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86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测定其术前和术后48~72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Scr),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事件。CIN定义为术后48~72h内Scr升高>25%,或绝对值升高≥44.2μmol·L-1(0.5mg·dL-1)。结果 186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CIN(CIN组),152例为非CIN(非CN组),CIN发生率为18.3%。CIN组患者年龄较非CIN组更大(P<0.05),CIN组肾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合并心力衰竭(Killip≥Ⅱ级)的患者明显多于非CIN组(P<0.01),所有心源性休克患者均发生了CIN;CIN组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比例低于非CIN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基线肌酐清除率<60mL·min-1)、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源性休克、术前他汀治疗与CIN的发生有关。CIN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非CIN组延长,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P<0.05或P<0.01)。结论 CIN是急诊P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CIN的危险因素,术前他汀治疗是减少CIN发生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方法对羊水过少3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好发于孕40周以后。羊水过少合并妊高征、胎儿窘迫及胎儿生长受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胎儿窘迫与羊水过少时羊水量成反比。羊水过少剖宫产新生儿预后明显好于阴道分娩(P<0.05)。结论对羊水过少孕妇应早期确诊,严密监测,尽早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3.
目的 评价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术后12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术前测定236例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将患者分为CRP〈3.0mg/L组(正常组,131例)和CRP≥3.0mg/L组(异常组,105例),随访、记录和分析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再次血运重建术等)发生率。结果 236例患者中有105例(44%)术前CRP异常(大于3mg/L),异常组患者年龄大,吸烟者多,血脂亦高于CRP正常者(P〈0.05),而正常组更多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P〈0.05)。死亡、心肌梗死以及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冠脉血流重建术发生率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非急诊血流重建术两组相似(P〉0.05)。结论 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者,术后12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增加,提示术前炎症反应的活性影响晚期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在吡啶所致的急性非感染性咽炎大鼠模型上初步评价侗药血马鞭水提取物对咽喉炎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包括吡啶+侗药血马鞭水提物低、高剂量组(500、1 000 mg/kg,灌胃给药)、吡啶+地塞米松组(4 mg/kg,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造模前,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无菌伊文思蓝溶液(EB),随后大鼠通过采用10%吡啶溶液涂抹咽喉部建立咽喉炎模型,正常对照组涂抹相同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造模1 h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咽部并拍照,同时对咽部组织EB渗出量进行测定。称量各组大鼠主要脏器质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咽喉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咽喉组织EB渗出显著增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黏液腺细胞排列分散不规则且部分肥大破裂,并伴有组织出血。与模型组比较,侗药血马鞭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和地塞米松组大鼠EB渗出明显降低(P<0.05),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结论]侗药血马鞭水提物对吡啶所诱导的急性非感染性咽炎大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兔心肌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2.5 kg,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3组(n=6):正常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37℃K-H液60 min;瑞芬太尼组(R组)灌注含12μg/L瑞芬太尼的K-H液60 min;瑞芬太尼+氨茶碱组(RA组)灌注含12μg/L瑞芬太尼+30 mg/L氨茶碱的K-H液60 min。记录平衡灌注15 min(T0)、继续灌注15 min(T1)、30 min(T2)和60 min(T3)时心率(HR)和左心室前壁3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计算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程(MAPD90)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记录早期后除极、延迟后除极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R组T1~T3时HR减慢,MAPD90延长,TDR增大(P0.05)。与C组和RA组比较,R组HR减慢时,MAPD90延长,TDR增大(P0.05)。结论:瑞芬太尼减慢HR时,MAPD90延长,TDR增大,折返激动易于发生;氨茶碱增快HR,缩短MAPD90,从而使TDR减小。  相似文献   
146.
目的:探讨输尿管息肉的诊治方法,总结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8例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结石合并息肉患者行活检结果提示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4例原发性息肉患者术后病检结果也提示为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随访恢复良好,无一例恶变。结论:排泄期CT尿路造影可获得三维立体影像,是诊断输尿管息肉和其他输尿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输尿管镜检查及取活组织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数目及性质,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及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整体进步,对于单纯的输尿管息肉的治疗,腹腔镜手术有逐步取代开放手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大致正常的检出率、伴随的临床症状因素和发生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1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AMI患者,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大致正常的AMI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311例AMI患者中检出冠状动脉大致正常者16例(5.15%),平均年龄47.6岁,其中45岁以下占56.3%(9/16),有吸烟史者66.6%(10/16),诱因为情绪激动者25%(4/16),发病前有过度劳累史者50%(8/16),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者仅为12.5%(2/16)。5例患者曾行静脉溶栓治疗且均获成功(5/5)。结论 正常或轻度异常冠脉患者亦可发生AMI,吸烟和过度劳累可能为诱发冠脉痉挛而导致AMI的重要因素。大致正常冠脉AMI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的演变与冠脉异常的AMI患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儿科本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实习的儿科本科临床实习生共184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带教模式不同,将所有实习生分为参照组50名,实验组134名,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及PDCA循环法.对两组实习生出科成绩、教学评分以及对于本次带教活动的满...  相似文献   
149.
龙娟 《妇幼护理》2023,3(18):4533-4535
目的 分析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实施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 期间本院收治的 108 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54 例。对照组给 予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 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7.04%(P<0.05)。实验组的发热消失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状恢复 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时间、止吐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3.70%,显著 低于对照组的 14.81%(P<0.05)。结论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运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中,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 症状改善,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