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与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01/2013-12我科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62例62眼,其中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组32例32眼,硬膜外麻醉导管组30例30眼。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寻找到断端并顺利实施吻合手术。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反应、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组的手术时间为55~120(平均85.17±15.05) min,硬膜外麻醉导管组的手术时间为30~70(平均49.83±10.71)min。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组术后1wk吻合口红肿4例(12.5%),硬膜外麻醉导管组术后1 wk吻合口红肿24例(80%)。拔管后1 wk冲洗泪道,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组有效31例(97%),硬膜外麻醉导管组有效26例(87%)。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组术后6mo 眼睑外翻2例(6%),泪小点撕裂1例(3%)。硬膜外麻醉导管组术后6mo 眼睑外翻10例(33%),泪小点撕裂5例(17%)。结论: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与硬膜外麻醉导管均可用于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环形硅胶双泪道引流管术后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但手术时间长,硬膜外麻醉导管手术时间短,但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52.
先天性无虹膜白内障植入带虹膜人工晶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2 9岁 自幼双眼视力差 ,怕光、流泪。左眼视物不见 1年余。于 1999年 6月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 ,为第三胎足月顺产。其兄、姐无异常。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无异常 ,智力、身体发育正常。眼右视力 0 .1,矫正视力 0 .2 ,左眼指数 / 10 cm ,矫正不能提高。双眼睑裂大小对称 ,双眼快速型水平震颤 ,角膜透明 ,未见虹膜。右眼晶体可见点状混浊 ,左眼晶体灰白色混浊 ,下方约 1/ 3部分脱位 ,可见晶体赤道部及悬韧带。眼底窥不入。眼压指测正常。房角检查可见虹膜残基及部分小梁结构。双侧 B超检查未见明显玻璃体异常 ,未见网脱…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为准确动态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角膜厚度的改变,了解角膜厚度改变与移植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DGH1000 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30 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的角膜进行定期测厚,并进行裂隙灯及视力检查。结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 周时角膜厚度明显增加,此后渐降,3 个月时基本接近正常。当出现排异反应时角膜厚度显著增加,且比临床排异征象出现要早2 周左右,排异反应越重角膜厚度增加越显著。如果角膜厚度增加持续3 个月以上,角膜植片将发生不可逆性混浊。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厚度的测定有预后价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进行定期的角膜厚度测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4.
老年退行性钙化性心瓣膜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04年Monkebery首先发现人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会出现退行性变,导致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lcified aortic stenosis,CAS);1910年Dewitsky首次描述了二尖瓣环钙化(mitral annular Calcification,MAC),并认为此钙化为退行性变所致。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本病的发病随增龄而增高,是70岁以上老年患行瓣膜置换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叶芬  朱小敏  陆燕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2018,(12):1141-1143
目的 运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Ⅱ)评价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视觉质量,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数据。方法 选择30例(60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纳入过敏性结膜炎组;另选取30例(60眼)正常人纳入对照组。获得并分析两组受试者的视力、屈光参数、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以及泪液分泌试验。通过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记录各组受试者泪河高度、泪河深度以及泪河横截面面积。采用OQAS II记录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 off frequency,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trehl ratio,SR)、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对比度分别为100%、20%、9%时的 OV值(OV100%、OV20%、OV9%)。比较两组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数据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 过敏性结膜炎组和对照组球镜度、柱镜度、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泪河深度、泪河横截面面积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过敏性结膜炎组的BUT为(8.12±1.91)s,较对照组(10.81±2.53)s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结膜炎组的MTFcutoff、SR、OV100%、OV20%、OV9%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SI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Fcutoff、SR、OV100%、OV20%、OV9%值与BUT呈正相关性(均为P<0.01);OSI 值与BUT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视觉质量低于正常人群,而这些改变可能与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用于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方法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32例(184眼),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扭动模式(A组,92眼)和常规模式(B组,92眼)施行白内障吸除术。术前对核硬度分级。记录术中所用的超声时间及超声能量。并比较术后角膜透明程度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两组均采用负压400mm Hg,流量40ml/min。A组超声能量为0-10%;B组超声能量为30%-40%,爆破模式。在Ⅰ、Ⅱ级核患者,A组术中所用的超声能量及超声时间分别为(7.4876±4.1235)%和(21.2722±16.0634)s,均明显少于B组的(10.3415±3.6663)%和(33.1488±20.3963)s(P<0.01);在Ⅲ、Ⅳ级核患者,A组术中的超声能量及超声时间分别为(12.1627±5.0797)%和(34.3961±19.7183)s,均明显少于B组的(14.8157±6.1555)%和(70.0784±37.0080)s(P<0.01)。与B组比较,A组Ⅲ、Ⅳ级核患者术后1、3d的角膜水肿较轻、最佳矫正视力更好(P<0.05)。结论扭动模式超声乳化较之常规超声乳化更为高效和安全,术后早期易获得理想视力。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扭动式超声乳化方式对自内障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常规式超声和扭动式超声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对于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的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60例(64眼),于术后1周和6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检查,观察不同的超声乳化方式对眼前段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组(30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术后1周为(195.6±11.2)μm,扭动组(34眼)为(163.5±10.8)μm(P〈0.05)。术后6周常规组为(223.2±12.8)μm,扭动组为(218.6±14.2)μm(P〉0.05)。术后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与黄斑中心凹的视网膜厚度呈负相关(r=-0.75,P〈0.05)。结论常规式超声和扭动式超声均可引起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术后1周内扭动式超声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较小,优于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