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压氧 (HighPressureOxygen ,HPO)医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边缘性学科 ,已是近年来的一门新的临床治疗学。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中已被广泛认可[1] 。我院1992~ 1994年治疗胆道蛔虫症 80例 ,对相关的护理问题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80例胆道蛔虫有男 32例、女 48例 ,平均年龄 36岁 ,均为急诊如及住院患者 ,典型的临床表现 ,B超检查 ;胆总管直径 7~ 2 0mm ,平均 10 .4mm ,蛔虫进入胆总管深度 7~ 110mm ,平均 2 6 .7mm。并发胆囊炎 8例 ,胆结石 2例 ,十二指肠球溃疡 2例 ,其余…  相似文献   
92.
双氯灭痛(DC-Na)控释小丸的制备,成丸百分率受种粒中乳糖/淀粉比例、粘合剂溶液粘度及种粒在包衣锅中滚动时间的影响;小丸的园整度与粘合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显著相关;包衣液组成及浓度,小丸大小分布范围对包衣中粘连影响较大。6名健康自愿者多剂量口服DC-Na控释小丸(CRP)及普通片(CT),比较最低血浆浓度,说明d3已达稳态。稳态时两者之间血浆药物浓度波动指数(FI)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稳态时一个给药间隔内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6%。  相似文献   
93.
汤佩莲  龙晓英  林丹  李力任 《中药材》2005,28(8):719-720
应用葡聚糖微型凝胶柱,结合紫外一阶导数法消除背景对辣椒碱测定的干扰,脂质浓度在4%以上其包封率可达到药典规定.本法快速、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以药材的水提液、未加糖浆的总混药液和加入糖浆的总混药液为研究对象,以浊度作为药液澄清度的考察指标,并以绿原酸与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鞣质和固形物的清除率以及膜通鼍变化为指标评价膜滤工艺.结果 微滤可显著改善药液的澄清度;陶瓷膜滤过效率高于振动膜滤过.结论 陶瓷膜微滤适合中药提取液大批量生产连续滤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制水飞蓟宾(SLB)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化胶囊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设计将SLB制成磷脂复合物,测定了该复合物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进一步制成自微乳给药系统。结果 SLB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 h,比例1∶2。按此最佳工艺条件制备SLB磷脂复合物,复合率为100%,其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126.3μg.mL-1,166.64,其最佳自微乳给药系统(PMC)组成及比例为,复合物∶油酸乙酯∶吐温80∶丙二醇=12∶30∶45∶13。按最佳处方制备的SLB磷脂复合物-PMC在人工胃液中36 min内累积溶出百分率已达到80%。结论将水飞蓟宾制成磷脂复合物自微乳化胶囊能显著提高其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黄芩苷(BA)、黄芩苷磷脂复合物(BA-PC)及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两种自微乳给药系统(BA-PC-SMEDDS),即BA-PC-NS-SMEDDS(不含天然乳化剂)、BA-PC-NE-SMEDDS(含天然乳化剂)的吸收特性,预测其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能力。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进行BA、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研究,HPLC色谱法测定BA含量。结果:BA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药物很可能为被动吸收机制;随着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的转运速率和Papp值呈下降趋势。当加入P-gp抑制剂后,BA外排率(ER)由2.07降为0.48,减少了76.8%,证明BA为P-gp底物。BA、BA-PC及BA-PC-SMEDDS在90 min以前转运量无明显增加(P0.05),而90 min之后,BA-PC及BA-PC-SMEDDS的转运量较BA有显著性增加(P0.05),转运3 h时,累积转运量及Papp值的大小依次为:BA-PC-NS-SMEDDSBA-PC-NE-SMEDDSBA-PCBA,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BA-PC或BA-PC-SMEDDS吸收方向的Papp值均明显大于加入P-gp抑制剂(维拉帕米)的Papp值(P0.05)。结论:PC促进了BA的跨膜转运,PC-SMEDDS相结合使转运效果进一步增强(P0.05),其中,BA-PC-NS-SMEDDS促吸收的效果较BA-PC-NE-SMEDDS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7.
何琳  龙晓英  谢礼新  陈馥  林丹荣 《中成药》2007,29(8):1173-1177
目的:建立地龙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地龙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分别对地龙配方颗粒的次黄嘌呤和琥珀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中地龙配方颗粒在与氨基酸对照品、地龙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呈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地龙配方颗粒的次黄嘌呤含量范围为1.6mg/袋~3.3mg/袋,琥珀酸的含量范围为23.58mg/袋~35.38mg/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地龙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测定广地龙饮片中琥珀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以未涂层融硅毛细管(50 cm×75 μm)为分离柱,1 m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0 mmol/L H3BO3-0.5%四乙烯五胺-0.025 mmol/L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pH=11.45)体系为电泳介质,采用重力进样,进样时间15 s,进样高度20 cm,分离电压10 kV.结果 该方法 的线性范围为5.00~80.00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2.21% (n=9 ),广地龙饮片(产地:广西)中的琥珀酸含量为0.8 mg/g.结论 方法 可行,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广地龙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
局部用辣椒碱传递体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制备辣椒碱传递体,并评价其体内外皮肤渗透性。方法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均质机制备辣椒碱传递体,并对其大小与结构、包封率、释放度、体外皮肤渗透性和在大鼠组织的分布进行评价。结果辣椒碱传递体结构为小单室泡囊,平均粒径150.6 nm。包封率随脂质浓度增加而增加,当脂质浓度为8%时,包封率为96.7%。体外累积释放量随接受液中乙醇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不同基质大鼠腹部皮肤体外辣椒碱累积透皮量为:传递体>霜剂和混悬液。不同种类皮肤辣椒碱累积透皮量为:小鼠>大鼠>人,人体皮肤辣椒碱累积透皮量为:表皮膜>真皮层和完整皮肤。辣椒碱注射液对大鼠腹腔多次注射体内分布为:骨头>血液>皮肤>肌肉,辣椒碱传递体大鼠腿部局部多次给药,体内分布为:骨头>皮肤>血液>肌肉。结论辣椒碱传递体包封率达到药典的规定(>80%),辣椒碱传递体可以增加辣椒碱的皮肤透过性,皮肤种类及皮肤的不同层次影响辣椒碱传递体的皮肤透过性。多次注射及局部给药,辣椒碱在骨头及肌肉的分布类似,但在血液及皮肤的分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0.
哈虫胶囊制备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设计对哈虫胶囊制备中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优化条件为 :超声波时间 (A)为 3h ,乙醇体积分数 (B)为2 0 % ,溶剂体积 (C)为 2 0 5mL ,浸泡时间 (D)为 13h ,优化条件下的醇提取率及总提取率分别为 ( 5 4.3± 0 .78) %及 ( 6 4.1± 0 .6 5 ) % ;超声波提取率显著高于渗漉法 [醇提取率为 ( 12 .5± 0 .33) % ,总提取率为 ( 18.0± 0 .47)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