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索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合适方案。方法:分离培养猪MSCs,用不同SPIO浓度、不同共孵育时间进行标记,根据标记效率指标(普鲁士蓝染色、细胞铁浓度测定、细胞透射电镜检查)和标记毒性指标(台盼蓝排除试验、CCK-8试验)确定适宜的标记条件,然后对不同标记细胞进行磁共振(MR)体外成像。结果:(1)随着SPIO浓度的增加,MSCs细胞内平均含铁量相应升高;细胞涂片普鲁士蓝染色也显示细胞内蓝染颗粒相应增加。当SPIO浓度为25、50μg·mL-1时,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活力与无SPIO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SPIO浓度增加到100μg·mL-1时,CCK-8试验显示细胞活力下降(P〈0.01);当SPIO浓度增加到200μg·mL-1时,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活力均下降(P〈0.05);(2)设定SPIO浓度为50μg.mL-1,随共孵育时间增加,细胞内含铁量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均P〈0.01);当标记时间为0、2、4、8、16、24h时,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活力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当标记时间进一步延长到48h时,细胞存活率有所降低(P〈0.05);(3)按"50μg/ml×24h方案"标记后,1.5TMR成像仪体外MRT2* WIflash检测阈值为7.5×104个细胞。结论:50μg·mL-1×24h方案是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较合适的磁探针标记方案。  相似文献   
52.
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并发晕厥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伴发晕厥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变异性心绞痛74例,根据病程中晕厥发作的有无,分为晕厥组(n=16)和非晕厥组(n=5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与非晕厥组比较,晕厥组患者发作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10.3%对100%,P〈0.0001),空腹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2.15±0.73mmol/L对1.68±0.45mmol/L,P=0.003),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胸痛特点和入院前使用药物、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发作时心电图的心脏缺血部位和ST段抬高导联数目并无统计学差异。(2)冠脉造影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与非晕厥组比较,晕厥组患者中前降支固定性狭窄较少(34.48%对6.25%,P=0.03),而右冠狭窄较多,但未达统计学差异(8.62%对25%,P=0.09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心律失常(P〈0.0001)和右冠状动脉狭窄(P=0.028)是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晕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并发晕厥并非少见,恶性心律失常是晕厥的直接原因。右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患者容易发生晕厥,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53.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心室舒张末压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严重程度对左心室舒张末压的影响。 方法 :连续性冠状动脉造影 6 83例 ,分别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和狭窄总积分分组 ,测定左心室造影前及造影后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结果 :与各自正常对照组比较 ,冠状动脉病变为单支病变、2 5 %~ 5 0 %狭窄或狭窄总积分 1~ 3分时LVEDP略有下降 ;双支病变、5 0 %~ 99%狭窄或狭窄总积分 4~ 9分时LVEDP稍有升高 ,超过 15mmHg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 ;三支病变、10 0 %完全闭塞、狭窄总积分≥ 10分时LVEDP有显著意义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造影后LVEDP与造影前比较 ,各组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1) ,但LVEDP上升幅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时 ,出现心室顺应性下降和LVEDP升高  相似文献   
54.
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和CAG阳性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399例患者行选择性CAG检查,并据造影结果对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AG阳性组直径狭窄≥50%者376例,占94.24%,其中狭窄≥90%者307例(81.38%);CAG阴性组直径狭窄<50%者23例,占5.76%,其中0%狭窄7例(30.43%),10%~40%狭窄16例(69.57%)。CAG阴性组与CAG阳性组比较:小于40岁的患者26.08%(6/23)比6.12%(23/376,P<0.05);女性患者43.48%(10/23)比18.88%(71/376,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分别为26.08%(6/23)比15.69%(59/376),73.91%(17/23)比67.82%(255/376),26.08%(6/23)比28.48%(107/376),P均>0.05;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左室舒张末压(LVEDP)为(12.53±5.46)mmHg比(18.75±7.10)mmHg(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63.56±8.18)%比(59.56±12.04)%(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CAG阴性者并非少见,主要发生机制是在冠脉内皮受损基础上冠脉痉挛或冠脉微小斑块破裂促发血栓形成,继而发生血栓自溶或溶栓干预后血栓消失。CAG阴性AMI在年轻人、女性中并不少见,心功能较好,与CAG阳性者具相同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55.
背景:凝血分子标记物升高可反映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心血管系统的血栓前状态。本前瞻性协作研究旨在探求单用凝血标记物或联合临床危险因素能否预测NVAF患者随后发生的血栓事件。方法:测定患者纳入本研究时的基线凝血指标:凝血酶原F1 2、D-二聚体、血小板因子4和β血小板球蛋白。结果:在509例NVAF患者(平均年龄66.6±10.3岁)中,263例接受华发林治疗犤平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6犦,163例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平均随访2.0年中,发生31例血栓栓塞事件。D-二聚体水平<150μg/L的患者其无事件生存率明显优于D-二聚体水平≥150…  相似文献   
56.
以二维(2D)超声测量二尖瓣面积(M VA)需要定位测量最小开口面积,有技术要求高、检查时间长和检查者变异性大等缺点,导致M VA临床报告结果可靠性差强人意。由两位检查者用传统的2D方法和新的三维(3D)引导法独立测量了27例连续患者的M VA。3D引导法采用矩阵排列探头,先显示二尖瓣  相似文献   
57.
对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并测量了右室收缩压的5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多因素分析显示,舒张功能分级、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年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均为右室收缩压的独立预测因素;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和左室功能的影响后,右室收缩压增高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每升高10m m H g的风险比为1.22,P<0.0001)。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预后意义@Mφller J. E. @Hillis G. S. @Oh J. K. @Pellikka P. A.$Divis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ayo Clinic, Rochester, MN, United States @…  相似文献   
58.
患者男性 ,79岁 ,因进食困难一周就诊。经口服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后 ,行B型超声检查 ,仅见少量造影剂通过贲门 ,贲门腔狭小。于贲门左侧壁可见直径 3 .89cm的低回声团块 ,其边界清楚 ,周缘完整光滑 ,外膜与贲门外膜连续 ,团块实质与贲门肌层组织相连 ,团块凸向左后方 (图 1)。其余胃及周围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诊断为贲门平滑肌瘤。后经外院手术及病理证实。讨论 :胃平滑肌瘤系胃平滑肌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以 5 0岁以上者多见 ,男女发病率相近 ,直径常小于 5cm。好发于胃体和胃底 ,贲门平滑肌瘤罕见。绝大多数为单发 ,多…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严重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旋磨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冠脉旋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4例,观察手术的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68.5±8.6)岁,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1.4±2.6)%。平均需(4.9±2.4)次旋磨通过病变,平均最高旋磨速度为(18.2±1.8)×104 r/min。所有患者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平均植入(2.9±1.2)枚。旋磨术后发生慢血流1例(7.1%),冠脉夹层2例(14.3%),冠脉痉挛2例(14.3%),均为弥漫钙化病变且经多次旋磨处理,经药物治疗或植入支架解决,无冠脉穿孔、心包填塞、紧急外科手术、死亡发生。住院期间无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显著减退患者中行冠脉旋磨手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0.
冠状动脉正常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心肌梗死亚型。近些年,随着影像技术越来越发达、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心血管医生对冠状动脉正常型心肌梗死的兴趣及关注也越来越高,因而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提出了很多不同观点,现就冠状动脉正常型心肌梗死的机制及预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