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35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克隆人胰腺癌hedgehog信号通路中PTCH基因,构建PTCH基因表达载体并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方法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抽提总RNA,经R-PCR扩增出PTCH基因,经纯化、回收目的基因PTCH,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T22b,转化E.coliBL21-CodonPlusTM-RP,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进行鉴定.结果 从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克隆出长为789 bp PTCH目的片段,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论 构建重组质粒PET22b/PTCH,并表达PTCH融合蛋白,为制备PTCH多克隆抗体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用双向凝胶电泳的方法建立胰腺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蛋白质组二维图谱并分析差异蛋白质点。方法提取人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和癌旁组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比较不同组织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每份组织均重复电泳3次。结果在同一份组织的3张银染的凝胶蛋白质图谱上均可辨识1000个左右的蛋白质点,蛋白质点在形状、位置和密度上一致,重复性好。在不同组织之间发现了22个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初步确定了其等电点和分子量。正常胰腺组织有一个高表达的蛋白质点,癌和癌旁组织有21个高表达的蛋白质点。结论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癌旁组织蛋白质组二维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部分差异蛋白质可能具有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ERCP和EUS联合应用在慢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慢性胰腺炎由于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上有一定的困难。ERCP检查被认为是目前慢性胰腺炎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其能清晰的显示胰管病理性改变,并根据胰管改变程度与范围将慢性胰腺炎分为轻、中、重三级。但是,ERCP为有创伤检查,有一定的禁忌证,患者痛苦大,且有的患者难以耐受ERCP检查。超声内镜(EUS)是一种直视性腔内超声检查,经腹壁B超受肠道气体或腹壁脂肪干扰而显像不清或ERCP检查不能显示胰管变化时,可选用EUS来提高慢性胰腺炎的诊断率[1]。我院于1993年1月至2001年5月收治的慢性胰腺炎262例,其中行ERCP和EUS检查共60例,现将体会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4.
潘雪  李兆申 《胃肠病学》2001,6(3):184-186
基因导向的酶解药物前体治疗(gene directed enzymeprodrug therapy,GDEPT)亦称自杀基因治疗,即将非哺乳类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该基因表达时可将全身给药的非毒性药物前体转变成毒性代谢产物,在肿瘤局部产生高浓度毒性作用以杀伤肿瘤细胞而全身反应较轻。胰腺癌的GDEPT治疗落后于肺癌、脑肿瘤、大肠癌及乳腺癌等疾病,目前尚处于体外和少部分小动物的体内实验研究阶段。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一、单纯疮疹病毒(HSV).胸苷激酶(TK)基因 HSV型或 Ⅱ型TK基因编…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新的急性胰腺炎(AP)分类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资料,按新的分类标准将其分为中度AP(MSAP)和重度AP(SAP),比较两组患者的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Marshall评分,器官衰竭发生率,临床治疗情况,预后及病死率.结果 649例传统分类的SAP患者按照新分类标准分为MSAP559例和SAP 9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分类的MSAP患者入院时的Ranson、APACHEⅡ、BISAP、MCTSI、Marshall评分分别为(1.5±1.3)、(7.6±4.8)、(1.6±0.9)、(6.0±1.8)、(0.0±0.4)分,新分类的SAP患者分别为(3.4±1.7)、(16.8±5.7)、(2.7±0.9)、(6.9±2.1)、(4.3±2.0)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MSAP患者发生呼吸衰竭1例次,肾脏衰竭1例次,循环衰竭0例次,发生2个脏器衰竭0例,3个脏器衰竭1例,新分类的SAP患者分别为30、23、l例次和20、11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新分类的SAP患者需要入住的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净化、机械通气、介入引流、外科手术等例数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MSAP组,且需要时间也长于后者,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但两组患者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分类的SAP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为35.6%(32/90),显著高于MSAP组的2.0%(11/559),平均住院时间为(36.3 ±30.2)d,也显著长于MSAP患者的(23.0±18.8)d,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采用新的AP分类方法能更精确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更准确地判断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6.
随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发展,较大范围的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已可实现完整有效的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相比,食管ESD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和恢复快等优点;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ESD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更高,也便于精确的组织学评估。但较大范围的食管ESD术后并发症尤其是狭窄和吞咽困难发生率高,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制约了ESD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因此,食管ESD术后狭窄的防治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食管ESD术后狭窄的发生机制及临床防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在消化道疾病诊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隧道内镜技术(tunnel endoscopy,TE)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技术。TE拓展了消化内镜治疗的适应证,为很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就TE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Hedgehog-GLI信号通路在胰腺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发现Hedgehog-GLI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参予胰腺癌的发生及恶性生物学特性的维持.GLI锌指转录因子作为该信号通路末端的靶基因直接调控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edgehog-GLI信号通路在胰腺癌发生中的作用、GLI转录活性的调控及致瘤作用、Hedgehog-GLI通路的靶向治疗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
ERCP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是临床上治疗胆道梗阻最佳的方法。日前,即使在大的内镜中心,ERCP下选择性胆道插管的成功率也仅为90%-95%,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完成经十二指肠乳头的胆道支架置入。失败的原因与操作者经验不足有关,也与患者本身的因素有关,比如肿瘤侵犯十二指肠致肠腔狭窄,消化道手术致肠腔改道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0.
胰腺脓肿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s,SAP)后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0%~70%,其病死率可达50%[1-3].外科清创引流术曾是胰腺脓肿惟一的治疗手段,但其创伤大、风险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达92%,术后病死率约8%~40%[4-5].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因内镜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内镜下穿刺引流术、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等技术.现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