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51.
涎腺上皮性肿瘤1282例病理组织学分类及临床资料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282例涎腺上皮性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和临床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涎腺腺瘤723例,占56.4%;涎腺癌559例,占43.6%。多形性腺瘤居涎腺腺瘤首位,粘液表皮样癌为最常见的涎腺癌。除Warthin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外,涎腺上皮性肿瘤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涎腺腺瘤的发病年龄较涎腺癌相对年轻,但差异不显著;涎腺腺瘤多发于大涎腺,涎腺癌多发于小涎腺。  相似文献   
452.
新型L/DL聚乳酸接骨材料体内降解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新型L/DL聚乳酸(PLDLA)接骨材料在实验动物体内的降解特性。方法新西兰白兔下颌骨造成骨折,采用PLDLA接骨材料行内固定术。术后1、24、、8周分别观察PLDLA接骨板大体降解情况、测试三点弯曲强度、检测分子质量等,观察PLDLA材料在体内的降解吸收速度。结果实验动物下颌骨骨折断端均对位良好。随时间推移PLDLA接骨板出现明显降解,其降解过程与骨折的愈合过程基本符合。结论PLDLA接骨板、螺钉对兔下颌骨骨折均具有良好的内固定作用,符合骨折内固定的基本要求。PLDLA的降解速度与骨折愈合速度基本相符,但相对于周围组织清除能力则降解稍显过快。  相似文献   
453.
严凌洁  黄晓峰 《口腔医学》2020,40(3):215-218
目的观察61例正畸牙根牵引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的变化。方法选择前牙32例、前磨牙29例的残根,共366个位点,使用正畸方法牵引牙根,记录正畸牵引治疗前、正畸加力2周、正畸结束前、修复完成后即刻、修复3个月后的各个阶段残根的牙齿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PD)和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统计学比较各个时期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①牙齿松动度在正畸牵引加力2周后及正畸牵引结束前分别增至1.50及1.14,与正畸牵引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完成后即刻,牙齿松动度与正畸牵引治疗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PD在正畸牵引治疗结束前减至2.34 mm、修复完成后即刻降至2.57 mm,均优于治疗前,与正畸牵引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3个月后,PD值与正畸牵引治疗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③BI在正畸牵引加力2周后增至2.18,修复3个月后又降至1.05,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牙根牵引治疗过程中牙周状况会发生一时性的改变,但是没有对牵引后的牙周组织造成永久的损伤。  相似文献   
454.
<正>全世界大约有60多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1.91%,人口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严重[1]。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引起了极大关注。随着全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兴建,服务设施和人员配制的完善和健全,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服务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定期为老年居民提供全面体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其有助于了解和追踪人体代谢状况,对疾病诊断、发展和预后做出准确判断。我  相似文献   
45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联合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患者36例,平均年龄69岁,其中Ⅰ度增生2例,Ⅱ度增生15例,Ⅲ度增生13例,Ⅳ度增生6例。结果:手术操作时间30~140min,平均74min。术后3个月随访,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8.5分,最大尿流率平均17.6mL/s,剩余尿量平均27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化和电切结合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56.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皮损朗格汉斯细胞(LCs)的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3例CA患者的CA皮损及其正常皮肤的LCs进行CD1a染色,光镜下对CD1a+LCs进行计数并观察其形态和分布;使用电镜对其中6例患者的CA皮损及其正常皮肤的LCs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CD1a+LCs大多散在分布于表皮下部,突起明显减少、缩短或消失;半定量计数显示CA表皮LCs数目(26.31±18.84)较正常皮肤LCs数目(72.00±27.40)明显减少(P<0.001)。电镜观察发现,CA表皮LCs的朗格汉斯颗粒数目(4.00±2.94)较正常皮肤朗格汉斯颗粒的数目(10.80±4.78)明显减少(P<0.001),并且大多LCs的超微结构形态异常,呈现变性改变。结论CA皮损LCs数目明显减少,且大多LCs呈现变性的形态学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提示CA皮损LCs的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457.
11年腹腔镜手术10389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我院11年来开展腹腔镜技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我院于1992年7月至2003年6月实施腹腔镜手术10389例,其中1992年7月至1995年7月为第一阶段(1491例),1995年8月至1998年8月为第二阶段(3596例),1998年9月至2003年6月为第三阶段(5302例),对手术适应证、围手术期处理、外科技术及术中与术后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的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第一阶段完成腹腔镜手术1491例,病种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胃肠溃疡穿孔。手术并发症集中在LC组,主要有胆漏、胆管损伤、胃肠穿孔、皮下气肿和残余胆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23%。病人平均年龄42岁(23~56岁),并存疾病占16.2%;第二阶段3596例,包括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囊肿、肝脓肿、阑尾炎。胆漏、胆管损伤、胃肠道穿仍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为0.47%,病人平均年龄57岁(34~76岁),并存疾病占28.8%;第三阶段5302例,治疗病种在原有基础上开展了肝包虫和胃平滑肌瘤腹腔镜手术以及腹腔镜内镜联合多病种手术。手术并发症明显降低,发生率0.24%,病人平均年龄62岁(12~89岁),并存疾病占23.0%。全组中转手术率为0.46%,无手术死亡。结论 开展腹腔镜手术早期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以及术者良好的普通外科手术技能和对意外事件的处理经验是确保该项技术稳步发展的必备条件。完善与提高手术技术,及时正确诊治并发症与合并症,合理应用胆道镜或内镜等相关技术是进一步提高胆道外科腹腔镜技术质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8.
目的 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大型(≥3.0 cm)听神经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术中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治疗31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术中均打开岩裂-桥脑裂。结果 肿瘤全切除15例,近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5例。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术中未能解剖保留,行面神经端-端吻合。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按H~B标准: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8例,Ⅵ 级2例。术后并发呛咳4例及吞咽困难1例。31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平均30.5月;肿瘤无复发;术后半年后恢复至B级3例,C级5例,无改善11例,未能保留听力12例。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锁孔手术切口及小骨窗,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脑组织的情况下,达到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治疗大型听神经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59.
目的:应用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评价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临床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富血供肿瘤影像血供程度及指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DCT平扫及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结果:21例患者中,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0.48%,静脉期CT值的AUC为0.80,灵敏度为83.30%,特异度为72.73%。结论:MDCT增强联合CTA多维技术可用于术前评估颌面部软组织富血供肿瘤血供程度,其中肿瘤静脉期CT值评价效能最高,为规避颌面部富血供肿瘤术中失血的风险,术前无创性评估肿瘤血供的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0.
双向电泳分析口腔白斑蛋白表达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观察人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口腔白斑发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的双向电泳技术,对口腔白斑和正常黏膜组织中蛋白质表达进行比较,观察其差异点.结果:得到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好的人口腔白斑及正常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726±67)个和(1608±73)个.发现人口腔白斑与正常黏膜组织蛋白表达有明显差异,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共38个,主要是蛋白表达量的增加和减少,其中16个点在白斑中为高标达,22个点在白斑中为低表达.结论:口腔白斑发生发展可能与口腔黏膜组织中某些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改变有关,对这些差异蛋白质点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研究口腔白斑发病机制及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