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83篇 |
免费 | 306篇 |
国内免费 | 2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篇 |
儿科学 | 32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580篇 |
口腔科学 | 47篇 |
临床医学 | 847篇 |
内科学 | 478篇 |
皮肤病学 | 53篇 |
神经病学 | 286篇 |
特种医学 | 24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570篇 |
综合类 | 1964篇 |
预防医学 | 613篇 |
眼科学 | 175篇 |
药学 | 638篇 |
12篇 | |
中国医学 | 794篇 |
肿瘤学 | 1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5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52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10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237篇 |
2012年 | 250篇 |
2011年 | 276篇 |
2010年 | 240篇 |
2009年 | 286篇 |
2008年 | 258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287篇 |
2005年 | 274篇 |
2004年 | 288篇 |
2003年 | 326篇 |
2002年 | 239篇 |
2001年 | 241篇 |
2000年 | 299篇 |
1999年 | 246篇 |
1998年 | 225篇 |
1997年 | 225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236篇 |
1994年 | 229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40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95篇 |
1989年 | 91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47篇 |
1984年 | 56篇 |
1983年 | 64篇 |
1982年 | 59篇 |
1981年 | 39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13篇 |
1977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家族性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型线粒体肌病的临床、遗传和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CPEO型线粒体肌病3个家系21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家系调查及5例肌活检病理学资料。结果 患者临床均表现为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肌无力。1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另2个家系符合母系遗传规律。病理改变:光镜下为破碎红纤维(RRFs)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缺失纤维;电镜为肌膜下、肌原纤维间线粒体数量增多,嵴内可见电子致密颗粒或晶格样包涵体。结论 3个家系及其亲子代问临床与病理表现相似,提示不同遗传方式所致CPEO型线粒体肌病临床表现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2.
三例包涵体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包涵体肌炎(IB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总结3例IBM病人的临床特点,并对肌活检标本进行酶组织化学、组织化学病理和超微病理研究。结果3例女性病人均在24~36岁发病,其临床特点为以双下肢无力起病,渐累及上肢,远端肢体受累常见。腱反射消失,血清肌酸激酶正常或轻度增高,肌活检光镜检查发现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镶边空泡纤维,肌浆或肌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肌内膜炎性细胞浸润和成群萎缩肌纤维。电镜观察发现3例均有肌浆内细丝或管状细丝包涵体,其中1例有核内包涵体。镶边空泡内含淀粉样细丝、髓样结构、絮状无结构物质和其他胞浆分解产物。肌核改变包括异染色质增多、核变大,核内包涵体及核崩解。结论电镜包埋、半薄切片定位是电镜下寻找包涵体并确诊IBM的关键步骤。肌核改变可能是IBM的病因基础,镶边空泡和肌浆内包涵体有可能来自于崩解的肌核。 相似文献
33.
34.
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九例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DMRV)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90~2001年9例DMR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肌活检组织病理特点,其中6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平均起病年龄25岁,全部患者均为下肢无力起病,远端受累明显,下肢近端、骨盆带肌和上肢肌群也逐渐受累。肌电图示4例为肌源性损害,5例为混合性损害。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镶边空泡纤维、肌纤维萎缩和肌间质增生,肌纤维坏死相对较轻。电镜观察6例,5例可见大量的髓样结构聚集,4例发现肌质内细丝包涵体,2例有核内包涵体,其中1例可见增大的肌核内染色质完全被细丝取代,核膜破裂,核内细丝包涵体释出进入肌质内。结论 发生在我国的DMRV与日本报道的病例在临床和病理特点上基本一致。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胞质内的细丝包涵体来源于崩解的肌核,肌核改变先于肌原纤维的破坏,镶边空泡的形成很可能是肌核崩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诸葛传德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77,(1)
本文作者选择某大学医学中心自1970年9月至1974年12月收治的临床诊断明确,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以往无神经外科手术史、无免疫状态改变、年龄为1月至15岁的急性流感杆菌脑膜炎及肺炎球菌脑膜炎共30例,进行临床与脑脊液的追踪观察。21例流感杆菌脑膜炎患儿每天接受氨苄青霉素200~400毫克/公斤或氯霉素100毫克/公斤,疗程最少10天。 相似文献
36.
1病例:患者,女,21岁,因继发闭经1年来我院就诊,13岁初潮一月两次,月经不规律。父母为本地市民,个体,生育患者时父亲26岁,母亲25岁,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史,无饮酒吸烟及病毒感染史。患者有一妹妹,13岁初潮,月经规律。体格检查:身高157cm,体重61kg,面部多痣,面容无其他特殊改变。外生殖器检查:女性外阴,发育尚可。激素检测:睾酮0.13nmol/l,雌二醇61.95pmol/l,促黄体生成素19.71mIU/ml,促卵泡生成素73.27mIU/ml,垂体泌乳素7.78ng/ml。B超示:子宫前位,大小为36X27X20mm,肌壁间无回声,子宫内膜无偏移,双层厚度3mm。左侧卵巢18X9X8mm,右侧卵…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1例罕见的累及喉部的进行性结节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疗过程、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提取患者的病例资料、病理切片,对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总结本病历的特点并查询PNH相关文献.结果 本病历中患者的病理提示梭形细胞弥漫浸润,免疫组化显示CD68和CD163阳性.患者出现声门上狭窄、气管壁增厚、气管内多发结节,曾... 相似文献
38.
目的客观评价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伤食证的有效性。方法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由3个中心协作完成小儿急性泄泻伤食证111例,包括观察组(推拿治疗)80例、对照组(培菲康和思密达治疗)31例。袪除脱落病例后,观察组76例、对照组30例。治疗2个疗程(6 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个疗程后,观察组主症总积分及分症(大便质地、质量)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分症(大便次数、性状)积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辨证疗法治疗小儿泄泻伤食证疗效优于西药(思密达+培菲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40.
江育仁老师早年师承上海近代儿科名医徐小圃,对儿科温阳法的应用颇多经验。江老治疗儿科疑难病证,凡见长期不规则发热,自汗不温,面色眺白不华者,常取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施之,疗效尚属满意。兹爱陈数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