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1.
黄芪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结构的变化及黄芪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兔制备心肌梗塞模型,黄芪治疗组于术后第2日自腹腔注射黄芪2~3mL,每日2次.共3周;于术后第6周进行第2次手术,用精确天平及精密卡尺直接测量在室质量、全心质量及梗塞区、游离壁和空间隔厚度。结果:梗塞后全心质量及上空质量均增加,差异显著,经黄芪治疗后左室质量和全心质量均下降,其中全心质量尚未恢复至正常;室间隔及游离壁厚度增加,梗塞区室壁变薄,差异显著:经黄芪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接近正常。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区室壁变薄,非梗塞区心肌失代偿性增生肥厚,构成了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黄芪可逆转这一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以起搏阈值增高为表现的起搏器电池耗竭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患者,男,56岁,因间断性心悸、胸闷11年,加重1d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患者13岁时患白喉,未得到正规治疗,以后自述心率偏慢,但无不适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1994年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心悸,伴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于我院诊断为“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于19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体表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isp)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方法测量了32例PAF病人的体表心电图的Pmax及Pdisp,并与30例无PAF者进行了比较.结果Pmax和Pdisp在PAF病人中明显延长,Pmax>110 ms和Pdisp≥40 ms可区分开PAF病人和对照组,其敏感度均为97%,特异性分别为76%和73%.结论体表心电图的Pmax及Pdisp是一种预测PAF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齐书英  李俊峡  李洁  丁超  张莉  李育红 《医学争鸣》2009,(20):2209-2211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40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35例,慢性房颤5例.3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16例行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及(或)左房、右房线性消融,21例采用EnSite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7或O”型左房线性消融和(或)右房峡部消融.总结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和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射频消融的即刻成功率100%,3mo后判断手术成功率,所有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87.5%(35/40),5例再发房扑或房速的患者中4例再次行射频消融术,两次术后仍有3例复发房扑,两次手术成功率90%(36/40),3例两次术后再发房扑的患者中仅1例患者行第三次射频消融术.阵发性房颤一次手术成功率97.1%(34/35),并发症发生率2.5%(1/4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复发者均为大折返房扑或房速,复发与患者发病时间长、持续性房颤、左心房大、患者年龄大、合并高血压病等有关.结论: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外膜梗死边缘区及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建立AMI动物模型后,腹腔注射黄芪,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分别记录梗死边缘区(AMI—R)及非梗死区(AMI-N)心外膜心肌细胞(Epicardium,Epi)Ito密度。结果正常左心室Epi细胞的Ito于+70mV时的电流密度明显大于AMI—R及AMI—N(P〈0.01);AMI—R及AMI—NEpi细胞的It0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使受抑制的AMI-R及AMI—Nho密度恢复。结论黄芪对AMI—R及AMI—Nho密度的异常有部分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 男,64岁.因"丹毒"在当地诊所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输液第15天中午饮白酒50 mL,约5分钟后出现颜面潮红、心悸、胸闷、四肢乏力、大汗淋漓,无晕厥、肢体抽搐及偏瘫,无大、小便失禁,急诊来我院. 有肥厚型心肌病史,患高血压病25年,血压最高达160/100 mmHg,近期口服美托洛尔、尼群地平, 血压控制可.查体:脉搏102/min,呼吸31/min,血压89/45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2/min,心音有力,心尖部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查血白细胞10.80×109/L ,血钾3.03 mmol/L,凝血功能四项、心肌酶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改良同身寸在食道心房调搏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同身寸在食道心房调搏中应用价值的探讨齐书英,宁佩萸,李洁,白依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石家庄050082锦州铁路分局大虎山铁路医院)经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的成功关键在于将电极导管送到食道的合适位置。为此,我们应用江西医学院一附院首创的依...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心脏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心脏病T细胞亚群的影响齐书英宁佩萸孙朝安高岩作者单位:050082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疗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和结果实验观察健康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内科、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共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31~88岁,平均(55.3±5.9)岁。将其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强化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连续治疗8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强化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s-CRP、MMP-9降低,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强化组hs-CRP、MMP-9降低,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强化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增加(88.6%vs.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vs.5.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腋静脉途径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心脏起搏治疗患者116例,将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后均分为腋静脉组(n=58)和锁骨下静脉组(n=58),由同一术者完成人工心脏起搏置入操作,记录以下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血管穿刺时间、血管穿刺成功率、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的血管穿刺成功率[94.8%vs.96.6%,P〉0.05]、血管穿刺时间[(61±57)svs.(59±32)s,P〉0.05]、电极操作时间[(148±56)svs.(162±87)s,P〉0.05)]、X线曝光时间[(183±120)svs.(205±115)s,P〉0.05]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置入起搏电极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