镜下用显微器械将豚鼠鼻黏膜的纤毛细胞层和黏膜下层进行分离,取手工显微分离的黏膜和未行分离的全层黏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明确所分离组织层是否为黏膜纤毛细胞层。再将纤毛细胞层酶解,低倍镜下观察单个鼻黏膜纤毛细胞个数,纤毛细胞团大小,杂质细胞多数。高倍镜下观察纤毛细胞的形态。  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手工显微分离的组织层为纤毛细胞和基底细胞层,较薄,不含有黏膜下层。低倍镜下可见手工显微分离后纤毛细胞较密集,单个鼻黏膜纤毛细胞较多,纤毛细胞团较小,每个细胞团平均有7个纤毛细胞左右,且纤毛细胞团下面无其他细胞。高倍镜下可见手工显微分离的单离纤毛细胞膜光滑,折光性好,纤毛摆动活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24 h 仍有50%存活。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在目的细胞纯度和活性上有显著优势(P < 0.05)。 结论:将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应用于纤毛细胞分离和纯化降低了杂质细胞干扰,提高了细胞活性,满足了提供纯净目的细胞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982.
983.
安丰田  石杰  王兰英  苏家茹 《中国药师》2013,(11):1696-1699
目的:比较喹诺酮类抗菌药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动物实验:建立兔细菌性角膜炎模型,随机分为接种菌基线组、空白对照组、0.5%左氧氟沙星组、0.3%加替沙星组。按预定给药方案给药,观察兔角膜炎情况,同时进行房水细菌培养,评价细菌学变化。临床试验:44例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观察用药后疗效。结果: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金葡菌的MIC分别为0.062 5 mg·L~(-1)和0.125 mg·L~(-1),加替沙星组的角膜菌落计数为1.68±0.36,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组的3.73±0.39(P〈0.01);症状体征总评分加替沙星明显低于左氧氟沙星(3.21±1.44vs 6.92±3.88,P〈0.01);临床治疗中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有效率分别为95.45%和8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落计数、症状体征评分显示加替沙星优于左氧氟沙星,提示加替沙星相对于左氧氟沙星而言,在眼局部给药用于治疗金葡菌性角膜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临床试验中,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84.
复方降压片中微量利血平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方降压片中微量利血平的方法。用氯仿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5×150mm,固定相:YWG ODS10μm,流动相:甲醇-冰醋酸-水(300∶70∶5),紫外检测波长254nm。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0μg/ml,标准差σ<0.44,回收率98~104%。  相似文献   
985.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日趋成熟,这种探索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科研方法深入到了各个疾病领域。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以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常见癌症,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充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在寻找诊断标记物和药物靶向治疗方面产生价值。如今,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运用不同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应进展。  相似文献   
986.
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TNF,IL—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08(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95例脑血管病患者起病<1周及≥4周的血清TNF、IL-8水平。结果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NF、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起病<1周者血清TNF、IL-8水平较≥起病4周者升高显著;起病≥4周者脑梗死组血清TNF、IL-8和脑出血组TNF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脑出血组IL-8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IL-8、TNF水平的动态监测对脑血管疾病(CVD)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判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87.
988.
77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0月,77例资料完整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接收化疗药物治疗且坚持4个周期以上分为规律化疗组及非规律化疗组。结果:规律化疗组患者的比例为54.55%(42/77),非规律化疗组的比例为45.45%(35/77)。所有患者生存时间为9—62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44.16%(34/77),平均生存时间3671±14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规律化疗组患者5年生存率(50.00%,21/42)显著高于非规律化疗组(37.14%,13/35)(Log Rank:χ^2=8.27,P=0.004);COX多因素分析发现: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及规律化疗是影响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Enneking分期、手术方式及规律化疗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89.
本工作对免疫调节剂BCG处理的小鼠抗绿脓杆菌(PA)感染作用做了初步观察,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预先经BCG处理(1mg/只,静脉注射)的小鼠对3倍LD_(50) PA活菌攻击的抵抗力显著高于对照小鼠,但对粗制PA内毒素攻击的耐受能力低于对照小鼠。实验观察表明,BCG对小鼠的作用一方面可增强固定吞噬细胞清除PA的能力,另一方面BCG又可封闭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内毒素的清除功能。  相似文献   
990.
BackgroundThe humeral head and glenoid cavity are not perfectly spherical, nor do they have matching radii of curvature. We hypothesized that glenohumeral stability is dependent on axial humeral rotation.MethodsSeven cadaveric shoulders were investigated. For each test, the humeral head was translated relative to the glenoid in 2 directions (starting from neutral), anterior and anteroinferior. Contact forces and lateral humeral displacement were recorded. Joint stability was quantified using the stability ratio and energy to dislocation. The humerus was set in 60° of abduction for all tests. Testing was performed in neutral rotation and 60° of external rotation.FindingsThe force displacement curves differed between rotations. In both displacement directions, the peak translational force occurred with less displacement in neutral rotation than in external rotation. The stability ratio and energy to dislocation in the anteroinferior direction were greater than in the anterior direction for both rotation positions.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tability ratio or energy to dislocation between rotation conditions at complete dislocation, the energy required to move the humeral head 10% of the glenoid width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with the arm in neutral rotation.InterpretationThe energy to dislocation, a new parameter of dislocation risk, and the stability ratio, indicate that the glenohumeral joint is more stable in the anteroinferior direction than the anterior direction. During initial displacement, axial rotation of the humeral head contributes to glenohumeral geometrical stability. However, humeral head rotation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when looking at complete dislo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