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ctis Jirovecii,PJ)是一种非典型真菌,具有宿主特异性,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1]。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针对HIV的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降低了PJP的发生率[2]。随着恶性肿瘤新型治疗方法的进步、骨髓或实体器官移植的普遍开展、自身免疫性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逐渐增多,PJP在非HIV免疫抑制患者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此类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成为临床医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刺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对照组26例、针刺治疗组30例、穴位贴敷组27例、针刺+穴位贴敷组29例。结果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8.9%;针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1%。经统计学处理,4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与针刺+穴位贴敷组治疗面瘫的疗效相当,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预后与神经变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体针疗法、头针疗法、电针疗法、针药结合疗法、其他疗法等针灸方面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近况,分析目前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势及存在问题,为临床的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 1区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方氏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方氏头针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方氏头针组针刺头部"倒脏上焦"(双侧)、"记忆"(双侧)、"思维"穴,每日1次。10d后,应用Morris智能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 1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与抑凋亡因子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共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目,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抑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及2min内首次跨越原象限平台的时间比较,模型组明显长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1),方氏头针组明显短于模型组(P0.01)。2min内跨越原象限平台次数比较,模型组明显少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P0.01),方氏头针组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海马CA 1区GFAP/Bcl-2共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方氏头针组GFAP/Bcl-2共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高,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方氏头针可显著上调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 1区星形胶质细胞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从而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寻找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列入统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治疗组)和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内科常规治疗.两组均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ver量表评分、MAS量表评分等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MAS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内科常规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哲学概念作为思维的最小单位来组织医学素材的中医理论体系:朔造出诸多难以用物质概念具体化的生理病理概念,把自身置于天、地、人、德的四维框架之中认识健康和疾病的相关因素并取得了超时代性的成果。本文从认识、观点、方法和层次性的统一性上,认识中医理论体系与社会医学的共性思想,进而阐述它的重要意义。文章暂谈四个问题中的两个论点。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力、注意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并影响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长安方氏头针是方云鹏主任医师在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型头针疗法。方老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理论提出以伏脏、伏象、倒脏、倒象为主的头针理论体系。方氏头针操作手法要求"飞针直刺",直达骨膜,其特点是稳、准、快。在治疗疾病时,方氏头针重视辨证选穴、精准取穴,在确定病位、分析病机的基础上辨证治疗,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确定选穴的穴区和具体穴位。目前,方氏头针学术流派主要分为3支,分别以方云鹏之子方本正为代表,以西安市中医医院黄琳娜、安军明为代表,以方云鹏曾孙周达君为代表。各分支传承人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创建长安方氏头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举办方氏头针学术流派研讨会、积极申报与方氏头针学术思想及经验有关的科研课题等方式完善方氏头针理论体系。同时,各分支还定期举办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及海外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方氏头针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皮三针与药物治疗截肢术后残端神经瘤疼痛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30例在神经瘤局部以皮三针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之间疗效比较P〈0.05。结论皮三针治疗残端神经瘤疼痛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肺移植术早期合并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TRI)的危险因素,总结常见的病原体及耐药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因肺移植术后而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肺移植术后1周内是否出现LRTI将患者分为LTRI组(40例)和对照组(非LRTI组,20例)。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LTRI的高危因素。统计肺移植术后早期合并LTRI常见病原体及耐药情况。 结果 67%(40/60)的肺移植受者(Lung Transplant Recipients, LTRs)在肺移植后早期发生LRTI。LRTI组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时间(d)高于对照组(P<0.05)。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术后肺部存在多种细菌、结缔组织病和低血清白蛋白是肺移植后7天内发生LR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TRI组有20人(50%)因为LTRI需要改变抗生素治疗方案,对照组有2人(10%)根据病原微生物培养的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P=0.004)。病原体以细菌为主(109/122, 89.34%)。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B)(16/122, 13.11%)、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17/122)和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17/122, 13.93%)是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根据药敏结果,54.55%的PA为耐药菌。60.87%的KP为耐药菌, 84.21%的AB为耐药菌。 结论 改善病人的营养不良状况、加强供肺筛选有利于早期识别和预防LRTI。肺移植术后早期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为主,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特别注意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