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改进了一种可在临床检测中在线长时间监测肠胃返流的方法。方法:改进了一种可供内科医生使用的改进了的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原理主要基于被分析物质(胆红素)在分析波长下的特征吸收。整个测量系统由两个发光二极管做光源,一个分叉的光纤柬和检测电路组成。结果:该传感器可达到10mg/dl的线性范围,应用该传感器研究了pH对样品检测影响。离体实验表明,该传感器更加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也可在胆汁条件下使用。结论: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传感器可制作得容易携带,紧凑和更加经济,以利于生物医学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王学勤  朱有玲  罗金燕  戴菲  龚均 《护理研究》2004,18(23):2102-2103
[目的 ]应用灌注式测压技术评估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肛门直肠功能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对3 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多导灌注式测压法 ,按标准程序进行肛门直肠测压 ,分析其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 -直肠压差以及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时内括约肌松弛率 ,并与 10例正常儿童对照。 [结果 ]先天性巨结肠组直肠静息压、肛门内括约肌静息压、肛门外括约肌静息压、肛 -直肠压差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内括约肌松弛率为 (0 .69%± 0 .71% ) ,与正常对照组 (-4 3 .0 2 %± 2 5 .5 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肛门直肠测压是客观、全面诊断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3.
104.
水飞蓟宾治疗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将58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70mg,3次/日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mg,3次/日,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酶学、血脂及腹部CT的变化,评价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酶学、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TG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经CT检查显示两组脂肪肝的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同样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不仅使血清酶学下降,还可降低血脂,改善肝内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05.
多种胃肠激素在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通过研究胃肠激素与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关系,探讨 MMC发生及其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胃十二指肠测压技术对30例健康志愿者的消化间期胃十二指肠运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检测过程中分别于MMCⅠ、Ⅱ和Ⅲ相采集静脉血行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P物质(SP)及一氧化氮(NO)的血浆浓度检测。结果 MMC周期为112.7 min±37.2 min,MMCⅠ相最长,Ⅱ相次之、Ⅲ相最短,MMCⅢ相多起源于胃窦,也可起源于十二指肠。MMC多向远端移行,偶见逆向传导。MMCⅢ相血浆MTL为921.7 pg/ml±109.8 pg/ml,SP为10.9 pg/ml±7.2 pg/ml,明显多于Ⅰ相(分别为334.7 pg/ml±58.1 pg/ml,11.3 pg/ml±8.8 pg/ml)和Ⅱ相(分别为 370.0 pg/ml±69.2 pg/ml,11.0 pg/ml±10.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SS、NO水平各时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L、SP可能与 MMCⅢ相的诱发有关。血浆 SS、NO水平可能对胃肠MMC无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胃窦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波 (MMC)变化 ,并分析其与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2 0名健康对照者及 17例IBS患者 (8例腹泻型 ,9例便秘型 )禁食 6h以上 ,用瑞典CTD公司生产的灌注式小肠测压管记录至少 2个完整的MMC周期 ,之后给每位受试者服标准餐 ,用餐时间为 15~ 30min ,继续观察餐后波 1~ 2h。结果 腹泻型IBS患者消化间期MMC周期短、Ⅲ相波幅高、时程长 ,便秘型IBS患者MMC周期长、时程短。IBS患者MMCⅡ相小肠离散丛集簇(DCC)波的时程延长 ,但腹泻组与便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IBS腹泻组的Ⅱ、Ⅲ相的运动指数高于便秘组和对照组。进餐后IBS患者小肠运动形式无明显改变。结论 IBS患者消化间期MMC的各相时程及波幅异常与IBS症状密切相关 ,DCC可能与IBS腹泻、便秘症状发生的关系较小 ,IBS患者餐后胃肠运动无明显异常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有待今后增加例数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7.
抗核抗体阳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抗核抗体 (A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 ,检测 8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NA ,比较ANA阴性和阳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 ,观察环磷酰胺治疗A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结果与ANA阴性肝硬化患者比较 ,ANA阳性肝硬化患者女性多见 ,发病年龄较大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低 ,Child -Pugh分级C级比例高 ;腹水、下肢浮肿症状较重 ;血清白蛋白水平低、球蛋白水平高 (P <0 0 5 )。ANA阳性肝硬化患者经环磷酰胺治疗后症状均好转 ,其中与对照组比较 ,腹水、下肢浮肿症状改善明显 (P <0 0 5 )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增加 ,球蛋白水平下降 (P <0 0 5 ) ;部分患者ANA转阴 (P <0 0 5 )。说明ANA阳性肝硬化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 ,环磷酰胺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8.
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的性别差异及雌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的性别差异及雌激素的作用.方法 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雄性、雌性及雌性去势大鼠的肝纤维化动物摸型,观察雌激素对各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以及雌激素拮抗剂他莫昔芬对纤维化形成的影响.结果 雌激素可以明显降各组大鼠的血清ALT、AST水平,减少透明质酸(HA)和IV型胶原(CIV)等肝纤维化指标(P<0.05),抑制肝脏的胶原沉积和肝星状细胞(HSC)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减少I型胶原的合成.而他莫昔芬却具有雌激素相反的作用.雌性大鼠对CCL4致肝纤维化的反应性明显弱于雄性大鼠.结论 雌激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是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慢性肝病中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继Gramaik 1968年首开超声造影的先河以来,1986年,Mastada通过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直接注射CO2气体入肝动脉诊断肝脏肿瘤,肝脏超声造影技术首次在临床得到应用。1987年Mattrey采用氟碳化合物Fluosol—DA经外周静脉注射,超声探测到肝实质回声增强,从而使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行肝脏造影应用于临床,现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无论造影技术还是超声造影剂都有了迅速发展,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与完善,现将有关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0.
反流性食管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成人反流性食管炎 (RE)流行病学情况 ,探讨 R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问卷方法对西安市 18~ 70岁城乡常住人口共 2 532人进行了 RE相关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 RE主要症状积分,随机抽取其中 140例和 54例有 RE相关症状的门诊患者接受了胃镜检查。结果西安地区成人 RE的发生率为 2.41%, RE主要症状的发生率为 16.98%; RE症状轻重与 RE发生率高低有关, P< 0.05~ 0.01,但 RE内镜下分级与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P >0.05;大量吸烟、大量饮酒、脑病、消化性溃疡、腹部手术是 RE主要症状发生的高危因素 (OR >2.6),肥胖是中危因素( OR=1.7~ 2.5);过饱食物、咖啡和甜食是低危因素( OR=1.2~ 1.6)。结论西安地区成人中 RE常见 ,某些疾病、食物和生活习惯与 RE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