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42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79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大咯血是临床危重症之一,常危及病者生命,主要为出血性休克或窒息所致.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外科治疗受各种因素影响难已实现,目前经皮穿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已在国内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观察视网膜造孔取出视网膜下增生膜后,视网膜脱离的复位、造孔愈合及远期视网膜稳定性.方法 3例无裂孔视网膜下增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视网膜造孔取出视网膜下增生膜、造孔处眼内激光光凝封闭及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结果 3例(3眼)手术后视野扩大、视力不同程度提高.2周后造孔激光光斑处色素游离.1年后硅油取出,视网膜稳定.结论 视网膜造孔取出视网膜下膜,是处理视网膜下增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对视网膜损伤较小、脱离视网膜复位有效,但视力的恢复取决于视网膜本身条件.手术操作过程中应避开黄斑区域.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探讨喉罩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气管插管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喉罩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儿各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1)、插入5 min时(T2)、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T3... 相似文献
174.
龚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3)
目的 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程CAG方案(D-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21例MDS/AML患者临床资料,12例接受D-CAG方案,9例接受CAG方案,诱导缓解后患者继续巩固化疗或进行allo-HSCT。比较二组患者的总反应率(0RR)、总生存(0S)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地西他滨联合半程CAG组及CAG组的ORR分别为83.3%和6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8年12月31日,13例存活,6例死亡,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问9(5~46)个月。二组2年OS率分别为66.7%、和55.6%,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治疗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平均红细胞输注量、平均血小板输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2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无一例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D-CAG及CAG方案治疗MDS/AML均有较好的疗效, D-CAG方案诱导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与CAG方案相当,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5.
龚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3):206-209
目的:比较地西他滨(DAC)联合半程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及阿克拉霉素(Acla)的预激化疗方案(CAG)与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和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MDS/AML患者临床资料,12例接受DAC-CAG(D-CAG)方案,9例接受CAG方案,诱导缓解后患者继续巩固化疗或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比较2组患者的总反应率(0RR)、总生存率(0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的ORR分别为83.3%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存活,6例死亡,2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问9(5~46)个月。2组2年OS率分别为66.7%、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平均粒细胞缺乏时间、平均红细胞输注量、平均血小板输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后,2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无一例死亡。结论:D-CAG及CAG方案治疗MDS/AML均有较好的疗效,D-CAG方案诱导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不良反应与CAG方案相当,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6.
177.
目的研究高糖及高胰岛素对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小鼠(BALB/c)的骨髓中分离出EPCs,将细胞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mmol/L),B、C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1.0 mmol/L、22.0 mmol/L,D组(葡萄糖浓度22.0 mmol/L+胰岛素25U/L)。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结果骨髓源性EPCs的增殖能力与A组(1.31±0.21)比较,B、C、D组(B组0.93±0.27,C组0.78±0.31,D组0.57±0.24)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5 d后,B组的凋亡率为(17.95%±0.38%)、C组的凋亡率为(32.5%±0.63%)、D组的凋亡率为(31.48%±1.26%),3组的凋亡率均较A组的凋亡率(15.75%±0.60%)增高;C组及D组凋亡率均较B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细胞分泌NO、总NOS(TNOS)显著减少、而诱导型NOS(iNOS)分泌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论高糖及高胰岛素引起的EPCs增殖能力降低,促使细胞凋亡,并损害细胞的分泌功能;高胰岛素对高糖引起的EPCs损害并未改善。 相似文献
178.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脂代谢及斑块形成的变化,探讨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银杏叶片对Connexin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实验兔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普通饮食,其他4组高脂饮食,同时辛伐他丁组给予辛伐他丁灌胃、银杏叶片高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银杏叶片灌胃共12周,检测血脂、主动脉病理观察动脉硬化变化情况,运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银杏叶片组兔的血脂较高脂饮食组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较高脂组减轻;CX43的表达较高脂组减少。结论银杏叶片具有轻度的降血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高脂饮食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CX43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9.
卡维地洛对降压及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PⅢNP)及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水平的影响。方法 :EH患者服用卡维地洛治疗 12周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的变化。结果 :EH患者治疗前血压、心率、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 12周后血压、心率、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较前显著降低。治疗前后血压与血清PⅢNP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卡维地洛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清PⅢNP及血浆NE、E水平且副作用少 ,卡维地洛降低血压的作用与降低血清PⅢNP水平的作用并非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0.
龚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9,25(5)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 BCD方案)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罗湖区人民医院一线采用BCD方案治疗≥6个疗程、随访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疗程后4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为43.75%(21/48),总有效率为81.25%(39/48);大于等于60岁患者和小于60岁患者临床疗效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遗传学非高危和高危患者CR率分别为84.21%与17.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细胞遗传学高危患者75.86%,而细胞遗传学非高危患者89.4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BCD方案治疗MM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高,对不同分型及年龄组疗效均显著,随着诱导疗程数的进一步增加,疾病缓解程度增加,但总体缓解率提高不明显。一线诱导治疗MM可采用 BCD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