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3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354篇
特种医学   13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大便失禁     
肛门直肠功能紊乱在消化科就诊患者中占有相当比例 ,其中包括各种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大便失禁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 ,是消化科医师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尤其在高龄患者、危重病人及截瘫病人中发病率居高不下[1] 。大便失禁可分为完全失禁和不完全失禁 :大便完全失禁指不能随意控制粪便及气体的排出 ;而大便不完全失禁指可控制干便排出 ,却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排出。疾病本身虽不能致命 ,却会带给患者难言的身心痛苦和生活不便 ,乃至造成人格变化 ,值得重视。但由于既往认识不足及诊断方法缺乏 ,迄今这些问题仍被忽视。一、病因大便失禁病因…  相似文献   
22.
内镜胆道支架治疗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于胆道内置内引流管以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的新型治疗手段。与传统外科手术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相比,具有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且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SAP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以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分析1998年9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81例SAP患者资料,其中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21例作为真菌感染组,其余60例作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治方法与措施,分析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糖皮质激素应用、腹腔灌洗、胃肠减压等一系列诊治措施,真菌感染组19例患者病愈出院,2例死亡。两组在糖皮质激素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全胃肠外营养、空肠营养、呼吸机支持、腹腔灌洗和囊肿穿刺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老年、呼吸机支持和重症监护客观因素等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和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可以减少感染机会,提高SAP的救治存活率。  相似文献   
24.
25.
幽门螺杆菌 (HP)已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一个主要病因。近年来国内外建立了许多诊断 HP感染的方法 ,如直接涂片法、尿素酶检测法、呼吸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其中细菌培养是诊断 HP的“金标准”[1 ] 。不论哪种快速诊断法 ,通常都需同步进行细菌培养与之对比 ,以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往 HP培养大多数是采用固体培养法 ,一般需要 3~ 7d,超过 5 d细菌形态易变成球形 ,会失去尿素酶活性 ,不易再培养 [2 ] ,难以对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为此 ,我们参照国外有关文献 [3 ,4] ,在培养液中添加人红细胞裂解液(lysed hum an eryth…  相似文献   
26.
“Z”型自扩张食管支架术后局部血流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管支架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重要手段。但支架术后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炎症、溃疡、出血、再狭窄等,严重影响了支架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管支架术后局部粘膜血流量的变化,从而为食管支架的损伤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实验犬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成年、健康,体质量8~10kg。食管“Z”形支架由江苏淮阴西格玛公司提供,扩张后长度为10cm、直径2.5cm,由医用不锈钢细丝编成“Z”形单体,再由多个单体纵向连接而成,配有相应的传递装置。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日本A…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重复浸水束缚应激(WRS)制作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TGFα及EGF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TGFα主要位于正常粘膜增殖带细胞的胞质内,同时在胃腺基底部、主细胞及壁细胞上亦有表达,其表达部位较广泛;EGFR则定位于粘膜增殖带细胞的胞质及胞膜,以胞膜为主。单次应激使上述2 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明显减弱,坏死区表达缺失。重复应激后,TGFα及EGFR的表达明显增强,而且除了粘膜增殖带外,在粘膜的其他部位(包括胃腺腔内)亦有较强表达。结论:胃粘膜耐受性细胞保护作用伴有TGFα及EGFR表达水平的增强,表明它们在这一现象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8.
胃及十二指肠食管反流对致癌剂诱发大鼠食管肿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胃液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对食管肿瘤发生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手术方式制作3种动物模型:胃食管反流(G)组,单纯十二指肠食管反流(D)组,十二指肠,胃混合食管反流(DG组)及无反流对照组(C组)。术后均注射食管致癌剂甲基戊基亚硝胺(MANA),于26周取出食管进行大体及光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各反流组出现严重食管粘膜损害,病变较对照组明显加重且发生率高,病变严重程度D组〉D  相似文献   
29.
潘妥拉唑及奥美拉唑对健康人胃内pH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探讨潘妥拉唑及奥美拉唑对健康人24h胃内PH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PAN组10例,OME组8例,分别静脉滴注PAN80mg,OME80mg,1次/d,连续2d,第2天给药后进行胃内PH24h监测;对照组10例,直接进行胃内PH24h监测。结果:PAN及OME均能明显提高24h胃内PH平均值,PH〉4总时间百分比及24h胃内PH变化,工线下面积(P〈0.01);用药后24h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食管支架术后不同时间局部食管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分布的变化,以及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支架术后1、2、4、8周组织中CD3、CD19、CD68的表达状况,从而反映出巨噬细胞(MΦ)、T-淋巴细胞(T-LC)、B-淋巴细胞(B-LC)的浸润及分布状况。制备再狭窄组织的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组织中3种细胞的含量变化。采用特殊染色法分析组织中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