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65年我们在那坡县发现广西第二个肺吸虫病的自然疫源地,并查见1例肺型病例,经用硫双二氯酚治疗痊愈。从该地溪蟹分离获得的肺吸虫囊蚴接种猫、犬和大鼠后,在它们的肺内均检获成虫,证实为异盘并殖吸虫。本文仅就近年对其囊蚴的观察作一报道。第二中间宿主的感染情况那坡县异盘并殖吸虫囊蚴的寄生为弯肢溪蟹(Potamon flexum Dai)。1980年10月从该县采回一批溪蟹,逐只研磨分离囊蚴。检蟹33只,囊蚴阳性蟹27只,感染率为81.8%,  相似文献   
12.
广西河池地区首次发现并殖吸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秋我们在河池地区的环江县和天峨县两地未定名溪蟹中各发现一种并殖吸虫囊蚴,因获囊蚴太少,未能进一步做动物实验,现简报如下。一、环江县发现的并殖吸虫囊蚴(图1见封三)保存于10%甲醛液的囊蚴,呈圆形,有两层囊壁,外层薄,内层厚,大小为419.35×403.22μm(不加盖片);腹吸盘稍大于口吸盘,两肠管粗大、盘曲,排泄囊占据两肠管间大部空间。根据以上特征,鉴定为斯氏狸殖吸虫囊蚴。  相似文献   
13.
广西很多地区有吃“鱼生”的习惯,华枝睾吸虫(以下简称肝吸虫)病流行较为普遍,过去我们曾对扶绥的山圩和渠黎两公社调查,感染率分别为44.6%和43.9%。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南部肝吸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79年在横县陶圩公社古同村和石圹公社料平村进行肝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来西方的科学工作者们在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接种猕猴类方面做了大量的试验,除了 Cadigan(1966)以恶性疟原虫接种三种弥猴使它们出现极轻度的虫血症之外,全都宣告失败。1974年两广疟疾猴模研究协作组在广西百色地区以间日疟原虫接种经切脾的熊猴,发现原虫不但能在熊猴体内生存六天,而且在这六天内繁殖良好。在接种后的第三天静注健康人鲜血7毫升,次日原虫密度突然升高,超过了接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人类疟疾动物模型的研究,以往采用的是传统的血传感染,条件要求高,费时长,耗资大,进展缓慢。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的成功为建立人疟动物模型创造了条件。 我们应用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对黑叶猴、熊猴、红面猴、恒河猴、果子狸、长爪沙鼠、家兔、白掌长臂猿(泰国产)等8种动物进行易感性筛选实验。结果白掌长臂猿培养至13d,疟原虫发育正常,原虫率一直保持在1%以上,体内原  相似文献   
16.
广西很多地区有吃“鱼生”的习惯,华枝睾吸虫(以下简称肝吸虫)病流行较为普遍,尤以桂南为甚。过去我们曾在扶绥的山圩和渠黎两公社进行调查,感染率分别为44.6%和43.9%。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肝吸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于1979年在横县陶圩公社古同村和石塘公社料平村进行肝吸虫病流行病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异盘并殖吸虫病发现于广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4年我们曾在广西灵川县首次发现异盘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并存的一个自然疫源地,证明银星竹鼠为异盘并殖吸虫的自然宿主.1965年我们又在那坡县发现上述二种并殖吸虫并存的自然疫源地,并在该地的12个自然村屯查访的520名居民中发现一名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18.
4例恶性疟患者血分别感染4批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3批感染成功,平均胃感染率分别为66.0%和65.7%;卵囊指数分别为8.8和10.3;平均腺感染率分别为49.0%和54.6%;平均阳性腺指数分别为2.31和2.46。结果表明两种按蚊对恶性疟原虫的易感性无明显差异。 以11例间日疟患者血分别感染11批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前者10批受染,平均胃感染率83.5%,腺感染率81.3%,平均阳性腺指数为3.70;后者各批都受染,平均胃感染率88.2%,腺感染率81.6%,平均阳性腺指数为2.98。表明两种按蚊对间日疟原虫均高度易感。本实验结果证明微小按歧不仅为我国南方山区恶性疟的主要传播媒介,而且也是传播间日疟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9.
孟氏裂头条虫(Spirometra mansioni)的幼虫能在一定情况下侵入人体而发生裂头蚴病(Sparganosis)。人体感染裂头蚴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数种。 (一)以生蛙皮或肉敷贴于伤口或脓疡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证明南宁市郊稻田性皮炎的病原是包氏毛毕血吸虫的尾蚴。本虫的终宿主家鸭感染达22/22,中间宿主小土蜗和截口土蜗在稻田内分布极为普遍;以尾蚴感染小鸭第10天发育为成虫,毛蚴感染土蜗第15.5天逸出尾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