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1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458篇
预防医学   18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71篇
  2篇
中国医学   156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微型营养评定法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微型营养评定法 (MNA)在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中的价值 ,测定 2 6 2例恶性肿瘤病人的MNA总分、身高、体重、年龄、体力状况、血液血红蛋白量 (Hb)、红细胞数 (RBC)、血清白蛋白浓度 (Alb)、血清前白蛋白浓度 (PA)。计算实际体重 健康时平时体重比 (UBW % )。根据MNA总分评价病人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组 (MNA总分 <17) ;营养不良危险组 (MNA总分介于 17~ 2 3 5 ) ;营养良好组 (MNA总分≥ 2 4)。结果显示 :MNA总分与UBW %、Alb、PA、BMI值呈显著相关 (r=0 5 0 1~ 0 72 4,P =0 0 0 0 )。MNA与UBW %、BMI、PA、Alb方法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有良好的一致性 ,符合率分别为 82 %、76 %、71%、6 8%。根据MNA方法评价全组病人 ,营养不良者占 31 7% (83 2 6 2例 ) ,营养不良危险者占 2 5 9% (6 8 2 6 2例 ) ,营养良好者占 42 4%(111 2 6 2例 ) ;营养不良与营养不良危险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老年与非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胃癌、肝癌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肺癌 (P =0 0 0 1)。体力状况越差 (ECOG分级越高 )、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贫血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者。感染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结果提示 ,MNA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营养评价作用。胃癌?  相似文献   
162.
恶性心包积液的诊治体会(附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自 1996年 5月~ 2 0 0 2年 5月采取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 ,常规穿刺液行细胞学检查 ,结合收集过滤膜上凝集物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确诊后予以心包腔内注药的方法治疗恶性心包积液 ,取得了满意的诊治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 8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 ,男 19例 ,女 9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年龄 5 8岁 ;大量心包积液 2 1例 ,中量 7例 ,引流前已明确病理诊断者 17例 ,引流后确诊者 11例。1.2 方法常规在B超引导下 ,将深静脉穿刺管置入心包内 3~ 5mm引流 ,引流管外接输血管 (带血液过滤膜和速度调节器 )及引流袋。首次引流 30…  相似文献   
163.
针对医学影像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特点,分析了高职医学影像学科师资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采取有效的形式进行有计划、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等解决办法,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医学影像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64.
目的:设计并研制适用于动物实验的脊髓硬膜外电刺激(ESCS)系统进行测定,为其进一步脊髓损伤(SCI)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提供设备基础及参考参数。方法:健康SD大鼠6只,将设计并研制的ESCE电极置于其椎管内的不同节段,用针极肌电刺激脊髓后肢的肌电活动,以确定最佳刺激部位和参数值;ESCS电极植入1周后开始每天1次ESCS,10 min。并观察大鼠的体重和行为学改变,共56 d。结果:ESCS的最有效部位为脊髓L2节段,刺激强度(100&#177;10)mV,波宽200μs,频率20 Hz。大鼠在植入电极14 d后神经行为学(BBB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术后14~21 d动物体重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过程中大鼠无不良反应。结论:研制的ESCE系统能满足临床进一步研究的需要,通过植入实验对其参数进行测定,其良好的人机接口提供方便可靠的操作方式,为ESCE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仪器。  相似文献   
165.
磁共振成像在椎体骨折与康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椎体骨折后不同时间、不同序列上椎体的MR信号变化及其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13例286个椎体骨折后不同时期患者行MR检查的病例,分析骨折椎体在不同MR成像序列上的信号变化。结果椎体骨折后不同时期的信号改变可分为6种类型:Ⅰ型77个椎体,表现为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创伤区呈明显均匀强化;Ⅱ型4个椎体,表现为骨折区长T1、长T2信号内见点、片状短T1、等或长T2信号;Ⅲ型112个椎体表现为T1WI等、低混杂信号,T2WI等、低、高多种形式的混杂信号,STIR序列和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上呈点状、小片状高信号;Ⅳ型36个椎体,在各种序列上的信号改变均与正常椎体相同;Ⅴ型25个椎体,椎体骨折区出现点、片状短T1、长T2信号,STIR序列、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呈低信号;Ⅵ型32个椎体,椎体骨折区呈均匀的短T1、长T2信号,STIR序列上呈均匀低信号。结论磁共振成像能很好地反映椎体骨折后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对临床康复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6.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常见原因。方法通过对我院近5年162例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对引起ARF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由肾实质性疾病所致的ARF较少。而血容量不足、感染创伤、大手术以及应用肾毒性药物是ARF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肾前性因素、感染及创伤的控制欠佳以及肾毒性药物的不当使用是老年人ARF的常见原因,及时纠正某些可逆因素可明显影响AR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比较功能性磁刺激(FMS)和骶神经电刺激(SNS)治疗神经原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经骶神经根和膀胱区的FMS治疗,对12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采用SNS治疗。结果:患者接受FMS和SNS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如残余尿、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除最大膀胱容量有明显变化(P〈0.01):日排尿次数的减少,日平均尿量及单次最大排尿量的增加,也有明显变化(P〈0.01—0.001);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LUTS症状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FMS与SNS可改善部分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时其血清胆红素临界值,以及影响临界值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例共167例,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出现异常作为神经损害标志。入院后即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当出现皮肤黄疸后每日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一次,直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并记录出现异常时对应的血清胆红素值。同时记录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血清白蛋白值和血pH值。结果:167例早产儿中引起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时,血清间接胆红素临界值为(177.41±27.23)μmol/L。对于出生胎龄<32周、~34周、~36+6周的患儿,导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时,血清间接胆红素临界平均值分别为(154.67±28.92)μmol/L、(161.61±16.06)μmol/L和(173.76±19.22)μmol/L。应用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研究,提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血清白蛋白浓度及血pH值均与血清间接胆红素临界值有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53、0.698、0.593和0.512,P值均<0.001。结...  相似文献   
169.
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具有操作安全、维护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的治疗途径,避免了因输入高渗透压液体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疼痛和局部组织坏死,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但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是最早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较高,据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0%-32.3%,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寻在髋关节前外侧(OCM)入路中筋膜穿支血管与肌间隙及神经界面的关系。方法解剖经甲醛溶液常规防腐固定处理33侧髋部,均无肢体畸形及手术史。探查髂前上棘至大转子外侧最凸处连线附近血管穿筋膜点并探明该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及臀上神经的关系;观察在2011-06~2013-06间在我科行87台髋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中发现筋膜穿支血管及其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的位置关系。结果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肌间隙所在附近筋膜表面血管位置较为恒定。在尸体标本中约91%(30例)的标本在肌间隙中部可见穿支血管,穿支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发现有筋膜穿支血管的约为90.8%(79例),血管均来自肌间隙深面。臀上神经入肌点与筋膜穿支血管最短距离为(5.62±1.18)cm,安全范围与股骨长度及髂嵴最高点与大转子外侧最凸处的距离均有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61。结论筋膜穿支血管与臀中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关系恒定,在髋关节置换OCM入路中采用筋膜穿支血管定位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