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35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胰腺癌的药物治疗至今仍是以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为主。吉西他宾(GEM)是第一个能呈现临床受益、改善患者症状、适度延长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的化疗药物,是胰腺癌的一线治疗药物。但GEM联合其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差强人意。近年来,研制作用于肿瘤生物学途径特异性靶点的药物成为研究热点,被认为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检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EUS-FNA)活检物中CEA、CA19-9常用肿瘤标志物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间的65例胰腺癌患者和2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行EUS-FN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EUS-FNA活检物的离心上清进行CEA、CA19-9检测,并与该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的CEA、CA19-9进行对比和分析.随后对临床可疑胰腺癌而EUS-FNA病理学检测阴性的12例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该方法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结果 (1)胰腺癌患者中EUS-FNA标本中CEA和CA19-9均高于血清(P<0.01).慢性胰腺炎患者EUS-FNA标本与血清中的CEA(P=0.122)和CA19-9(P=0.035)都没有明显差别.(2)对于EUS-FNA标本,胰腺癌中的CEA、CA19-9高于慢性胰腺炎(P<0.01).对于血清标本,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中的CEA没有明显差别(P=0.079),胰腺癌中的CA19-9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P<0.01).(3)12例可疑胰腺癌随访后确诊10例为胰腺癌,2例为慢性胰腺炎.对于胰腺癌的诊断,血清CEA的敏感性为30%,血清CA19-9为70%;EUS-FNA活检物中CEA和CA19-9的预测敏感性均为90%.结论 胰腺癌EUS-FNA活检物中的CEA、CA19-9对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猪作为胰胆管造影操作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otography.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注入造影剂作X线胰胆管造影检查,是胰腺、胆道等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通过ERCP.可以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胰管取石、支架植入和狭窄扩张。此项微创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初学者操作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54.
慢性假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假性肠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CIP)是一种以肠道不能推动肠内容物通过未阻塞的肠腔为特征的胃肠动力疾患,常发生于小肠、结肠,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和所有受自主神经调节的脏器和平滑肌,是一组具有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肠道机械性梗阻证据的临床综合征。本病常反复发作。CIP虽不是常见病,但如被忽视,病人可能遭受不必要的手术,甚至使病情的诊治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55.
胰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 ,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肿瘤 ,在西方国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 ,美国胰腺癌在癌症死亡病例中居第四位 ,5年生存率为 3%左右 [2 ] ;它也是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由于其在恶性肿瘤中诊断尤其困难 ,因而寻求早期诊断方法 ,对提高生存率意义重大。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一般用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测在肿瘤中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抗原、酶、激素、多肽等物质 ,以及肿瘤发生过程中基因的异常改变。本文对胰腺癌肿瘤…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APACHEⅡ、Ranson和CT3种临床常用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指标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201例SAP患者。记录资料包括24hAPACHEⅡ评分、48hAPACHEⅡ评分、48hRanson评分和72hCT评分。预后指标包括:胰腺坏死程度、局部并发症、感染、器官衰竭、外科引流、死亡率、禁食天数和住院天数。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检验各评分数据对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通过比较AUC,在预测器官衰竭和禁食天数方面,APACHEⅡ(48h)具有优越性。在预测局部并发症,禁食天数以及住院天数方面,Ranson评分相对较好。较之其他评分系统,CT评分在预测胰腺坏死和外科引流方面有较大优势。结论对上述8个预测指标,几种评分系统的评价预测能力不相同。应当联合应用几种评分系统评价SAP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7.
干细胞与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兆申 《胃肠病学》2007,12(3):129-131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凶险,预后差,临床死亡率高.目前仍以保守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据报道旧,干细胞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过程,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可减轻SAP的病情,改善预后。本文重点描述干细胞在SAP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58.
拉米夫定(lamivudine)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耐药突变发生率高,文献报道在拉米夫定治疗1,2,3,4,5a时分别为14%,38%,49%,66%,69%.耐药突变可导致血清HBVDNA水平阳转或明显上升,肝功能严重受损,甚至病情恶化死亡.关于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耐药突变的后续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用药方案,单药治疗(如:继续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在临床使用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疗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和中医药治疗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9.
内镜黏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很多研究显示早期胃癌外科手术后10年甚至20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5%。现在随着越来越多更早更小早期癌的发现,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 resection,EMR)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EMR最早是一种诊断方法,被称为黏膜活检术(strip biopsy),后来用来治疗早期胃癌、早期食管癌和早期结肠癌,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及其防治:31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岩  路筝  李兆申  董元航  张文俊  潘雪 《胃肠病学》2006,11(10):594-597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继发感染是导致SA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尚缺少SAP继发感染的大宗病例报道。目的:总结SAP继发感染的发生和防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6年1月长海医院31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继发真菌/细菌感染的菌谱调查,详细记录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和治疗结果。结果:共96例(31.0%)SAP患者出现继发感染,平均感染发生时间为发病后21.31天±9.72天。感染菌谱中真菌87株,其中念珠菌62株(71.3%),毛霉菌17株(19.5%),酵母菌7株(8.0%),念珠菌中常见的菌种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继发细菌感染的部位多位于腹腔。结论:SAP继发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继发细菌感染则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细菌感染预防性用药首选喹诺酮类加甲硝唑,如感染严重则加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亚胺培南。可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对疑为真菌感染者应采取预防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