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不同抗原肽特异性CD3+ CD8+人白细胞抗原( HLA)-A2+细胞的表达.方法 从4例HLA-A2阳性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外周血中分离PBMC,分别与HBV抗原肽sAg( FLLTRILTI、GLSPTVWLSV、WLSLLVPFV),HBV eore(FLPSDFFPSV)和HBV pol(FLLSLGIHL)及抗-CD3-pacific blue、抗-CD8-异硫氰酸荧光素共育,流式细胞仪分析HBV/HLA-A2-CD3-CD8阳性细胞,克隆培养,筛选出克隆培养的抗HBV T淋巴细胞;再与含有HBV的肝癌细胞株HepG2( HLA-A2+)共育,ELISA法检测其分泌IFN-γ水平.结果 4例患者体内受GLSPTVWLSV肽诱导的特异性抗HBV T淋巴细胞占所有CD8+细胞的1.44%±0.04%,高于FLLTRILTI肽的0.68%±0.08%、FLPSDFFPSV肽的1.06%±0.09%、FLLSLGIHL肽的0.56%±0.04%和WLSLLVPFV肽的0.46%±0.08%(t=0.001,P<0.05).将GLSPTVWLSV/HLA-A2获得的HBV/HLA-A2 PentamerCD3-CD8阳性细胞克隆,获得2株抗HBV CD8 T淋巴细胞,与负荷GLSPTVWLSV肽段的HepG2 (HLA-A2+)细胞共育,CD8 T淋巴细胞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结论 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针对不同HBV抗原肽的特异性抗HBV CD8 T淋巴细胞,其表达量与抗原肽段有关.  相似文献   
22.
2013年3月底在上海、安徽率先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随后在国内多地相继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截至2013-05-01全国共报告127例H7N9确诊病例,死亡26例,其中上海33例,死亡13例。我院作为上海市定点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医院,已经收治了18例确诊患者。现将通过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的2例重症人禽流感H7N9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多环与单环套扎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出血急诊内镜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75例急诊内镜诊断为EV或合并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采用多环或单环橡皮圈套扎治疗,分为多环套扎治疗组和单环套扎治疗组。多环套扎治疗组40例,根据EV程度给予单位点2环、3环或4环套扎治疗;单环套扎治疗组35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须先给予硬化剂聚桂醇+组织胶+硬化剂方法注射治疗。单环套扎治疗再出血患者改用多环套扎治疗。结果:多环套扎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复查EV完全消失8例,基本消失26例,EV消失率85%;单环套扎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复查EV完全消失5例,基本消失15例,EV消失率57%;2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年再出血率多环套扎治疗组为5%,明显低于单环套扎治疗组的23%(P<0.05)。改用多环套扎治疗的再出血患者曲张静脉明显消失。结论:多环套扎治疗EV效果优于单环套扎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成人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总结成人麻疹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上海市第5人民医院收治的215例成人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结果①麻疹发病年龄主要在18—35岁之间。②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有67.9%。③主要并发症有肝功能异常[183例(85.1%)],结膜炎[82例(38.1%)],腹泻[49例(22.8%)],肺部感染E41例(19.1%)]等。结论成人麻疹的并发症以肝功能异常最多见。成人麻疹发病率高与未进行麻疹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接种时间太长、抗体滴度降低及流动人群发病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5.
黄绍萍  卢水华 《医药导报》2009,28(12):1598-1599
[摘要]既往认为肺隐球菌病是一种少见病,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患者逐年增多,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肺隐球菌病在免疫力低下及免疫力正常的个体中报道均逐年增多,肺隐球菌病的药物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文从抗隐球菌治疗的药物、抗隐球菌治疗的方案选择、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疗法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肺隐球菌病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6.
肝炎肝硬化大便潜血阳性临床诊断首先考虑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内镜检查,肝炎肝硬化合并溃疡性回结肠炎症极易被漏诊。国外一些个例报道证实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诱发或加重炎症性肠病,然而,涉及肝炎肝硬化乙型代偿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溃疡性回结肠炎的国内外报道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病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变异与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msPCR法检测53例HBVDNA阳性慢性重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preC1896变异,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T细胞亚群改变。结果53例重型肝炎HBVpreC变异的检出率为71.7%。各nBe系统均可检出,HBeAg(-)/HBeAb(+)组为最高,与其它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变异株组CD4^+,CD4^+/CD8^+比值高于野生株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CD8^+低于野生株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变异株的检出主要集中在HBeAg(-)/HBeAb(+)病人中,随病情加重检出率也增高。HBV变异株比野生株组有更加严重的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1例手术证实为合并肠结核的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艾滋病继发肠病的诊断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住院艾滋病患者腹泻患病、诊断及预后情况,探讨该疾病的优化诊治策略。方法在2009年7月—2011年6月入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艾滋病患者中,筛选出91例合并腹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总计22例(24.2%)患者取得明确的病原学或病理学诊断。出现电解质紊乱与预后不良有关(OR=9.185,95%CI=2.205~38.263,P=0.001)。10例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平均2.1(1.3~2.9)d后出现腹泻;12例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后平均3.4(1.6~5.2)d内出现腹泻。结论需要进一步完善艾滋病合并腹泻诊断策略;出现电解质紊乱是艾滋病合并腹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规范使用抗生素有助于艾滋病合并腹泻的防治。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