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41.
目的研究AEG1能否促进肝癌细胞HepG2分泌细胞因子IL-6、IL-1β,探讨AEG1是否参与改变肿瘤微环境。方法用脂质体稳定转染法分别转染pcDNA3.1(-)-AEG1(AEG1全长质粒)、psilencer 2.0-shAEG1(AEG1干扰质粒)至HepG2细胞,相对应以转染空质粒pcDNA3.1(-)、psilencer 2.0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AEG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IL-1β的表达和分泌。结果与转染相应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转染AEG1全长质粒/AEG1干扰质粒后,HepG2细胞中AEG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降低。转染AEG1全长质粒的HepG2细胞中IL-6、IL-1βmRNA均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增强(P均<0.05),细胞培养介质中IL-6、IL-1β蛋白浓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转染AEG1 shRNA的HepG2细胞中IL-6、IL-1βmRNA均较对照组和空白组降低(P均<0.05),细胞培养介质中IL-6、IL-1β蛋白浓度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沉默AEG1的HepG2细胞,AEG1能调控IL-6、IL-1β的表达和分泌。  相似文献   
42.
肝结核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20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表现为发热、盗汗、纳差、腹痛、腹胀和腹泻分别为10例(50%)、4例(20%)、12例(60%)、8例(40%)、12例(60%)、4例(20%)和无症状3例(15%).腹部B超及CT检查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15例,肝内有钙化灶2例,肝脏肿大3例.手术及病理诊断肝结核15例,2例因肝内有钙化灶诊断为肝结核,另3例采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为肝结核.20例患者中有16例合并肝外结核.所有患者均经过1.5年以上的抗结核治疗,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肝结核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误诊误治率高.确诊的主要手段是肝脏病理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及选择性手术治疗是肝结核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3.
通常用作老年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用果蝇作模型有许多优点。 在以果蝇作老年学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实验中,饲料是一极其重要的基本因素。因为,饲料中的成分影响果蝇的生长、发育和衰老速度从而也影响其寿命;饲料用的某些成分在某些条件下会干扰抗衰老药物作用的发挥。常用的果蝇人工饲料主要有以活酵母为主和不含活酵母两类。自然界中的果蝇喜食腐烂水果上的活酵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选、鉴定人胰腺癌干细胞,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其差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 运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胰腺癌干细胞(CD24+CD44+ESA+),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进行肿瘤干细胞特性鉴定.采用Affymetrix U133 plus2.0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胰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分选得到人胰腺癌CD24+CD44+ESA+亚群细胞,占所有细胞的0.8%;5×103个CD24+CD44+ESA+细胞就能成瘤(2/4),而阴性细胞1×105才能成瘤(1/4);CD24+CD44+ESA+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基因芯片杂交获得6553(11.99%)条差异基因,胰腺癌干细胞中5255(9.61%)条上调表达,1298(2.37%)条下调表达.其中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代谢、细胞线粒体结构和耐药等多个方面.结论 胰腺癌于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进一步从干细胞层面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分选、鉴定人胰腺癌干细胞,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其差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 运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胰腺癌干细胞(CD24+CD44+ESA+),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进行肿瘤干细胞特性鉴定.采用Affymetrix U133 plus2.0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胰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分选得到人胰腺癌CD24+CD44+ESA+亚群细胞,占所有细胞的0.8%;5×103个CD24+CD44+ESA+细胞就能成瘤(2/4),而阴性细胞1×105才能成瘤(1/4);CD24+CD44+ESA+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基因芯片杂交获得6553(11.99%)条差异基因,胰腺癌干细胞中5255(9.61%)条上调表达,1298(2.37%)条下调表达.其中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代谢、细胞线粒体结构和耐药等多个方面.