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7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由于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作用,以往认为禁用于心衰患者,近年来散见为强心剂与β受体阻滞剂合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报告。去年我组开始使用地戈辛并用心得安治疗一例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心衰患者收到良好疗效,其后相继治疗其它心脏病6例疗效亦较好,简要总结见附表。  相似文献   
22.
当今社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冠心病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半胱氨酸血症、吸烟等;而有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亚临床甲减)与冠心病的关系尚存争议.亚临床甲减发病率为2.5% ~ 10.4%,并且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年龄>60岁的女性中发生率更高,可达16%以上[1].亚临床甲减的最主要临床转归是发展为甲状腺机能减退,进而可通过对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促进冠心病的发生.下面将对亚临床甲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背景:心脏干细胞移植后心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轴表达及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的:观察经心外膜注骨髓单个核细胞对心衰犬心脏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轴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杂种犬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植入永久起搏器。右室快速起搏三四周后建立心衰模型。移植组犬经心外膜多点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快速起搏三四周后,各项超声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较起搏前改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定量PCR检测细胞移植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RNA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经心外膜注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可提高心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mRNA及CXCR4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凝血系统、血细胞计数代表的血液系统的影响效果是否相同。方法连续入选19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泰嘉组,89例)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组,110例),按照相同的应用剂量及应用方法,并应用电阻法在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在用药前和用药后48~60小时测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D-dimer)、凝血系统[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泰嘉组及波立维组血小板聚集率均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在负荷量后降低最明显,泰嘉组与波立维组用药前、用药后8~12小时、24~36小时、48~60小时的血小板聚集率电阻值分别为(7.67±3.48)欧姆(ohm),(4.67±3.84)ohm,(3.46±3.93)ohm,(3.36±3.86)ohm和(6.84±3.25)ohm,(4.25±3.94)ohm,(2.63±3.27)ohm,(2.59±3.50)ohm,经单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92,P〉0.05),血小板聚集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101,P〈0.01);而凝血系统各指标和血常规的各项血细胞计数在用药前后两组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具有相同的影响效果,而且二者对于凝血系统及血液系统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5.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病人面临较高的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风险在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最高[1].那些出现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病人猝死的风险最大,尽管使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能提高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临床试验病人的生存率,但是这些病人仍然处于较高的心脏性猝死的巨大风险之中[2].尽管对于置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识别和终止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的争议很少,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3].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治疗模式主要集中在如何改进危险分层工具以取得最大治疗获益、降低可能的风险并且保持更高的效价比[4].  相似文献   
26.
背景:干细胞再生可修复受损心肌,但目前利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相对甚少。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对起搏器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犬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细胞移植组、模型对照组犬均通过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建立心力衰竭模型。造模后,细胞移植组通过心肌直接注射法分多点注入CM-DiI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取心尖、前壁和室间隔心肌,FITC标记心肌肌钙蛋白,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 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可见CM-DiI和FITC双重染色的双阳性的细胞,呈黄色荧光;模型对照组仅可见FITC染色的绿色荧光图像。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结果示,模型对照组间质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呈显著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细胞纤维化;而细胞移植组未见明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无心肌细胞纤维化,提示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可成功建立犬心力衰竭模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心尖、前壁、室间隔的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降低(P < 0.05),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P < 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 > 0.05)。说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心力衰竭犬心肌中可增殖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27.
背景:干细胞移植为治疗心肌梗死带来新的希望,但研究结果不一致,存在争议。细胞移植能否长期持久地改善心脏功能、改善缺血心功能的机制这些问题均不明确。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犬心功能、血管生成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方法:杂种犬分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n=10)和生理盐水组(n=6),前上嵴或髂后上棘穿刺分离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于心肌梗死后2 h分别经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生理盐水,心肌梗死后2 h及6周时分别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6周vW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的毛细血管密度,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6周,超声心动图显示,骨髓单个核细胞组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比生理盐水组显著升高;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数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梗死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4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梗死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 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结果说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内注射移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促进梗死边缘区血管生成,提高促血管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8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4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8.
背景:干细胞再生可修复受损心肌,但目前利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相对甚少.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心肌移植后,对起搏器诱导的心力衰竭模型犬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细胞移植组、模型对照组犬均通过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建立心力衰竭模型.造模后,细胞移植组通过心肌直接注射法分多点注入CM-DiI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模型对照组同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取心尖、前壁和室间隔心肌,FITC标记心肌肌钙蛋白,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并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与结论:细胞移植组可见CM-DiI和FITC双重染色的双阳性的细胞,呈黄色荧光;模型对照组仅可见FITC染色的绿色荧光图像.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结果示,模型对照组间质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呈显著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细胞纤维化;而细胞移植组未见明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无心肌细胞纤维化,提示快速右室心尖部起搏可成功建立犬心力衰竭模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心尖、前壁、室间隔的胶原容积分数均明显降低(P < 0.05),射血分数明显升高 (P < 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 > 0.05).说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心力衰竭犬心肌中可增殖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29.
背景: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移植可以修复受损的心肌组织,促进缺血区域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缺血心肌的灌注和收缩功能.目的:观察白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至犬心肌梗死模型后在体内的分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列照动物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杂种犬16只,体质量15~25 kg,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方法:16只杂种犬投币法随机分为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6),移植组于心肌梗死后2 h经冠状动脉内移植CM-Dil标记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冠状动脉结扎后2 h及6周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移植后6周处死所有动物于梗死区及其邻近部位取材.主要观察指标:①心肌梗死后6局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化情况.③透射电镜观察移植组梗死区心肌组织的变化.结果:纳入杂种犬16只,全部存活.左前降支结扎2 h后可见结扎点远端心肌组织变紫,室壁活动减弱,心电图出现ST段弓背样抬高.①对照组心肌梗死后6周和心肌梗死后2 h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移植组术后6周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较心肌梗死后2 h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明显改善(P<0.05),移植组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提高7%左右.②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后可分布于梗死区及梗死周边区.并表达肌球蛋白重链:正常心肌组织及对照组心肌组织内未见移植细胞.③透射电镜下可见移植组分化完全的血管内皮细胞及类心肌样细胞.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在梗死区梗死周边区存活并逐渐分化成心肌样细胞,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0.
背景: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在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加以鉴定.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8-09/1 1在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中间载体pGEM-T Easy质粒购于Promega公司,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由上海市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实验室保存.方法:从人脑胶质瘤组织提取mRNA,采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序列并表达,然后与载体pGEX-4T-2连接,转化宿主菌BL21构建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纯化,Westem-blot鉴定.主要观察指标:总RNA鉴定结果,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分子质量的鉴定,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Western-blot鉴定.结果:抽提肿瘤组织总RNA后,电泳清晰可见rRNA28S、18S、5S 3条带.且总RNA的A260nm/A280nm值为1.903.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在约1 300 bp左右有一条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基因大小一致.重组表达载体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序列一致,经Western-blot验证为目的蛋白.结论:用双酶切、DNA测序与Western.blot的方法证实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