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DCT)研究普通人群中胸骨肌的出现率及解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00例无前胸壁疾患成人胸部MDCT轴位图像,统计胸骨肌出现率,单、双侧出现率及性别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其位置,形态,起、止及大小等解剖特点.结果:5000例成人中胸骨肌出现率为5.8%,男性(6.7%)高于女性(4.3%).单、双侧分别为195、95例.单侧195例中左、右侧分别为71例、124例,单、双侧出现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T轴位上胸骨肌位于胸骨两侧,胸大肌浅面,其断面呈扁平状或结节状,重建图上呈上下纵向走行扁梭形或条带状,部分可呈内上向外下走行.胸骨肌上缘起自第5肋软骨水平以上,附着于肋软骨、胸大肌、胸骨柄及体部、胸锁乳突肌肌腱,下缘止于第3~7肋软骨水平,附着于腹外斜肌腱、胸肌筋膜、肋软骨、胸骨体及剑突.胸骨肌形态变异大,平均长度(7.01±2.69)cm,平均厚度(0 50±0.20)cm,平均宽度(2.10±1.21)cm.结论:胸骨肌在正常人群中有较高出现率,MDCT轴位与三维重建结合能很好地显示其解剖特点.  相似文献   
63.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颅骨直接穿刺单次注血造成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来建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铁质沉积模型(SS-CNS)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8只新西兰兔,在CT引导下行颅骨直接穿刺后蛛网膜下腔内自体动脉血注射来引发SAH,随后将实验兔分为两组,A组饲养105天、B组饲养154天后均行头颅MRI检查,5天后处死新西兰兔,对其大脑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实验兔大脑的大体解剖、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结果:穿刺过程中实验兔死亡7只,其余31只(81.6%)均在CT图像上显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饲养过程中6只实验兔死亡,病理检查显示SS-CNS阳性10只,建模成功率为40%(10/25),其中A组为37.5%(6/16),B组阳性率为44.4%(4/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结论:颅骨直接穿刺单次注血是制作SS-CNS模型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建立SAH模型后,饲养时间对建立SS-CNS的成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在矢状窦旁腩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经头颅CT及MRI诊断为矢状窦旁脑膜瘤,利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的22例患者;术前均运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评估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脑表面回流静脉情况.术中根据成像结果有目的 地保护重要的回流静脉,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进行随访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2例患者的术前磁共振脑表面成像中脑表面回流静脉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与静脉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能在术前明确矢状窦旁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之间关系,可在术前对患者肿瘤表面脑回流静脉做出正确的评估,对脑表面重要回流静脉的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及术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分析中立位下性别、身高对肩峰下空间的宽度的影响.方法 30例志愿者,男女各15例,年龄22~25岁.行MRI冠状位薄层扫描,测量肩峰外侧点到肱骨头之间的最短距离(A-H足巨离).了解性别、身高对肩峰下空间的影响.结果 A-H距离男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宽于女;本组样本男性身高高于女性(P<0.05);A-H距离与身高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A-H距离的性别差异可能就是男女之间的体质性差异,而不是身高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67.
软组织韧带样瘤即软组织纤维瘤病,临床较少见,传统影像学手段难以术前正确诊断。现对3例软组织韧带样瘤CT征象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一、临床资料例1,男性,17岁,左下肢麻木疼痛5个月。体检见左臀部较对侧肿大;CT见盆腔内及左臀部巨大软组织肿块,通过坐骨大孔生长,其境界清楚,密度不均匀,CT值25~45Hu,有轻度且不均匀强化,邻近脏器被推移,骨质无殊。病理诊断为韧带样瘤。例2,女性,21岁,腹壁(盆腔)肿瘤手术切除后2月余,肿瘤仍继续增大。体检:右下腹触及10cm×7cm肿块,…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国外报道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D)在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而路易体痴呆(LBD)位于第二位,占10%~15%。能否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以利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是目前的热点。为了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作对2002年8月至2005年1月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进行临床和^1 H—MRS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使用MR三维梯度回波(3D flash)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扫描图像进行脑表面三维重组,对两种方法显示脑表面结构的能力、价值与限度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比较和探讨。方法 对30名正常人行头颅3D flash和DWI检查。通过容积重组显示脑表面解剖结构。同一组医生对两种方法重组图像进行评价和评分,并比较结果。结果 基于3D flash重组的各脑表面结构清楚显示,平均得分均在2.50分以上。基于DWI的重组图像能够较好地显示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顶上小叶、额上回、中央前沟、中央沟、中央后沟、顶间沟及额上沟等结构,平均得分2.60~2.75分,缘上回、角回、额中回、额下回、颞上回、外侧沟和额下沟等结构显示较差,平均得分1.67~2.48分,颞中回、颞下回、颞上沟及颞下沟等显示很差,平均得分仅0.88~1.27分。比较两种方法的平均得分,基于3D flash重组优于基于DWI的三维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基于3D flash重组能够显示真实的脑表面主要脑沟、脑回和脑裂,对脑解剖形态的研究和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基于DWI的三维脑表面重组能比较满意地显示顶叶、额叶的主要表面结构,扫描和重组快速,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胸腔积液是多种疾病的常见表现,常规胸片和B超可以确定胸腔积液的存在与否,但难以对胸腔积液进一步定性;MRI价格昂贵,患难以接受;胸腔穿刺虽然是诊断的最佳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创伤,并且门诊患及有胸腔穿刺禁忌症患不能接受此项检查。CT值的测量简便易行。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4年9月-2005年11月期间的106例胸腔积液患,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