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18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45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21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作为反映植物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指标,已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32例正常人的HRV,以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植物神经活动情况,以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防治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和β-arrestin2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初发白血病患者95例(Leu组),根据白血病类型不同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亚组(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亚组(44例)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亚组(21例);以非恶性血液病患者36例(NL组)作为正常对照。收集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β-arrestin1、β-arrestin2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β-arrestin1、β-arrestin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eu组和NL组的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检测到β-arrestin1、β-arrestin2mRNA和蛋白的表达,Leu组显著高于NL组(P<0.01)。与NL组比较,AML、ALL和CML各亚组的骨髓和外周血中β-arrestin1、β-arresti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三个亚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β-arrestin1、β-arresti... 相似文献
113.
1989年Campeau[1]首次报道以桡动脉为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993荷兰Keimeneij等[2]首次报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术,随后更多的临床研究发表,使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TRI)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介入诊疗途径[2-3]。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是减少出血,增加安全性和增加患者舒适度[4-5]。而经股动脉入路的血管相关并发症和出血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特别是给予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后[6-7]。 相似文献
114.
115.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成功实施了直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治疗组,选择6例直接急诊PCI术失败未能行早期再灌注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术前半小时与术后即刻、术后3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第3天、第7天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计算各时期的QTd。结果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后6小时QTd即明显下降(P<0.01),术后24小时下降至高峰,此后维持稳定。治疗组术后6小时以后QTd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直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使患者QTd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16.
病例:孕妇,25岁,孕1产0,孕34周,行常规B超检查。夫妻双方非近亲结婚,否认双方家族中有畸胎史及遗传病史,孕期无不良用药史,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超声所见:BPD:8.89cm,FL:6.70cm,HR:144次/分,羊水指数为19.4cm。胎儿左小腿胫骨长5.83cm,腓骨长5.54cm,左小腿软组织回声明显增厚2,9cm(正常右小腿软组织厚1.2cm,腓骨至皮肤线的间距),足部结构显示异常,见增厚软组织回声,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方法将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且符合该试验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剂量组,强化组自入院起连续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直至术后1月,1月后改为常规剂量10 mg/d;常规剂量组自入院时即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直至随访结束。观察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基础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前hs-CRP、cTnT、CK-MB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术后7d及术后1月两组血浆hs-CRP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术后7d两组血浆cTnT、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两组血浆cTnT、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强化组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而常规剂量组有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血浆hs-CRP、cTnT、CK-MB水平,并减少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研究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西药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病例 ,分为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吗丁啉治疗组和单独应用吗丁啉治疗对照组 ,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变化 (P<0 .0 1 )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西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药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9.
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1年12月至2002年5月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287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876例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的人群中,共发现18例冠状动脉肌桥,发生率为0.626%,均为左前降支心肌桥。收缩期狭窄≥50%的有15例,其中8例收缩期狭窄≥75%。14例有心绞痛症状。8例收缩期狭窄≥75%的患者行心肌核素显像提示前壁心肌缺血。2例患者发生前壁心肌梗塞,其心肌桥于收缩期致100%血流阻断。使用b-阻滞剂可缓解心肌桥昕致心绞痛。16例随访1~5年,无1例新发心肌梗塞、心脏性猝死及左心功能不全。结论:冠状动脉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可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b-阻滞剂可缓解昕致心绞痛,极少心肌桥患者需行心肌桥剥离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可能是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安全有效的办法。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预后较冠状动脉固定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为好。 相似文献
12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简称NEC),是新生儿时期的严重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在早产儿中发生率较高,虽然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现将我院儿科1995年1月~2002年8月收治的NEC39例,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