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8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80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847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286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70篇
综合类   1964篇
预防医学   613篇
眼科学   175篇
药学   638篇
  12篇
中国医学   794篇
肿瘤学   16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自制负压瓶和生物蛋白胶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院2003年5月至2005年4月对44例(治疗组)乳腺癌根治术病人行术中应用生物蛋白胶,术毕引流管接负压瓶,胸壁不加压包扎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与2001年2月至2003年2月术后未应用本法的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对照组)对比分析,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钳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讨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钳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钳夹型颈椎病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龄35~74岁,平均58.3岁.术前JOA评分5-13分,平均(8.5±2.2)分,全麻下一次性完成后路双开门减压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28例经13~41个月随访,JOA评分10-17分,平均改善率为75.3%,优良率85.5%.无明显并发症,肢体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对于脊髓钳夹型颈椎病,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理想方法,具有经济安全、稳定可靠、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3.
患者男,42岁.不慎被10 kV高压电击伤胸腹部、会阴、四肢,烧伤总面积60%TBSA,均为Ⅲ度.患者腹部正中有一8 cm×6 cm的电击伤口,其基底组织炭化.伤后第6天行胸腹部切痂,术中见电击伤口处腹壁全层坏死,保留坏死腹膜并用异体皮覆盖,其余创面行自、异体皮混合移植.  相似文献   
84.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与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癌症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4%~20%,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癌症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4~7倍[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生物学与凝血系统之间存在共生关系。VTE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影响。癌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5月255例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资料。按经治医师不同分成2组,其中传统处理方法 134例(对照组),采用ERAS措施121例(ERAS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热、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清石率等。结果 251例软镜碎石手术获得成功,对照组3例、ERAS组1例软镜手术失败。ERAS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0.7±32.3)min vs.(86.3±33.6)min,t=-1.342,P=0.181]和清石率[86.7%(104/120)vs.85.5%(112/131),χ~2=0.072,P=0.789]无明显差异。ERAS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11.3±5.2)h vs.(21.5±4.4)h,t=-16.940,P=0.000],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2±0.9)d vs.(3.4±1.9)d,t=-6.341,P=0.000],住院总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19.4±3.8)千元vs.(21.0±4.7)千元,t=-2.980,P=0.003],术后发热率低于对照组[25.0%(30/120)vs.37.4%(49/131),χ~2=4.468,P=0.03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  相似文献   
86.
目的介绍一种无需借助特殊器械,在临床手术中出现髓内钉取出器械不配套、取出器不能顺利置入时。能顺利帮助取出髓内钉主钉的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治髓内钉取出困难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2~62岁,平均38岁。利用髓内钉远端原有钉孔,扩大开槽。将螺丝批插入远端锁定孔,直接逆向锤击螺丝批根部,借助杠杆力,使主钉松动并退钉1~2cm,使取出器方便置入,从而拔出髓内钉或直接用尖嘴钳拔出主钉。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运用本方法使16例髓内钉取出困难病例,全部顺利拔出。术后未出现感染、骨折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对患者额外损伤小,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髓内钉取出困难。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的证候实质。方法收集20例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的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组婴儿。采用超高效液相-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些受试者的血浆及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研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对这些代谢数据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共检测到1 076个血浆代谢物和414个尿液代谢物。最终共鉴定出22个血浆代谢物和7个尿液代谢物,涉及鞘脂、甘油磷脂、组氨酸、甘油酯和脂肪酸代谢,其中鞘磷脂和甘油三酯可作为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论代谢物和生物标志物的确认为探讨HCMV肝炎湿热内蕴证的证候实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自拟前列汤联合超声电导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超声电导治疗组、超声电导联合中药治疗组,分别接受乳酸左氧氟沙星+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超声电导治疗+乳酸左氧氟沙星+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超声电导联合中药治疗4周。观察记录3组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变化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变化。结果:超声电导治疗组、超声电导联合中药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7.5%和80.0%,两组有效率均优于西药治疗组(57.5%)(P0.05)。超声电导联合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的NIH-CPSI评分为(9.68±3.73)分,低于西药治疗组的(12.33±3.31)分和超声电导治疗组的(11.53±3.87)分(P0.05)。超声电导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液中白细胞为(6.53±2.32)个,低于西药治疗组的(8.33±2.13)个和超声电导联合中药治疗组的(8.18±2.26)个(P0.05)。结论:自拟前列汤联合超声电导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面神经颅外段的动脉来源及分布. 方法 15例新鲜尸体头颈部标本经双侧颈总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红色乳胶或过氯乙烯填充剂,观察面神经颅外段的血供来源及分布. 结果面神经营养动脉来源于耳后动脉的茎乳动脉、颞浅动脉面神经支、面横动脉、颈外动脉上面神经支、颈外动脉下面神经支、面动脉后面神经支和面动脉前面神经支,其外径分别为(0.8±0.2) mm、(0.9±0.4) mm、(1.9±0.3) mm、(1.0±0.2) mm、(1.1±0.4) mm、(1.0±0.2) mm和(1.1±0.6) mm.各营养动脉除营养面神经外还发出分支相互吻合,构成了丰富的面神经血管网. 结论了解面神经颅外段动脉血供来源及分布,为避免腮腺咬肌区手术损伤面神经营养血管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不同表面设计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的抗拔出性能。方法  1 2具男性青壮年新鲜尸体的L3、4节段 ,分 3组模拟后路双侧植入螺纹表面柱状椎间融合器 (Interfix) ,锯齿表面方形融合器 (Prospace)和光滑表面方形融合器 (Syncage)。每组共 4个标本 8枚融合器。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定各个融合器的最大拔出力并得出拔出曲线。比较试验结果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结果 三种融合器之间的最大拔出强度分别为 6 95± 1 75N (Interfix) ;2 5 8± 6 5N (Prospace) ;1 30± 34N(Syncage)。三者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同时三种融合器的拔出曲线具有不同特征 ,其拔出斜率分别为 1 95 6± 75N/mm、 5 0 4± 2 4N/mm、 1 6 3± 7 4N/mm (按Interfix ,Prospace和Syncage的顺序 ) ,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在用于测试的 3种融合器中 ,表面带螺纹的Interfix拔出强度最大 ,表面带连续锯齿的Prospace次之 ,表面光滑的Syncage最差。各融合器的拔出性能与其表面设计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