结论 胰腺癌于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进一步从干细胞层面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选、鉴定人胰腺癌干细胞,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其差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 运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胰腺癌干细胞(CD24+CD44+ESA+),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进行肿瘤干细胞特性鉴定.采用Affymetrix U133 plus2.0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胰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分选得到人胰腺癌CD24+CD44+ESA+亚群细胞,占所有细胞的0.8%;5×103个CD24+CD44+ESA+细胞就能成瘤(2/4),而阴性细胞1×105才能成瘤(1/4);CD24+CD44+ESA+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基因芯片杂交获得6553(11.99%)条差异基因,胰腺癌干细胞中5255(9.61%)条上调表达,1298(2.37%)条下调表达.其中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代谢、细胞线粒体结构和耐药等多个方面.结论 胰腺癌于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进一步从干细胞层面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选、鉴定人胰腺癌干细胞,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其差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 运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胰腺癌干细胞(CD24+CD44+ESA+),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进行肿瘤干细胞特性鉴定.采用Affymetrix U133 plus2.0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胰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分选得到人胰腺癌CD24+CD44+ESA+亚群细胞,占所有细胞的0.8%;5×103个CD24+CD44+ESA+细胞就能成瘤(2/4),而阴性细胞1×105才能成瘤(1/4);CD24+CD44+ESA+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基因芯片杂交获得6553(11.99%)条差异基因,胰腺癌干细胞中5255(9.61%)条上调表达,1298(2.37%)条下调表达.其中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代谢、细胞线粒体结构和耐药等多个方面.结论 胰腺癌于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进一步从干细胞层面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选、鉴定人胰腺癌干细胞,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其差异性基因的表达.方法 运用流式分选技术分选胰腺癌干细胞(CD24+CD44+ESA+),NOD/SCID鼠移植瘤试验进行肿瘤干细胞特性鉴定.采用Affymetrix U133 plus2.0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胰腺癌干细胞和非干细胞进行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分选得到人胰腺癌CD24+CD44+ESA+亚群细胞,占所有细胞的0.8%;5×103个CD24+CD44+ESA+细胞就能成瘤(2/4),而阴性细胞1×105才能成瘤(1/4);CD24+CD44+ESA+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基因芯片杂交获得6553(11.99%)条差异基因,胰腺癌干细胞中5255(9.61%)条上调表达,1298(2.37%)条下调表达.其中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代谢、细胞线粒体结构和耐药等多个方面.结论 胰腺癌于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基因表达谱,为进一步从干细胞层面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ELISA竞争法测定激素的方法研究。方法:用ELISA竞争法检测尿中hCG。以抗hCG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孔,先后加入含有待测hCG的尿标本及酶标记的hCG,使二者共同竞争与板孔的单抗结合,经显色后按颜色深浅、DB值大小判断阴、阳性。结果:经对临床近100份标本检测结果证明本法与乳胶法判断的结果符合率为97%。结论:ELISA竞争法也可用于检测激素及其它小分子抗原,方法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50.
p55PIK N末端24个氨基酸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P55PIK的N端的24个氨基酸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构建含有P55PIK-N端24个氨基酸的腺病毒载体Ad-N24-p55PIK-GFP及对照病毒Ad-GFP,以其感染甲状腺癌YTC236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应用BrdU掺人的方法 检测其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通过建立体内肿瘤裸鼠移植瘤模型,进一步证实Ad-N24p55PIK-GFP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对照腺病毒Ad-GFP感染的细胞中G0/G1期细胞为(69.83±3.50)%,S期和G2/M期细胞数分别为(18.56±3.10)%和(11.61±2.90)%,而带有插入目的 基因的腺病毒Ad-N24p55PIK-GFP感染后的细胞G0/G1期细胞减少为(45.81±2.10)%,S期和G2/M期细胞增加至(30.12±2.60)%和(24.07±2.90)%,BrdU掺入显示BrdU阳性的细胞数由(21.2±3.0)%降至(8.1±2.2)%,FTC236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局部应用Ad-N24p55PIK-GFP后肿瘤生长显著减慢.结论 在FTC236细胞中,过表达p55PIK的N末端的24个氨基酸可有效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DNA合成,体外有效抑制甲状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